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一:想的越多做的越少
2022/2/28 行力知心

     专一:想的越多做的越少

     李家磊 光明洞彻

    

     精神内守的人,心灵越发安宁。心灵越是安宁,思绪自然停歇。思绪停歇,做事就会专一。专一的人身心愉悦,健康长寿,成事有功。为啥会这样呢?先不着急回答,耐心往下看。

     在微信公众号写文章到现在应该至少15篇,这些内容都是一时思绪所为而成。这些文章的背后有一套知识体系做支撑,所以想到一个题目就能接着写下去。一篇文章按照1500字计算,一年365天能够坚持写上200天应该有30万字,这种低生产率下应该至少也有一本书的厚度。开个玩笑,我当然不是为这个考虑。前面已经提到,我写作的目的是为了:安心笃行,出于一种喜欢、一种享受,一种最大程度的成长自己、利益他人去打动人心的最终意旨。每完成一篇文章,我的内心就会安宁许多。为什么会这样呢?说明我的思绪太多、太杂、太乱。写出来就可以整理下我的大脑。

     我们都知道打扫屋子、整理卫生,却时常忘记打扫整理自己的大脑,让大脑充满各种垃圾污秽和乱七八糟的思绪。那些消极的、憎恶的、仇恨的、悲苦的垃圾污秽要用智慧之水进行洗脑;那些凌乱不堪的、各种观点认知、各种交错的问题、计划、目标要用智慧之手进行整脑。从这个角度望过去,写作就如此重要。

     我之所以如此去写作,就是因为思绪太多,很混杂。通过写作的方式让那些飘无所踪的念头得到休息。那么思绪多表现在哪几个方面呢?

     一、很多想法是重复的。自己熟悉的想法,总是翻来覆去,回味不绝。晚上睡觉还要想遥远的事情,重复一遍又一遍。比如计划、目标等,以前已经想好的事情,现在重复去想反而耗费心神。

     二、很多想法是空想。空想是相对“实想”而言。比如这一个阶段你在努力做这件事,你突然想“我要是能立马攀登喜马拉雅山,挑战最高峰是多美好的事情。”你认为现实吗?至少你这个阶段是做不到的。这样的想法就属于空想,耗费心神。

     三、很多想法属于乱想。自己也不知道自己在想具体什么事情,但总是跟随念头的浮起浮落去胡思乱想一番。属于念头的随波追流者,这样长久下去,思绪很多,不能清静,耗费心神。

     四、很多想法没有逻辑。这里的没有逻辑,指这个人意识理性薄弱,即使有想法也想不出所以然来,于是在哪里没完没了琢磨。这样没有用,反而耗费心神。

     五、很多想法一厢情愿。这点比较特殊,总有那么一些人喜欢按照造物主身份,根据个人喜好憎恶,想当然的去想事情。不仅是空想,甚至落入幻想的境地。这样的想法不仅于身心无所益处,反而耗费心神。

     六、很多想法极端偏执。这是指有想法的人,但想法过于狭隘偏执走极端。比如那些构思“抢银行的想法”违背社会法治,违背身心道德,这种想法也会耗费心神。

     以上六个方面皆指出:想法太多,耗费心神。接下来继续讨论为啥有这么想法反而对执行不利呢?也许你会觉得这有点反智,那是因为你对自己的生命还很陌生。

    

     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都有自己的规律和法则。想法太多,没有条理、没有逻辑、没有实际,比较极端等都会过多消耗大脑,让大脑这个总管家长期处于疲劳状态,长期下去五脏六腑、其他组织器官等就会耗损,出现功能性紊乱。那些抑郁症、心脑血管等很多病,表面看是器官出现问题,实则是大脑管家长期处于混乱状态所为,无法正常发出指令和接受指令导致。

     我们能感知到大脑管家思绪的混乱,也能感知到情绪变化起伏。却无法感知到这一切混乱变化的本源来自于哪里?在《清醒的头脑来源于纯净的心灵》一文有所交代,在《相信未来会幸福》也初步涉及关于“专注力”的探讨。其实已经显而易见,无法专一,想法太多,本质原因就是心灵无法安宁。心灵无法安宁怎么会影响你做的事情呢?

     我们经常发现那些懒散、安逸、消极的人一般做事都不大容易提起劲,表面看是身体动的少,怕动,其实是心智有所障碍,不能走出阴影,不勇敢。心智的障碍,实则是心灵不安宁导致。因为心灵越是不安,心智就越混乱不清醒,不具有穿透事物本质的能力,不能通达灵活处变。

     这样长久下去,内心就会形成一种惯性的胆怯,面对问题不能勇敢直视。不是因为不能勇敢直视,是因为不够聪明。不够聪明的原因就是心灵垃圾太多被堵塞,智慧的源泉无法涌出。自然不想做事,做的很少,因为做不好,同时有心灵垃圾涌出,就会慢慢懈怠下去,朝三暮四。

     因此,总结如下:一、大脑管家疲惫,杂草丛生。二、心灵躁动不安,崩溃躁乱。三、身体运动太少,懒散怕动。四、不具备穿透事物的能力。五、不够聪明,有心理障碍。所以做事很少。

     既然思绪杂草丛生,心灵乱想太多,做事瞻前顾后故而太少,那么如何改变这种状态呢?三个字:反过来。

     首先,心灵要安顿好,精神内守。不要过多把精神放到外面的物欲上,衣食住行、行走作为皆不放纵。在这个基础可以配合安静心神的训练:①静坐。每天安排固定的时间静坐30分钟,长期坚持下去,思绪慢慢安静。②诵经。每天读诸如《道德经》《心经》《大学》《中庸》等经典,日久慢慢宁静。③站桩。每天可以安排站桩15分钟,锻炼身体,提升内在气血运行。

     其次,整理大脑。不要让过多的繁杂思绪在大脑里乱飞,除了规矩好前文提到的六个方面。接下来要多读书,读好书。一天24小时,时间有限,读书的质量和效率很关键。读书越多,人就越聪明。因为书中全都是一些聪明人。读书要结合实际,指导现实人生。第三,给自己独处的时间。什么都不想,什么也不做,检测大脑是否清晰安静。

     第三,有想法能执行。只要这个想法是自己真想干的,不违背社会人伦,就去干。想好要干,就要耐心坚持下去,发心要纯正,没有效能也要继续执行下去。这是检测心灵与大脑的关键。有想法不能干,就会落入前面提到得六个方面。

     四、多做福利慈善,利益他人,积功累德。这一步很关键,踏实涵养心灵的光明面。通过身体力行体会到人性深处的温暖关怀。

     以上四点,若是能够做到,心灵就会越来越光明,自然就会宁静,做事专一。大脑不会乱想乱飞,行动敏捷能执行,有耐心和韧性。

     回到主题,想法越多,要“会想”是个学问。做事越少,要“会做”是个学问。有些人终其一生就做一件事,就想一件事,最后有所成就。有些人终其一生做过很多事,想法很多,却一无所成。“想法越多做事越少”无论如何思辨,要想成事就得“专一”。最后真正成就的是那些:想法少做事少的聪明人。想法少是因为会想,懂得节省大脑资源,懂得珍惜心灵能量。做事少是因为会做事,不去瞎折腾妄为。有人就会说,你不瞎折腾你怎么知道你喜欢做的事情呢?这个问题在上篇文章讨论过,“做一事爱一事”谈何喜欢,你能做所以你才做。你不能做自然你不会做,不过既然会做就要学会喜欢。这是喜欢的能力。如此这般,怎么能谈得上是瞎折腾呢?瞎折腾是因为自身有喜好憎恶,自然有是非曲直,落入下乘,格局太小。

     我们真正需要的是:想法越少做事越少。次之:想法越少,做事越多。实在没办法则:想法越多做事越多,小心踏进:想法越多做事越少。

     愿你我都能习得这样的技能。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行力知心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