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没那么多时间读许多书,只要心地宝库打开,都会懂的
2023/4/11 22:23:58 行力知心

     南怀瑾先生:人生没那么多时间读许多书,只要心地宝库打开,都会懂的

     南懷瑾先生 南師如是說 2023-04-11 07:45 发表于上海

     收录于合集

     #功夫7个

     #南怀瑾487个

     #法门8个

     #大乘10个

     #心地法门4个

     提 示点击上方 南師如是說即可关注

     如果光修气,只在功夫上走,一样是外道,因为是心外求法。我发现大家都没有注意到心地法门的重要,其实功夫只是化城,不是宝库的目的地。……

     修持功夫高,他们都是从自己身体上体会出来的,也是从自己心地法门中体会出来的。不是靠书本读来。一个人一生几十年,老实讲,没有那么多时间和精力去读许多书,只要心地的宝库一打开了,就都会懂的。

     ——《如何修证佛法》

     我希望大家回山注意,直接走心地法门,走禅宗直接的路线来,只讲见地,修心性法门为基础。

     注意《圆觉经》十二位菩萨报告的修行经验,尤其中间有两段最好,是大家用得到的;“居一切时,不起妄念;于诸妄心,亦不息灭;住妄想境,不加了知;于无了知,不辨真实。”都看过吧?(答:看过)记得吗?(答:记得)好好去体会。

     “居一切时,不起妄念”,不起分别,不起妄想,“于诸妄心,亦不息灭”,但是妄想起来,不要压制,也不要切断,它本空的嘛,它自己会跑掉,谁能把一个妄念永远留住啊?留不住的。“住妄想境,不加了知”,不增不减,妄想过了它本空,就没有了。本空的那个心境界,就不要再怀疑,“哎!这个对了没有?”这就完了,这又在妄想;所以不要再起妄想,清清楚楚。平常如此用心,再上修禅定,就会到家了。

     《圆觉经》上还有个很重要的句子,关于妄想的问题,佛经都告诉我们了。“知幻即离,不作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妄想一起来,你知道是妄想,妄想就已经跑掉了,还要你去灭它吗?不需要借用另外一个方法。“离幻即觉”,没有妄想,自己本来见闻觉知清清净净的,“亦无渐次”,这个里头没有什么次第。

     ——《答问青壮年参禅者》

    

     《圆觉经》的几句话,对于修持非常重要,是走大乘最好的路线,也是最难的:

     “居一切时,不起妄念;于诸妄心,亦不息灭;住妄想境,不加了知;于无了知,不辨真实。”

     在任何时间常不起妄念,如果你能“狂性顿歇”,“歇即菩提”就成功了。但是怎么叫作不起妄念?如果一个人没有妄念,什么念都不起,完全象木头一样,也并不是佛道。“于诸妄心,亦不息灭”,对于自然来的妄想,并不勉强用个方法加以息灭,如果对于自然来的思想,想个方法加以灭除,这个加以灭除的方法,也是妄念;如果不加息灭的话,自然就清净了。

     所以再进一步告诉你,“住妄想境,不加了知”,我们做功夫最易犯的错误,就是对妄想境加以了知,尤其是学佛有一点基础的人,妄念一起就怕,然后拼命想办法除妄念,统统在了知的阶段。其实那个明明了了知道的,也是个大妄念,所以佛告诉我们:住妄想境不加了知,自然而来的,会自然而去。

     最后一句话,佛告诉我们:“于无了知,不辨真实”,假定我们到了无了知,明明了了都没有了,寂灭了,“于无了知,不辨真实”,到了这样境界,就不必要自寻烦恼,不要再自问这个对不对?或怕大概是顽空吧!最好不要再起分别。

     还有一个重点:“知幻即离,不作方便”,一切妄念都是幻想,当你知道是幻想,那个幻想已走了,不要另外用个方法,如观想啦、炼气啦等等,去除那个幻想,那些方法也是幻。为什么?因为做功夫才有,不做就没有,所以是靠不住的。“离幻即觉,亦无渐次”,知道是妄念,妄念早跑了,这中间再不必加一点,不增不减,那个寂灭清净同觉性。这里头没有初地、二地、初禅、二禅之分,把这个认识清楚就好办了。

     真的认识清楚了这个,或者稍稍有点见地的人,悟后正好起修,才算是真正在修行。所以五祖对六祖说:“不见本性,修法无益。”

     ——《如何修证佛法》

    

     推荐阅读

     1.南怀瑾先生:什么是圣谛第一义?

     2.南怀瑾先生:如何以机辩渊默显示平实法要

     敬请关注

     任何国民对本国历史文化应该略有所知

     尤必附随一种温情与敬意

     关注中国文化,关注钱穆先生

     敬请关注本人制作的另一公众号:

     本微信号专事摘录 南怀瑾先生著述。篇幅有限,恐难尽意,欲辨玄旨,请阅原书。微信号:nanshirushishuo新浪微博:南師如是說

     收录于合集 #功夫

     7个

     上一篇南怀瑾先生:我的日常,行住坐卧,随时都在定中

     阅读 1.2万

     分享收藏

     427154

     分享此内容的人还喜欢

     南怀瑾先生:我不止一次提醒大家,不走这条路,学佛永远不会真正成就

     阅读2万+

     南師如是說

     不喜欢

     不看的原因

     确定

     内容质量低不看此公众号

    

     南怀瑾先生:学会自己保佑自己,菩萨才会保佑你

     点赞1000+

     钱穆与中国文化

     不喜欢

     不看的原因

     确定

     内容质量低不看此公众号

    

     南怀瑾先生:女性要特别注意,不要意守丹田

     南師如是說

     不喜欢

     不看的原因

     确定

     内容质量低不看此公众号

    

     精选留言

     写留言

    

     妙明

     来自湖北

     回复

     赞45

     我内心真感谢!这些大善知识,真给力,每一次我看到的,都是恰到好处。不论是听的看的,都是有层次。

    

     霞

     来自辽宁

     回复

     赞31

     至诚顶礼,真诚感恩!随喜赞叹,阿弥陀佛

    

    

    

     蒙童

     来自福建

     回复

     赞29

     感恩南师,顶礼南师

    感恩一切老师

    

     旅途

     来自湖北

     回复

     赞25

     这个和道家老子讲的清静无为之道理论相似,感谢分享,虽然知道是这么一回事,但是人总是很容易忘记,更容易把持不住,随时随地都会堕入尘海。

     1条回复

    

     有来有去

     来自湖北

     回复

     赞17

    

    

    

    

     君子兰

     来自山东

     回复

     赞15

     感恩南师!感谢分享!

    

    

    

     小明?

     来自云南

     回复

     赞15

     有限生命读无限的书,累死也读不完,会被累死的,知识无限,人生有限,咋办啊。

     方法在此,哪里呢?呵呵呵呵,有眼者识,有缘者得

    

     1条回复

    

     清净自性圆明

     来自山东

     回复

     赞15

     知幻即离,知离即觉

    

     木人

     来自甘肃

     回复

     赞14

     如南大师读书最多打开心地法门,不读全会,也不花费时间去读书,人生也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去读书,读上一背子也读不完,故此我们要修行,识自本心,见自本性,"不见本性,修法无益"。才能完成没读完的书。

     1条回复

    

     J

     来自上海

     回复

     赞11

     心地宝库

    

     身在梦中不知梦

     来自江苏

     回复

     赞5

     前念已断,后念未起。前后际断之当下,即为本来面目,行住坐卧不离此就到家了

    

     栾世强

     来自山东

     回复

     赞4

     顶礼南师

    

    

    

     您好世界

     来自浙江

     回复

     赞4

     顶礼南师

    

     下士自渡

     来自甘肃

     回复

     赞4

     比较对照,自己还是在心外做工夫!

    

     如烟

     来自河北

     回复

     赞4

     至诚顶礼南师!感恩教诲!

    

     lee

     来自文莱

     回复

     赞4

     阿彌陀佛

    ?頂禮南師

    

     半畝方塘

     来自黑龙江

     回复

     赞2

     南无七俱胝佛母准提菩萨

    

    

    ,顶礼南公怀瑾上师

    

    

    

     悠然香茗

     来自北京

     回复

     赞2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寒西维维

     来自四川

     回复

     赞2

     南无阿弥陀佛

     已无更多数据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行力知心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