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汗流浃背,预示着您的健康也有隐忧
2020/8/26 11:50:16 有药管家

    

     汗是由汗腺分泌的液体。当外界气温升高,或体内产热增加时,人体为了调节温度,就会发汗。有的时候精神紧张亦引起发汗,发汗中枢分布于中枢神经系统各部位,正常人24小时内不知觉蒸发约600~700毫升水。

    

     中医认为,汗是人体五液之一,人体内的津液出于腠理,就叫做汗。《素问·评热病论》说:“汗者精气也”。中医还有这样的说法,叫“汗为心之液”、“血汗同源”等。

     出汗,并不稀奇,尤其在夏季。但是,有一种出汗必须要警惕。那就是频频出汗,走几步衣服就湿透了,不仅让人心生尴尬,还会影响健康。今天,有药君就和大家聊聊关于“出汗”的话题。

     一、汗证究竟是什么?

     体内阳气蒸化津液出于体表,就会产生汗液,这是人体正常功能活动的外在表现。但是出汗过多,人体津液受损,出现不适,就属于中医的“汗证”。具体而言,就是当肺气不足、肌表疏松、卫外不固,腠理开泄出汗。而汗为心液,若阴液不足、虚火内扰、心液便不藏而外泄为汗。时时汗出,动辄益甚者,为自汗;睡眠时汗出,醒来自止者,称为盗汗。

    

     二、对症下药,才能好得快

     辨证论治,是治疗汗证的关键。

     自汗多属肺气虚而不固,盗汗多属阴虚内热。虚则补之,实则泻之,热则寒之,寒则温之,临床分型论治可以这么做。

     01肺气不足

     表现:汗出恶风,稍活动则汗出尤甚,体倦乏力,面色少华。

     荐药:玉屏风散口服液、黄芪口服液

     这类患者平时容易感冒,脉细弱,舌质淡,苔薄白,以益气固表为治疗原则。

     02营卫不和

     表现:汗出恶风,周身酸楚,时寒时热,或表现半身、某局部出汗。

     荐药:桂枝合剂

     这类患者通常苔薄白,脉缓,以调和营卫为治疗原则。

     03心血不足

     表现:心悸少寐,神疲气短,面色不华。

     荐药:归脾丸

     自汗或盗汗的患者均可见此症状,多有舌质淡,脉细,以补心养血为治疗原则。

     04 阴虚火旺

     表现:五心烦热,或兼午后潮热,两颧色红,口渴。

     荐药:知柏地黄丸

     自汗或盗汗的患者一般还会有舌红少苔,脉细数的症状,以滋阴降火为治疗原则。

     05湿热郁蒸

     表现:汗液易使衣服黄染,患者面赤烘热,烦躁,口苦口腻,食少腹胀,小便色黄,舌苔薄黄,脉象弦数。以清肝泄热,化湿和营为治疗原则。

     荐药:龙胆泻肝汤

     学着出点“健康汗”

     1、快走

    

     最适合帮助出“动汗”的运动项目是有氧运动,如年轻人可选择快走、慢跑、打球、游泳等,老年人可选择散步、太极拳等项目。

     2、在傍晚运动

    

     选择“动汗”的开始时间以傍晚为宜,此时不仅人的身体状态非常好,阴阳相对平衡、气血流畅、不易受伤,外界环境也非常适宜——夕阳斜照、微风拂面、气温适宜。

     3、出汗30~40分钟

    

     出“动汗”的时间以三四十分钟为好。出了“动汗”后切忌喝冰镇饮料,可以喝普通的温白开水,且饮用时最好少量多次。

     4、关一会儿空调

     长时间吹空调会引起不适,不妨适时地关一关空调,让自己微微出汗,会更舒服一些。

     ----------END----------

     图片素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之建议、推荐或指引。文章版权属于原著作权人,若您认为此文不宜被收录供大家免费阅读,请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我们收到通知后,会立即将您的作品从本网站删除。

返回 有药管家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