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健识】世界免疫周|聊聊卡介苗接种那些事
2023/4/25 10:00:40 上海市医学会掌健识

做健康的传播者,一路同行,一起成长

全球约有17亿人感染结核分枝杆菌,约5-15%的感染者会在一生中发展成活动性结核病。2020年WHO结核年报,全球结核新发病例1000万(其中15岁以下儿童120万),死亡病例140万,我国结核病人数占全球8.4%,居世界第三。WHO推荐新生儿出生时常规接种卡介苗,尤其是在结核病流行的地区,目前全球卡介苗接种覆盖率约达90%。新生儿接种BCG预防肺结核的保护效果为59%,预防结核性脑膜炎和播散性疾病的保护效果为90%。卡介苗是我国儿童免疫规划类疫苗,推荐新生儿出生时接种。

图1卡介苗接种处红肿

图2卡疤

图3卡介苗接种红肿处伴湿疹
卡介苗是一种由牛型结核分枝杆菌制备的减毒活疫苗,免疫状态正常的新生儿接种卡介苗是安全的。皮内接种卡介苗后2~3周局部出现红肿硬结(图1接种处红肿硬结),8-12周愈合,最后结痂脱落后留下瘢痕,这是卡介苗接种后的正常反应过程,是有效接种的标志,约80%的受种者会有永久可见的瘢痕(图2卡疤)。湿疹严重的婴儿在接种数月内的局部反应较明显(图3卡介苗接种红肿处伴湿疹)。

图4卡介苗病
A:淋巴结炎;B: 淋巴结炎窦道形成;C: 接种处溃疡>1cm;D : 接种处脓肿
少数婴儿接种卡介苗后可能出现接种部位同侧局部淋巴结肿大,以左腋下和颈部多见,接种卡介苗12周后在接种部位仍持续存在脓肿、溃疡不愈、相关淋巴结肿大>1cm,考虑卡介苗接种异常反应(图4),发生率2.51/10万剂。全身播散性卡介菌病罕见,大多在接种卡介苗后数月发病,起病多于周围淋巴结开始,范围逐渐增大,逐渐累及整个淋巴系统甚至到内脏罕见,发生率1-3.4/100万剂(图5)。这些婴儿往往有免疫功能缺陷如慢性肉芽肿病、联合免疫缺陷、HIV感染等。感染HIV的婴儿发生播散性卡介菌病的风险为403-1300/10万剂,死亡率可高达75%。因此,对于疑似HIV感染、先天性免疫缺陷的新生儿和婴儿,接种卡介苗要慎重,需要进行风险评估。

图5播散性卡介苗淋巴结炎,颈部、腋下淋巴结肿大

关于卡介苗接种,常常会遇到这些问题,一起来聊一聊吧

没有卡疤,是否需要再接种?
约10%的接种者接种卡介苗后不产生卡疤,卡疤不能完全代表卡介苗接种成功,也不代表机体对结核分枝杆菌有相应的免疫保护。2021版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儿童免疫程序说明已接种卡介苗的儿童,即使卡疤未形成也不再予以补种。
接种处红肿或化脓了怎么办?
是否需要药物治疗?
接种处局部红肿、硬结一般在8-12周愈合,一般不需处理和药物治疗,注意局部清洁,防止继发感染。红肿和硬结直径≥30mm的局部反应,或局部脓肿和溃疡直径超过>10mm 及长期不愈(>12周)应及时到医院就诊,一般不需要全身药物治疗,在医生指导下对局部进行必要的处理。
卡介苗接种引起淋巴结
肿大了怎么办?
局部或区域性非化脓性淋巴结大部分能自限,无须处理,6月内结疤,少数到1岁。局部>10mm淋巴结, 无需切除淋巴结,如果局部软化有脓液形成,可以穿刺或者切开引流。
卡介苗接种处红肿
伴湿疹怎么办?
接种处湿疹明显会影响卡疤的形成,可以局部外涂湿疹药膏,保持局部皮肤清洁,防止感染。
早产儿是否能接种?
2021版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儿童免疫程序及说明建议:早产儿胎龄大于 31 孕周且医学评估稳定后,可以接BCG;胎龄小于或等于31孕周的早产儿,医学评估稳定后可在出院前接种。
哪些人不能接种卡介苗?
由于卡介苗是减毒活疫苗,对于孕妇和免疫功能受损的患者(HIV感染、先天性免疫缺陷、恶性肿瘤或使用免疫抑制药等)不应接种卡介苗。
(图片源于网络)
供稿:上海市医学会儿科专科分会
作者:朱燕凤曾玫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感染科
审核:王艺上海市医学会儿科专科分会主任委员
上海市医学会积极发挥自身优势,开拓医学科普新局面。持续开展“健康方向盘”、“架起彩虹桥”和“青年医学科普能力大赛”三大系列品牌活动。青年医学科普能力大赛已经成为沪上乃至全国最具影响力的医学科普比赛之一,培养了大批医学青年科普人才,为青年医学工作者打造了新时代“有情怀、有温度、有传承、有创新”的四有科普舞台,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添砖加瓦。


觉得好看,请点这里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上海市医学会掌健识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