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心念,决定了你的健康
2022/2/28 行力知心

     你的心念,决定了你的健康

     在这里遇到灵魂自由的自己

     点下面的图标播放音乐,愿能给您带来一份宁静智慧......

     Prelude00:0003:09未加入话题

     心灵是一个人自己的地方,

     在那里,你可以把天堂变成地狱,

     也可以把地狱变成天堂。

     你知道吗?

     我们的身体拥有非常强大的自我修复能力、

     自我疗愈能力、自我适应能力、

     自我觉醒能力、自我救赎能力。

     人体,就相当于一个小宇宙,本自具足,

     每个人都拥有强大的潜能,

     每个人都是一个蕴藏宝藏的宝库。

     而打开这把宝库的钥匙,

     就是人对自己的发自内心的相信。

     01

     心念有多大,你的宇宙就有多大

     《黄帝内经》里面说到:

     “心者君主之官”。

     意思是说:

     人的意识、心态对战胜疾病起决定性的指挥作用。

     美国的戴维.霍金斯博士是一位医生,

     他医治了很多来自世界各地的病人。

     他研究发现,

     人的意念振动频率如果在200以上就不生病。

     凡是生病的人一般都用负面的意念,

     他们喜欢抱怨、指责、仇恨别人,

     不断指责别人过程当中就消减自己很大的能量。

     这些意念的振动频率低于200。

     这些人容易得很多不同的疾病。

     这是一个看似很荒诞,

     但却又很现实的事实:

     积极乐观的心态,是健康不可缺少的因素。

     02

     你的心,足够的坚定吗?

     用心观察一下身边的这些患者你就会发现。

     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

     心态决定命运。

     其意思就是心态决定身体健康。

     国立台湾大学病理科教授李丰,

     年轻时在加拿大留学,

     被发现患上癌症,只能活6个月,

     在经过手术、放疗和化疗后,疗效不佳。

     于是她决定暂时放弃,

     依靠内心观念的修正、饮食生活的调整、

     身心健康的训练来让生命重焕生机,

     结果至今她已经多活了三十多年。

     近现代著名的佛教法师梦参老和尚,

     在他80岁的时候查出直肠癌。

     术后,医生断言他最多活不过五年。

     但他并未在意,

     而是仍然心态平和地做好该做的事,

     结果直到107岁在五台山安详示寂。

     所以,管理好心念、情绪才是长寿秘诀。

     著名的心理学专业刊物《心理科学》,

     在前不久公布了一项很有趣的实验成果:

     通过改变一个人内心对自身视力的预期,

     能改变他真实的视力水平。

     普通的视力表是上大下小,

     于是被测者就有一个心理预期,

     越往下就会越看不见。

     而在这项实验中,

     实验者将视力表的字幕设计为上小下大。

     被测者的心理预期被扭转过来,

     越往下,应该看得清楚。

     实验结果惊人,

     被测者的视力水平有了大幅提高,

     在普通视力表中看不清的字母现在也能看清楚了。

     这个实验的效果有点像“安慰剂效应”。

     所谓安慰剂,本身没有任何治疗作用,

     但在患者不知情的情况下,

     出于对医生信任、自身的心理暗示和疗效的期待,

     就完全可以达到改善症状、缓解病情的效果。

     这意味着,

     人的心与身之间,

     意念与躯体之间,

     存在着奇异而隐秘的联系。

     如果相信它会影响你,它就会;

     如果你不相信,它就不会。

     (这种“相信”不是头脑的相信,

     是潜意识里深层的相信。)

     所谓的“身心健康”,

     “身”是具体的,

     而“心”却无形而难以捉摸。

     03

     心态对身体的影响是具有方向性的

     在刻板印象下,

     人生来到了四五十岁就会步入衰老,

     很多人也自此开始喜欢追忆往昔,

     甚至谈论退休生活,

     俨然一副饱经沧桑的模样。

     难道年龄大了就意味着一定老了吗?

     事实证明,并非如此。

     好莱坞曾拍一部名为《倒时钟 》电影,

     影片基于一个真实的实验案例。

     一位名为艾伦·朗格的实验心理学教授在1979年做过一个实验:

     在美国匹兹堡的一个修道院中,

     她精心搭建了一个“时空胶囊”,

     将它布置得和20年前一模一样。

     她邀请了16位七八十岁的老人,

     随机分为8人一组。

     一组人让他们生活在时空胶囊里一个星期。

     在这一周内,人们沉浸在1959年的环境里,

     听上世纪50年代的音乐,

     看50年代的电影和情景喜剧,

     读50年代的报纸和杂志,

     讨论美国第一次发射人造卫星等50年代的国际时事等;

     他们需要像在20年前一样打理生活的一切,

     从起床、穿衣服到收拾碗筷以及走路。

     而另一组,则是在完全相同的饮食作息条件下,

     用怀旧的方式回忆和谈论1959年发生的事。

     实验的结果是,

     两组老人的身体素质都有了明显改善。

     实验前,他们几乎都是家人陪着来的,

     老态龙钟、步履蹒跚。

     实验一周后,

     不仅视力、听力、记忆力都有了明显的提高,

     步伐、体力都有了明显改善。

     而“活”在20年前的老人们进步更加惊人,

     他们手脚更加敏捷,

     智力测验中得分更高。

     甚至局外人,在看到他们实验前后的照片,

     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面对如此结果,直到今天,

     我们虽然仍难以解释那一个星期中,

     这些老人的大脑和身体之间到底发生了怎样的交互。

     但是,从心理上真正地相信自己年轻了20岁,

     身体就会做出相应的配合,

     这已经是确定的事实。

     这也证明了,

     衰老不单单是机体的老化,

     也来自心理的暗示。

     生理会引起心里的变化,

     心念更能导致生理的改变。

     04

     心态好,是长寿的第一法宝

     长寿有何秘诀?

     问一百个老人可能有一百个答案。

     但细究起来还是有共通点的,那就是好心态。

     据中国老年学会调查,

     在百岁老人的长寿原因中,

     遗传基因占15%、社会因素占10%、

     医疗条件改善占8%、气候条件占7%,

     其余60%则取决于老人自己,

     其中排在第一位的秘诀就是“没心没肺”“有说有笑”的心态。

     衰老是一个被灌输的概念。

     认为衰老人的虚弱、无助、多病,

     常常是一种习惯性无助,

     而不是必然的生理过程。

     比如说人老了,记忆就一定衰退吗?

     答案并不是绝对的!

     真正抑制我们潜能的是我们身处一个崇拜青春而厌弃老年的社会。

     很多人固执地认为衰老和人体机能减弱有着必然的联系,

     这种思维定势极具杀伤力。

     如果我们对自己的生活有更多的控制权,

     由自己决定娱乐节目,

     自己照顾房间里的植物,

     就会比那些被全方位照顾的老人更加快乐、年轻和长寿。

     心态是长寿的第一法宝,

     只要你愿意你就可以拥有。

     越是不用花钱的,越是珍贵。

     如同阳光空气一样。

     有一种爱叫做点赞、点在看

     -END-

     原文、图片及音乐来自网络,峰庐主人编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自由的地方,精神的滋养

     长按二维码,一键加关注

     长按二维码 一键加关注

     喜欢请点赞 分享朋友圈 也是一种赞赏

     The more we share, The more we have

     文字为「峰庐主人」编辑整理,视频及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号文章,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必究。

     喜欢此内容的人还喜欢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行力知心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