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健识】世界肾脏日|“肾”利在望—远离肾性贫血的危害
2023/3/19 10:00:36 上海市医学会掌健识

做健康的传播者,一路同行,一起成长



王伯伯一直有慢性肾脏病,但就医不甚规律。突然开始频繁出现头痛、眩晕、眼花、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就诊当地医院查到血常规中血红蛋白只有67g/L,另外还发现肾功能指标中肌酐有700umol/L,医生告知这是“尿毒症”、“肾性贫血”的症状。

贫血是人们比较熟悉的疾病之一。具体医学定义指人体外周血红细胞容量减少,低于正常范围下限,不能运输足够的氧至组织而产生的综合征。据血常规上血红蛋白结果,成年男性血红蛋白<120g/L,成年女性(非妊娠)血红蛋白<110g/L,孕妇血红蛋白<100g/L即为贫血。是血液科最常见的疾病。然而贫血只是一种症状,许多疾病都可引起贫血。你知不知道肾脏疾病也会导致贫血的的发生?让我们具体了解一下肾脏疾病引起的贫血——“肾性贫血”。

我国慢性肾病患病率为10.8%,患者达1.2亿。我国每10个人中就有1个患有慢性肾病,其肾病贫血的患病率高于50%。约有一半的新透析患者在透析前未进行贫血纠正,且已接受治疗的另一半患者也存在达标率低和依从性差的问题。

肾性贫血是由于肾功能受损尤其是患者肾小球滤过率降低时导致的正色素正细胞性、增生低下性贫血,是慢性肾脏病的常见并发症。
肾性贫血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生成减少。促红细胞生成素是一种刺激红细胞生成的激素,正常环境下由缺氧刺激下从肾脏产生到骨髓刺激红细胞生成。患者慢性肾脏病不断发展,一方面促红细胞生成素生成减少,另一方面肾脏无法对贫血引起的缺氧刺激产生足够的应答反应。并且尿毒症毒素可影响骨髓微环境,进一步导致贫血加重。

贫血是慢性肾病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非透析慢性肾病患者中贫血患病率为51.5%,透析慢性肾病患者中贫血患病率98.2%。很多慢性肾病贫血患者并不知道自己患有贫血,有近三分之一的肾性贫血患者不知晓病情。在慢性肾病早期,仅不足一半的患者知道自己患有贫血。即便是进展到慢性肾病末期尿毒症的患者,也有近1/5不知道自己患有贫血。

贫血增加肾病患者住院、肾脏疾病的进展、心脑血管事件风险和死亡风险。贫血还会降低肾病患者生活质量。对于肾病患者的血红蛋白水平需要定期的检测。未开始接受透析治疗的患者:无贫血者,CKD 1~3期(肾小球滤过率30-89ml/min)至少每年测量血红蛋白1次,CKD 4~5期(肾小球滤过率29ml/min以下)至少每6个月测量血红蛋白1 次;有贫血者,至少每3 个月测量血红蛋白1次。透析患者更要遵循透析中心的要求定期复查血常规。


如果你也是慢性肾脏病患者,不要认为贫血是一个完全不相关的疾病。注意定期复查血常规,一定可以更好的对疾病有整体的了解和治疗。
(图片源于网络)
供稿:上海市医学会肾脏病专科分会
作者:张嘉惠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审核:蒋更如汪年松上海市医学会肾脏病专科分会
上海市医学会积极发挥自身优势,开拓医学科普新局面。持续开展“健康方向盘”、“架起彩虹桥”和“青年医学科普能力大赛”三大系列品牌活动。青年医学科普能力大赛已经成为沪上乃至全国最具影响力的医学科普比赛之一,培养了大批医学青年科普人才,为青年医学工作者打造了新时代“有情怀、有温度、有传承、有创新”的四有科普舞台,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添砖加瓦。


觉得好看,请点这里?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上海市医学会掌健识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