教育局长15000字长文语惊四座:抓应试教育有错吗?
2019/11/4 17:27:17 应鸣阅读与写作

     堪比达康书记!赣榆教育局长15000字长文语惊四座:抓应试教育有错吗?

     最近,关于教育的话题一直不断。

     而关于何为减负、如何减负的探讨和尝试更是从未停止。南京的减负令让“南京家长已疯”传遍社交媒体、中国青年报关于“高中到底上几年”、浙江发布中小学生“减负33条”……这三条看似关联不太大的教育话题,实际上共同勾勒出了当前中小学教育的现实图景和两难困境。

     在此背景下,连云港市赣榆区教育局陆建国局长2017年4月19日在连云港市委党校春季主题班上的以《充分认识应试教育的政治正确性》为题作的交流发言又被媒体翻了出来。

     陆建国局长公开为“应试教育”站台:“我有些纳闷,我们党一向提倡实事求是,如果觉得是正确的事情,大家都在做的事情,为什么非要鬼鬼祟祟,偷偷摸摸?为什么非要说一套做一套?好像应试教育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这番惊世骇俗的言论当时在教育圈引来不少骂声。

     一个地方官员,敢于说话;一个教育官员,在拥护素质教育的前提下,敢于为“应试教育”辩护。这让笔者想到了达康书记!

     陆局长的观点,不是没有瑕疵,有些地方甚至是错误的。但,这些言论在遭到专家炮轰的同时,却受到了家长的热捧,原因在于他的讲话接地气,讲实话,敢担当。就冲着这一点,我们就应该为这类地方官员点赞!

     两年前,赣榆区教育局该将讲话录音整理成文,下发辖区各校,要求“认真组织学习。”

     这篇讲话当时就颇有争议,在当下的语境中,也不“完全正确”,如今照录,只求“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先看从这篇15000字的发言中节选的几个观点:

     1、在基础教育阶段,在中国当前的高考体制下,抓教学成绩,抓应试教育,有错吗?

     2、应试教育提倡的是厚积薄发,是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是“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是十年寒窗苦读,是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

     3、作为乡村教育工作者,我们面对的,大多是农村的孩子,他们需要通过学习改变命运,那么抓应试教育,有错吗?

     4、当今社会,所有这些提供公平向上机会的通道,大都要经过考试这个关口,所有这些考试也都要经过艰辛的学习。

     5、自古学生苦,不努力拼搏凭什么就有收获?应试教育,用分数说话,个人认为还是当今最公平的选择人才方式。

     6、如果你投胎技术不好,那么,不要怨天尤人,你就好好学习吧。

     请看陆局长的讲话(节选):

     充分认识应试教育的政治正确性

     担任教育局长后,我说我最主要的使命就是“让更多的赣榆孩子考上更多更好的大学”,应该说现在全区的中小学校长,对抓教学质量大都非常重视,但是,还有少部分校长对这个事情认识有偏差,所以,我本来准备在5月份开个务虚会,跟他们交流下,以便进一步统一思想。今天正好借这个机会,先和各位领导汇报一下我的一些想法,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现在中国的教育界、专家学者、社会民众之间,对应试教育的观点,分成两大阵营,一派是反应试教育,一派是挺应试教育。那么,我们究竟应该怎么来看应试教育?今天,我主要从三个方面,跟各位领导探讨一下应试教育的政治正确性问题。

    

     应试教育的价值观

     我个人认为,这些年来,应试教育存在着被污名化的现象

     在百度百科上,应试教育的概念是这样的:应试教育是脱离社会发展需要,以应付升学考试为目的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上来就是“脱离社会发展需要”,然后又给应试教育取一个别名叫“填鸭式教育”,举例类似制度有:科举制、八股文、文字狱,居然把应试教育等同于文字狱,这简直就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这种污名化应试教育的倾向,必须得到纠正。

     今年春节后,我拜访了苏北苏中几个县区的教育局长,大家对抓教学质量,认识一致,都觉得基层县区必须把高考作为第一要务。平时也有领导善意提醒我,说你可以暗地里使劲抓教学抓成绩,但是,对外一定要大力宣扬素质教育,否则,人家会说你这个局长的认识层次还有待进一步提高,格局还有待进一步撑大。我有些纳闷,我们党一向提倡实事求是,如果觉得是正确的事情,大家都在做的事情,为什么非要鬼鬼崇崇、偷偷摸摸?为什么非要说一套做一套?好像应试教育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

     究竟应该怎样认识和对待应试教育、素质教育呢?我的观点是,素质教育百分之百正确,现在国家提倡素质教育,提倡人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站在任何一个角度,360度无死角,都是妥妥的正确。素质教育放在全世界范围,都是一个千真万确的真理。但是,在基础教育阶段,在中国当前的高考体制下,抓教学成绩,抓应试教育,有错吗?

    

     在座的各位领导对衡水中学可能都有所耳闻,但是,我估计很多人也是被媒体带到沟里去了。衡水中学作为一所超级中学,它已经连续17年蝉联河北省高考榜首,2016年考取清华、北大有139人。可是,长期以来,一些媒体把衡水中学妖魔化,把衡水中学批叛为灭绝人性的高考工厂,很多人以讹传讹,说衡水中学学生压力太大,教学楼、宿舍都装了铁丝网,防止学生跳楼。真相是否如此呢?我到教育局之后,专门了解过这个问题,我们有校长去过衡水中学七、八次,他说那绝对是造谣。

     是的,教育的终极目的是立德树人,不是高考和大学,我百分百认同这个大前提,就如同我知道,体育的终极目的是为了强身健体,不是赛场输赢。强身健体的方式有很多,可以打太极、做瑜伽、踢足球,可以慢跑、游泳,有氧运动,这些都是锻炼身体的一种方式,但是,具体到某项赛事,是有输赢的,奥林匹克的格言就是更快、更高、更强。同理,基础教育阶段,高考是出口也是关口,是基础知识的竞技平台,是要分胜负的。

     很多人对应试教育存在误解,持有偏见,包括教育体制内的一些领导,缘于他们对应试教育的认识,还停留在填鸭式、满堂灌的老印象,实际上呢?应试教育早已今非昔比了。这里有个截图,是我们赣榆一所高中对老师在教学方面的具体要求,对于新授课,文科类,要求老师课堂授课时间不能超过30分钟,另外15分钟必须进行互动和启发式教学,教学相长;每堂课,老师单次连续讲课不得超过5分钟,5分钟后必须停下来,然后和学生互动;他们还有“三讲三不讲”,三讲,是讲重点、难点,讲规律、拓展,讲易错、易漏、易混点;三不讲,是学生已经会的不讲,学生自己能学会的不讲,讲了学生也不会的不讲。

     这里有两个新闻。一个是英国,英国今年引进了上海一到六年级的小学数学教材,他们希望借此强化英国学生的数学能力。英国前教育大臣迈克尔?戈夫说,英国要么“开始像中国人一样努力,要么我们很快就要为中国人打工了”。网上有关于中国式找零的文章,讲在欧美国家购物找零的体验:售价九十六块钱,你给他100美元,你再给他一块钱,他不会找,在中国,售货员肯定直接找5块钱,他不行,他把一块钱退给你,另外找四个钢镚给你。我们的基础教育,我们基础知识的扎实程度,在很多欧美国家是想象不到的。

     还有日本。上世纪七十年代,日本政府响应国民呼声,开始实施宽松教育,三四十年下来,现在的日本开始全面反思宽松教育,并进行回调和纠偏。《中国青年报》有一篇文章叫《日本教育减负30年反思》,比较全面地论述了日本宽松教育的得与失,值得一读。

    

     硬实力,软实力

     我最近一直在思考两个问题:一个是,作为父母,让孩子上学接受教育,终极目的是什么?

     先从硬实力的角度,谈谈这个问题。

     不论你是否承认,这个世界都是丛林法则的,这个社会是优胜劣汰的,适者生存,喝再多的心灵鸡汤,读再多的小清新文章,都无法改变这一现实。虽然说,只要是自食其力,每一个劳动者都很光荣,都值得尊重,但现实是,身处社会的不同阶层,生活品质一定是不一样的,别人对你的认可和尊重也是不一样的。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你要到更好的阶层,就必须有更强的实力。

     作为应试教育,在基础教育阶段,恰恰是用来夯实我们学生的知识底盘的,是锻造学生的硬实力的,而素质教育,更多是锤炼软实力的。打个比方,素质教育就像太极,动作舒缓,内外兼修,确实利于锻炼身体;应试教育像散打、像泰拳,刚烈威猛,训练强度高,太苦太累,甚至会给人留下后遗症。站在强身健体的角度看,练习太极当然比练习泰拳好,可是,具体到赛事是有输赢的,如果仅仅为了强身健体,泰森干嘛要打得鼻青脸肿?还把霍利菲尔德耳朵咬掉一块?

     浙江一些校长批判并排斥衡水中学,其中一点,就是指责衡水中学会破坏浙江省的教育生态。这种指责,让人费解,区区一个衡水中学平湖分校,就能把整个浙江省教育生态破坏掉?浙江的教育生态就这么脆弱?这么不堪一击?它办学不规范、违规招生,你依法加强管理就是了,扣上破坏生态的大帽子,有些过了。不过,仔细想想,浙江教育界对衡水中学的入驻如临大敌,倒也不是杞人忧天,因为,高考是以省为单位进行录取的,假如啊,这个数字我不掌握,清华大学每年在浙江省投放一百个指标,然后浙江各学校排排坐、分果果,这个学校三个,那个学校两个,雨露均沾,皆大欢喜,但是,衡水中学突然杀进来,这样一个应试教育的绝顶高手现身,怎不令人担忧?这就好像北京体育大学要在某省选招一百个武术本科,擂台定胜负,该省体育特长生原来都是练太极的,大家在擂台上推来推去,然后从高到低选了一百个,结果今年突然来了一帮练散打练泰拳的,一上来就把大家打得七荤八素,一塌糊涂,如何是好?然后这时候你说他太野蛮,他不是素质体育,然后裁判也吹哨喊停,要把人家逐出场外。大哥,不带这样玩的吧?

     只要高考存在,任你七十二变,也难以绕过应试教育。

     没有硬实力,就没有话语权。这些年,中国的综合国力在不断提升,高铁、神舟飞船、“蛟龙号”、“东风快递”,等等,都是今日中国骄傲。这些硬实力的背后,是超强的科技团队在支撑,这些科技人员,又有几个是靠素质教育培养出来的呢?我相信他们大多走的是应试教育的道路,并一步步修炼成为顶尖级的理工科人才。

    

     先让他成为你

     就任教育局长后,我常常想,我们县区一级教育系统,面对的大多是农村孩子,对他们,我们到底应该怎么教育呢?

     台湾省作家龙应台,我对她不是很喜欢,但她有篇文章《我为什么要求你努力读书?》,里面有段话,很有道理,她说:孩子,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绩,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

     说两个例子。

     一80后赣榆校友,现在某二线城市生活,第一年高三毕业没有考上大学,厌学,不想复读了,跑出去打工。父母的话他不听,但听外婆的话,后来被外婆哄回来复读,然后考上个一本,毕业后在一科研院所工作两年,然后出来创业,创业十多年,现在公司的产值到一个多亿了,每年利润在一千万以上。我跟他交流应试教育素质教育的时候,他态度很鲜明,说没有应试教育就没有他的今天。他说我是农村的孩子,当年如果不是被外婆哄回来苦读一年,现在顶多是个小包工头,一年挣个几十万。

     第二个例子。一个朋友,亿万身家,孩子在国外上学,我问他对孩子的未来有一个什么样的期望,他说让孩子自由的发展。让孩子自由的发展,每个父母都希望如此,可是,这是需要财力保障的,最起码,有个身价过亿的老爸,你一出生就实现了财务自由,不用为衣食住行奔波劳碌。如果你投胎技术不好,那么,不要怨天尤人,你就好好学习吧。

     共青团中央的一篇微博,我比较认同,“世间哪有那么多天才,还不都是孤独地翻山越岭”。在微博上,有一个网友这样评论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现在搞那些乱七八糟素质评分,只会让普通人家的孩子越来越吃亏。如果教育也走精英化,那社会的阶层就要彻底失去流动性了。自古学生苦,不努力拼搏凭什么就有收获?应试教育,用分数说话,个人认为还是当今最公平的选择人才方式。

     前两天,我拜读了李希贵校长的一本书——《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李希贵校长是中国教育界的传奇人物,他是抓素质教育成名的,但是,就是他这样一个十分注重素质教育的人,他在高密四中做校长时,校训却是:怕苦累莫入此门,图轻松另寻他处。还是要吃苦啊。他的底线是抓素质教育不能影响升学率,他很清楚,你再怎么抓素质教育,要是高考考不好,领导是不满意的,老百姓是不买帐的。

    

     素质教育有这样一个理念:让孩子做最好的自己。这句话听上去很美,但是,我觉得这是一个伪概念,因为,跑步可以有跑得最快,举重可以有举得最重,这些都可以量化,但“最好”不能对比,无法量化,人生不可逆,每一段有每一段的风景,每种活法有每种活法的味道。所以,所谓最好的人生,就是一个伪概念,忽悠小清新而已。

     前面,我提到两个问题,一个是我们为什么让孩子上学接受教育,一个是国家为何要重视教育。第一个问题,我的答案是五个字:更好的人生。最好不好界定,但是,更好,可以合理判断。譬如,一个农民家孩子,他从我们赣榆某个高中考上医科大学,读硕读博,毕业后在北京、南京,哪怕回县里当个医生,他的生活品质,肯定比在老家种地或者外出打工要好,当然,如果你说他打工可能有机会创业,成为亿万富翁,你这么说,我不想去反驳,用小概率事件来代替普遍性,没有意义。我这里不是说种地或打工就不好,我父母也是农民,但是,我们不要糊弄下一代,这个社会是分层的,每个阶层的生活品质是不一样的。

     第二个问题,从国家的角度讲,重视教育,我认为主要是为了培养更有力量的下一代。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要一代接着一代干,撸起袖子加油干,而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没有科教兴国,中国梦是撑不起来的。基础教育抓的扎实,一直是我们中国教育的优势,也是现在欧美等国家开始反思和学习的,如果我们自废武功,像日本搞宽松教育那样搞素质教育,30年后,我们的下一代,我们的国家,还能有今天这样的竞争力吗?

     作为一个基层教育局长,我对教育的理解,就是这两句话:成就孩子更好的人生,为国家培养更有力量的下一代。

     转自今日头条“名城徐州”

    

     (资料来自网络,仅供学习使用,致谢!若侵权,请联系删除。)

    

    


     王清铭最新原创作品推荐:

     男人与烟丨无关江山美人,只与唾沫分泌有关

     诸葛亮是个不称职的CEO,事必躬亲,……

     刘邦是个炒作大师,他炒来了一个国家……

     仙游国际马拉松今日刷屏!作家笔下的仙游……

     作文丨高中生活的十二个关键词:青春……

     高考作文丨“‘作家’与‘读者’”讲评及范文

     亚男人韩信:曾是个真男人,后来不断犯贱了……

     哲理丨一万天中的一天,有人把一天重复了一万次

     这首童谣你会唱吗?童年时唯一的童谣……

     何必见下蛋的母鸡:苏轼、冰心、三毛……

     解读丨美文《剪得秋光入卷来》

     作文指导丨心音共鸣 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

     时评丨这是爱情最美的样子?

     雕花的眠床:以前想逃离的,现在却成为乡愁

     这些年,我写过的秋天……(精选五篇)

     唐诗写意六章丨唐诗竟然可以这么解读?

    

     王清铭老师公众号

     做有情怀、有温度的自媒体!

     只做文学只做教育

     语文公益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应鸣阅读与写作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