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术流派之(三)----易水派
2016/6/15 TCM全在线
易水学派:创史人张元素,金代医家,河北易水人,在《内经》、《中藏经》的启示下,继河间的刘完素创立“火热论”之后,探索脏腑辨证,以脏腑标本虚实寒热的论点来分析疾病的发生及演化过程,归纳用药,执简驭繁,强调因病、因时、因境施治,不惟古方,注重扶正,创立了“脏腑病机学说”,其后经其弟子们的不断发挥,在脏腑病机和辨证治疗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汇成了著名的易水学派,对后来的中医学理论研究影响深远。
易水学派的形成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金元时期,中国北方战火连年,百姓饱受饥饿、劳役、惊恐之苦,内伤病发生率较高,这就为脏腑病机研究提供了临床基础,其理论研究已成为当时医学发展的客观需要。在这种情况下,张元素整理总结《内经》,《难经》,《中脏经》有关脏腑辨证的医学理沦,吸取《千金方》,《小儿药证直决》的脏腑辨证用药经验,结合临床实践,建立了以寒热虚实为纲的脏腑辨证体系。
张元素,字洁古,金代易州人。著《医学启源》,《脏腑标本寒热虚实用药式》,《珍珠囊》等。张元素是一位具有革新思想的医家。他对于当时执古方疗今病的不足,针对性地提出“运气不齐,古今异轨,古方今病不相能也”。主张从实际出发,强调根据脏腑寒热虚实辨证用药,开创脏腑辩证先河,并且是最早提出“三因制宜”的医家,对指导现代临床仍具有重要意义。
学习张元素,就是要学他不但继承前人,而且还有自己的见解,学古人而不拘泥于古方,这句话放到现在更加适用,现代人生活的社会环境、心理活动比起金元时期复杂的多,人们的受教育程度也不同于古人,见解更多样化,在生病的同时,往往伴有心理的不适,因此在诊疗中要特别注意对患者的心理调节,使药物发挥其最大的疗效。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TCM全在线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