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药管家一周好药简讯(4.20-4.24)
2020/5/1 11:36:00 有药管家



国家医保局局长胡静林:全面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 努力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我们建立全民医保制度的根本目的,就是要解除全体人民的疾病医疗后顾之忧”,明确了医疗保障制度的基本定位。4月2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是将我国医保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的重要步骤。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医疗保障制度改革持续推进,在破解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我们成功启动国家组织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和使用试点,实现了降低价格、提高质量等多重效应。我们创新药品目录谈判方式,将制度优势转化为实实在在的价格优势。我们及时出台“确保患者不因费用问题影响就医、确保收治医疗机构不因支付政策影响救治”的医疗保障政策,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发挥了医保“定心丸”作用。《意见》对这些改革经验进行全面总结,形成一套指导改革发展的制度安排,有利于提升医保治理水平,增强治理效能,实现医保制度可持续发展。
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是顺应新时代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大,结构性、体制性、周期性问题相互交织。人口老龄化加速,慢性病患者数量庞大,高血压、糖尿病患者数量超过3亿,社会医疗费用负担重。城镇化加速,2019年末城镇化率超过60%,统筹城乡发展任务更艰巨。人口大规模流动成为常态,流动人口超过2.36亿。《意见》的出台,有利于树牢新发展理念,从宏观视野、全局高度应对时代变革带来的挑战,把优化存量、调整结构的改革持续推进下去,实现医保事业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
全面把握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
《意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明确了“1+4+2”的改革体系。“1”是明确一个目标,即建立以基本医疗保障为主体,医疗救助为托底,补充医疗保险、商业健康保险、慈善捐赠、医疗互助共同发展的医保制度体系。“4”是建立四个机制,即公平适度的待遇保障机制、稳健可持续的筹资运行机制、管用高效的医保支付机制、严密有力的基金监管机制。“2”是加强两个支撑,即推进医药服务供给侧改革、优化医保公共管理服务。“1+4+2”搭建了未来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四梁八柱,有利于推动医保制度更加成熟定型。
医保支付机制是保障群众获得优质医药服务、提高基金使用效率的关键工具。2019年,我们启动了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医保药品目录调整,为医保基金腾出150亿元空间。在常规准入阶段同步增补了临床效果好、经济价值合理的148个药品;在谈判准入阶段新增药品70个,价格平均降幅达60.7%。要立足基金承受能力,适应群众基本医疗需求、临床技术进步,调整优化医保目录。要持续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完善医保基金总额预算办法,大力推进大数据应用,推行以按病种付费为主的多元复合式医保支付方式,推广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付费,探索医疗服务与药品分开支付。
医保基金是人民群众的“保命钱”,必须始终把维护安全放在首位。2019年,我们保持打击欺诈骗保高压态势,共检查医保定点医疗机构81.5万家,实现了全覆盖,直接查处违规资金超百亿元。要改革监管体制,建立内外联动的综合监管体系,切实强化医保基金监管能力配置。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进一步用好飞行检查,建立信息强制披露制度,依法依规向社会公开医药费用、费用结构等信息。要建立医保信用体系,推行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加强部门联合执法,严肃追究欺诈骗保单位和个人责任,绝不让医保基金成为新的“唐僧肉”。
推动医保公共管理服务改革,关系亿万群众切身利益。2019年,医保信息化和标准化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15套编码标准形成了全国医保“普通话”,推出医保电子凭证,逐步实现无卡就医。要加快部署建立全国统一、高效、兼容、便捷、安全的医保信息系统。要完善适应人口流动的医保服务体系,简化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备案的手续,推动异地就医门诊直接结算试点。要构建全国统一的医疗保障经办管理体系,大力推进服务下沉。适应新业态发展,完善灵活就业人员参保缴费方式。落实基本医保参保关系跨地区转移接续。探索开展跨区域就医协议管理机制、跨区域医保管理协作机制等创新性措施。
——文章内容摘选自国家医疗保障局官网《胡静林:全面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 努力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一文
----------END----------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有药管家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