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 | 时节向晚,静待冬一场
2020/11/4 9:10:03 有药管家

立冬,与立春、立夏、立秋合称四立,在古代社会中是个很重要的节日。
我国古人将立冬分为三候:“一候水始冰;二候地始冻;三候雉入大水为蜃。”
俗话说“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冬季也是养生进补的好时机,到底该怎么科学进补呢?
冬季三个月的养生主要是万物蛰伏,收藏阳气,应顺应太阳的起落来作息,避免肾气受损,进补也是重在养阴。
所以,冬季养生要掌握下面这几大原则!
01立冬进补
许多朋友都知道“补冬”,中医认为冬天是身体“进补”的大好时节,而且俗话说的好“冬天进补,开春打老虎”,就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因为冬天新陈代谢慢,消耗的能量也相对没有那么多,所以进补之后的营养就会储存于体内,从而扶正固本,增强抵抗力,但是进补的食物也大有讲究,选择温补之物,像细水长流一样慢慢的把身体干枯的力量源泉给补给完整。

冬季进补之前最好先给肠胃打个“底”,就像起房子之前先打地基,地基牢固,上层建筑才会安全稳妥。
有些人在春夏把脾胃给吃伤了,脾胃有湿邪、消化功能不好,这个时候立马进补就很容易“虚不受补”。致使身体更加虚弱,所以脾胃湿重的朋友进补前要注意先健脾胃,喝点山药汤、小米粥、淮山芡实瘦肉汤等。
但是要提醒大家的是,咱们中医说的进补是对身体本身有“虚”证的人,如果身体本来就好的人就不必要太注重于进补了,要不然很容易会导致口干舌燥、鼻孔出血等滋补综合症,生病时候也最好不要进补,像感冒、发热、咳嗽这些病状,此时进补很容易加重病情。
02滋补分四类
按照中医理论,滋补可以分为四类:补气、补血、补阴和补阳。
☉ 补气是针对气虚体质
像日常生活中只要稍微运动就冒虚汗,感觉喘不上气,说话的时候也是有气无力,听着声音软绵绵没有中气那样,平时总感觉做什么都提不起精神等,这个时候我们就多食用些有益气健脾功效的补气食物,如大米、糯米、花生、山药等。

☉ 补血是针对血虚体质
如头昏眼花、心悸失眠、面色萎黄、嘴唇苍白、来月经的时候量少而且颜色比较淡等,可以多吃点补血的食物,像动物肝脏、黑木耳、菠菜、海参等,平时有煲汤习惯的朋友还可以在汤料里面加点补血中药材,例如当归、阿胶、首乌等。

☉ 补阳是针对阳虚体质
如手脚一年四季都是冰冷的,平时怕冷,腰容易酸疼,可食用具有补阳助火、温肾助阳的食物,羊肉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 补阴是针对阴虚体质
像两颊潮红、手足心热、夜间盗汗、白带增多,可食用具有滋养阴液,生津润燥功效的食物,如银耳、木耳、梨等。

立冬补冬,不可盲目“进补”,饮食调养要遵循“秋冬养阴”、“无扰乎阳”、“虚者补之,寒者温之”的古训,本着人体生长规律,中医养生原则,少年重养,中年重调,老年重保,耋耄重延。故“冬令进补”应根据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清补、温补、小补、大补,万不可盲目“进补”。
最后提醒大家,立冬别忘了吃饺子。虽说“冬至好吃不过饺子”,但在立冬,人们同样会吃饺子迎冬。古时,饺子来源于“交子之时”的说法,例如大年三十是旧年和新年之交,而立冬是秋冬之交,所以“交子之时”必吃饺子。

立冬时语
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END----------
图片素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有药管家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