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弟一再给普京难堪 乌恢复绝大多数供电
2022/11/27 18:43:00 江南研究院

    

     内容提要及重要提示:本号介绍俄乌冲突最新战况,以及这场战争对未来国际格局带来的深刻影响。本人炒股日记移到上面这个“远见所望”号发文,点击即可关注。俄乌战争走向并不以你我意志为转移,我只是做客观评述,无论亲俄、亲乌或貌似中立,请后台留言对我谩骂、威胁者自重!

    

     11月26日是乌克兰“大饥荒纪念日”,这天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国际社交媒体发文,指责俄罗斯再次采用苏联领导人斯大林的种族灭绝策略。他写道:“他们曾经想通过饥饿将我们毁灭,现在则以黑暗和寒冷。我们不能被毁灭。”

     俄罗斯外交部随后发表声明,称泽连斯基的说法不是事实,比喻不当,俄罗斯也是当年大饥荒的受害者,现在发生的一切跟大饥荒没有类比性,俄罗斯始终无意伤害乌克兰人民。

     斯大林在1932年11月派警察前往乌克兰,在当时刚集体化的农场没收所有谷物和牲畜,包括为下一季农作物种植所需的种子。在这之后,数百万名乌克兰农民在几个月内饿死。国际社会包括俄罗斯主流学者普遍认为,这明显是有预谋的大屠杀事件。乌克兰1991年脱离苏联独立后,为了纪念这起大饥荒事件,将每年11月第4个星期六定为“大饥荒纪念日”。乌克兰民众一般会在这一天于窗口点燃蜡烛。

     泽连斯基的主要助理、总统办公室主任叶尔马克同一天发文称,“俄罗斯将会为所有大饥荒受害者,以及今天的罪行付出代价。”乌克兰外交部当天在一份声明中,同样指责莫斯科再次采用1930年代的种族灭绝策略。

     不久前(11月23日),天主教教宗方济各将俄乌战争与所谓斯大林时期“可怕的种族灭绝行为”相提并论,并说乌克兰眼下正遭受与侵略有关的殉难。这是教皇对俄乌战争最严厉的谴责,此前他多次呼吁双方立即停火,警告东正教牧首不应支持这场战争,但一直避免对俄罗斯做出强烈批评。

     作为最有影响力的宗教领袖,教宗极少就世俗事务做出如此鲜明表态,因为这可能在不同国家的教徒中引发分裂。教宗这次对俄罗斯做出如此强烈的抨击,可见这场战争中的俄军行为到了人神共愤的地步。

    

    (利沃夫民众纪念大饥荒遇难者)

     俄乌战争给国际格局带来的一个重要影响,将是俄罗斯国际影响力日渐式微,小弟们离心离德,分道扬镳,甚至可能反目为仇。这不是我的猜测,正在一步步变成现实。今天我就给大家讲一个真实、有趣的故事。

     当地时间11月23日,由俄罗斯一手打造的集体安全条约组织(简称集安组织)峰会在亚美尼亚首都埃里温举行。要知道,这是在普京总统接连不得不缺席由西方阵营代表主导的G20峰会和APEC会议之后,终于有机会出席这个一向是小弟们向他捧场的自家小圈子国际会议。

     普京总统兴致勃勃地去了南高加索的亚美尼亚,参加这个自己人的内部峰会。没想到,一天的会议闹得不欢而散,非常难堪。东道主亚美尼亚总理帕希尼扬先在会议中发难,说集安组织没有按照组织章程,帮助亚美尼亚抵御阿塞拜疆的侵略,那这个组织存在的意义何在?除了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帮普京圆场,其他几位领导人就冷冷地盯着普京总统看笑话。到签署联合声明和其他文件的时候,亚美尼亚总理帕希尼扬声明,会议没能就阿塞拜疆侵略该国问题达成解决方案,他绝不会签署这类没用的文件,气得普京当场扔了签字笔。

     其实普京是有苦难言,在亚美尼亚跟阿塞拜疆冲突中,俄罗斯之所以不敢帮亚美尼亚,是因为阿塞拜疆有土耳其的支持,而普京根本不敢跟土耳其翻脸,因为土耳其是北约成员,有较强的军事实力,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又是一个天不怕地不怕的强人,几年前就打下一架在叙利亚作战的俄军战机。

    

    (普京总统被小弟公开疏远)

     如果说上面闭门领导人峰会的争吵,因为没有记者在场,过了几天才由集安组织某位总统爆料出来。当天领导人合影环节,在许多国际记者的摄影机面前,却发生了小弟们公开冷落、疏远俄罗斯总统普京的惊人一幕。

     七位领导人,中间是东道主亚美尼亚总理帕希尼扬,他旁边是普京,普京另一侧是塔吉克斯坦总统拉赫蒙。人们看到,合影时拉赫蒙距普京有点远,而且自始至终故意不看普京,只跟另外一边的领导人说话。

     作为东道主、本应站在中间位置的帕希尼扬,则表现得更加离谱、露骨,一步步故意远离普京,还把左手边的一位领导人挤得不得不替他挪出点位置,最后就普京孤零零地站在中间。

    

    (帕希尼扬故意远离普京)

     亚美尼亚总理帕希尼扬这么做,还真有点民意基础。当天首都埃里温中央广场上,就有数百人举行示威,声称亚美尼亚“要摆脱俄罗斯的阴影”,“我们的未来必须融入西方阵营”。这就是俄乌战争带来的重大影响。如果俄罗斯在乌克兰战场战败,昔日小弟的离心离德,由俄罗斯主导的集安组织、独联体分崩离析,就是必然结果。

     早在今年6月17日俄罗斯举行的圣彼得堡经济论坛上,哈萨克斯坦总统托卡耶夫与俄罗斯总统普京共同出席的一个电视主持人问答环节,托卡耶夫说他不会承认乌克兰顿巴斯地区顿涅茨克、卢甘斯克两州独立的合法性。这等于在俄罗斯电视观众面前打脸普京总统,当时普京脸色极为难看。事后,俄罗斯电视台一位著名评论员就威胁说,托卡耶夫如此不识时务,哈萨克斯坦将是下一个乌克兰,因为该国俄罗斯人比例甚至高于乌克兰,俄罗斯有足够理由出兵哈萨克斯坦。

     10月14日在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纳举行的独联体(CIS)高峰会上,普京同样惨遭塔吉克总统拉赫蒙长达7分钟的控诉,说俄罗斯是一个大国,总是无视他们这些小国的声音,没有尊重他们这些小弟的合理建议。

    

    (普京被小弟们公开冷落)

     上面这张截屏图片中各位表情极为丰富,看普京万分凄凉又无奈的样子,分明当时他心里有一万匹草尼马在奔腾!

     俄罗斯政客和媒体公开说他们现在只有两个真正的朋友伊朗和朝鲜,在我看来,俄罗斯战败之后,如果不改弦易辙,这两个真朋友也不一定靠得住。当然,如果俄罗斯能实现凤凰涅槃,放弃对外领土扩张,学会与其他国家和平共处,遵守国际行为准则,就能赢得世界绝大多数国家的尊重。

     说了事关未来国际格局演变的大事之后,今天说一个乌克兰人不屈不挠的感人又温馨的小故事。

     一位来自切尔尼科夫的小朋友梦想通过街头唱歌募捐,为乌克兰武装部队捐赠一辆皮卡。经过4个多月的持续努力,这位小朋友终于募集到足够资金买了辆皮卡。

     11月25日,这辆皮卡如愿移交给乌克兰武装部队,军方特意派了一名少将前来接收。接收场面简短温馨。少将抱起这位小朋友合影,并代表乌克兰武装部队表示由衷感谢。小朋友站在皮卡车上,为围观的群众、将军和他的士兵们演唱了一首爱国歌曲。

     看下面照片中这位小朋友和将军自信、乐观的笑容,真心觉得乌克兰这个国家是不可战胜的,一定会拥有非常美好的未来。

    

    (小朋友街头献唱募捐皮卡交军方)

     大家非常关心的乌克兰的电力和供暖问题,现在有了非常可靠的最新消息,在乌克兰自身努力和各方帮助下,已经恢复了绝大多数地区的供电。

     乌克兰总统办公室副主任季莫申科在国际社交媒体上说:“我们已经为赫尔松市内的关键基础设施供电,然后立即为家庭用户供电。”当乌军于11月11日收复赫尔松以来,当地一直没有水电或暖气供应。俄军败退时,破坏了几乎所有电力设施。

     此外,乌克兰国家电网公司称,截至11月26日早上,电力输出恢复达到全国需求的约75%,并将继续努力增加电力配给。截至北京时间今天(11月27日)中午,除基辅、赫尔松少部分地区外,其他绝大多数地区已经基本恢复正常供电,极少数地区需要轮流停电。

     同一天,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说,欧盟将加紧为乌克兰提供支援,协助他们恢复供电和暖气。此前,西方阵营国家给了乌克兰很多的支持。比如,法国和美国向乌克兰移交了180台大功率发电机,其中法国100台,美国国际开发署援助了80台。许多东欧国家和德国提供了大量燃油发电机、汽柴油,电线电缆和其他电力设施维修设备、配件。

     乌克兰快速恢复电力设施,印证了我之前的分析:绝大多数人严重高估了俄军导弹和无人机对乌克兰电力设施的破坏程度,严重低估了乌克兰在外部帮助下迅速恢复电力正常的能力。亲俄人士渲染俄军对乌克兰基础设施的打击如何厉害,乌军只有投降一条路,是彰显俄军多么高明、多么强大;亲乌人士一惊一乍的,认为乌克兰人这个冬天很难挨,则是因为过分担忧,失去了应有的客观判断力。

     乌克兰民众在这场战争中确实遭受了巨大痛苦。不过,绝不是一些不负责任媒体渲染的几百万人生活在饥寒交迫之中。在受俄军空袭导致短暂的临时停电期间,乌克兰政府依靠之前在全国各地安装的4000多个救助中心,向困难民众提供免费的电力、食品、饮水和网络等基本服务。到目前为止,尚未有乌克兰民众因为停电、停水,供暖设施不足,或食品短缺,导致非正常死亡事件发生的报道。

     顺便说,乌克兰农业极为发达,农产品极为丰富且有大量出口;人烟稀少,且处处都有森林,很容易找到大量取暖的木柴。乌克兰政府未雨绸缪,已经禁止柴禾出口。因此,认为乌克兰人在这个冬天会受冻挨饿甚至活不下去的说法,纯粹是胡说八道——正像之前许多人认为没有俄罗斯能源,欧洲人都得冻死一样荒谬。

    

    (乌恢复赫尔松被破坏电力设施)

     简单说说过去24小时的最新战况。按乌克兰地图的顺时针方向来描述,过去24小时主要战场情况如下:

     1、在卢甘斯克州俄乌两军接触线上,由于土地尚未冻结,处处泥泞,使得卢甘斯克州从斯瓦托夫-克里米纳-利西昌斯克,几乎没有值得一提的地面战斗。

     2、在顿涅茨克前线,双方仍在激烈的地面战斗,瓦格纳集团招聘的监狱兵和俄军动员兵,在有战斗经验的瓦格纳雇佣兵驱使下,对乌军发起一轮又一轮小规模的人肉冲锋,许多人不是死于乌军枪林弹雨,就是在简易战壕、土坑里被活活冻死。

     3、在扎波罗热-赫尔松战场,乌军显著加强了对俄军后勤补给和兵力、装备集结地的远程炮击,并且取得了重大战果。

     4、各个接触线上,双方相互炮击不断,乌军火力明显超过俄军。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乌空军出动频繁程度远超过俄空天军。乌空军每天出动20多架次战机和直升机支持前线,打击俄军有价值目标;俄军每天只出动不到10个架次,而且都不是靠近双方接触线就近支持地面战斗,而是远距离发射导弹。

    

    (泥泞地区履带式M270发威)

     过去24小时最激烈的战斗依然发生在巴赫穆特及周边地区。几个月来,主要由俄瓦格纳雇佣军集团主攻,包括投入了上万名监狱兵,近期还补充了大量俄军动员兵。这里每天都有残酷的拉锯战,几个月来俄方几乎没有取得任何进展。

     俄乌双方都在这里付出了重大伤亡,双方死亡比例超过3:1;因大量没有作战经验的监狱兵和动员兵投入前线,在没有坦克、装甲车的掩护下进行人肉冲锋,这个死亡比例近期明显上升。瓦格纳集团这样的人肉战术,就是将有经验的雇佣军隐藏在战线后方,试探着乌军炮火和火力点所在位置后以炮火反击。

     这是一种极其残酷的野蛮战术,即使如此,因为乌军拥有强大的战场态势感知能力和精确的远程火炮支持,因此瓦格纳集团的这种战术收效甚微,不过确实增加了乌军的伤亡。最近乌军向这里增派了新的战斗人员和装备,而不仅仅是轮休。这使得莫斯科企图在巴赫穆特取得突破变得更加无望。

     11月26日,俄军继续在巴赫穆特周围开展进攻行动。乌总参谋部报告称,乌军击退了俄军在巴赫穆特附近,巴赫穆特以南4公里范围内奥皮涅附近,以及巴赫穆特东北18公里范围内索莱达尔、巴赫穆特斯克和雅科夫利夫卡附近的袭击。

     巴赫穆特的战斗是如此残酷,以至于乌军在打扫战场时,发现了自杀的瓦格纳雇佣兵——跟俄军动员兵相比,他们不但拥有高得多的薪酬待遇,而且装备补给远强于俄一般部队,结果还是有雇佣兵忍受不了这个残酷的战场环境选择自杀。

    

    (瓦格纳雇佣兵自杀于巴赫穆特)

     11月26日,俄军继续在阿夫迪伊夫卡-顿涅茨克市地区进行进攻行动。乌总参谋部报告称,乌军在佩尔沃马伊斯克、克拉斯诺霍里夫卡和涅韦尔斯克附近的阿夫迪夫卡西南23公里范围内击退了俄军袭击。

     俄军11月26日继续在顿涅茨克州西部和扎波罗热州东部加强防御。乌军继续打击俄军后方有价值目标。乌总参谋部报告称,乌军袭击了扎波罗热州梅利托波尔的一个俄军弹药库,造成50名俄罗斯军事人员伤亡,成功炮击了瓦西里夫斯基地区两个俄军集结地,造成130名俄军伤亡,7件大型装备被摧毁。乌梅利托波尔市长伊万·费多罗夫称,11月25日,乌军袭击了位于梅利托波尔北郊米海利夫卡的一个俄罗斯弹药库。

     显然,乌军在加强对梅利托波尔及周边地区的炮击,我一直认为这是乌军下一步大反攻,向亚速海岸边推进的主攻方向之一。

     此外,虽然道路泥泞不堪,但俄乌双方仍在持续向顿涅茨克州西部和扎波罗热州东部集结。这也意味着接下来双方大决战,很可能就是我之前分析的乌军从顿涅茨克-扎波罗热接触线,向东往亚速海岸边推进。

     大家还记得年初战争爆发不久,我使用过的下面这张经典照片么?我当时就说了这张图片喻示着俄罗斯整个国家的未来命运,当时即使最乐观的人也认为我是一厢情愿、过于乐观的幻想,9个月后即使再愚昧的俄粉也不得不承认:俄罗斯的大麻烦真的来了。

    

    (俄军陷入泥潭中难以自拔)

     我认为,在12月5日乌东土地被深度冻结之前,双方不可能发生大规模地面战斗。因为乌军具有更强大的远程炮火精确打击能力,个人防寒装备、后勤补给和士气均远强于俄军,寒冷大大增强了乌军对俄军的战场优势,乌军绝不会错失良机。因此,我认为土地深度冻结之后,乌军经过一段时间的兵力和装备集结,接收更多的西方阵营援助的重型进攻性装备和先进防空系统后,可能在12月底到明年2月底发起大规模反攻。

     以下为乌方单方面公布的俄方战损情况统计图,未经第三方验证,但我综合各方面资料判断,可信度较高。这是观察战斗激烈程度的一个最重要观察窗口;为保密原因,乌方可能人为调整日内战损,在一周时间内对数据做调节。

     请注意,俄军发射的导弹和无人机若未被击落,不计算在乌方公布的这个战损统计图上。同样地,俄军医院里伤重不治的死亡人数,自行坠毁的战机等,以及像黑海舰队总部军港被袭这样乌方既不承认也不否认的俄方损失,都不统计在这个战损图中。

     最新战况统计显示,过去24小时俄军装备和人员损失巨大,共600人死亡,被摧毁4辆坦克、8辆装甲车、6辆油罐车和后勤重卡、1门火炮、1架无人机。从人员和装备损失比例来看,可能主要是乌军远程炮火打击,以及巴赫穆特俄军人肉冲锋所致。

    

     (乌11月27日统计的俄军战损)

     自2月24日战争爆发以来,按乌方统计的俄军(含亲俄武装)死亡人数超过8.7万人,其中包括2位中将,10位少将(俄第20集团军第144摩步师长佐科夫少将9月24日重伤未死,不计算在内),超过2600名中尉到上校军官;我根据公开资料推测,乌军阵亡官兵约2.9万人(乌武装力量总司令8月22日透露近9千名军人牺牲,不含已知的被俘人员共7千多位官兵失踪,这与我当时的推测极为接近),另有1万多名乌克兰平民遇难(简中网说马里乌波尔11万平民遇难既无依据也绝无可能)。战争带来的人命损失,真的触目惊心!

     总体而言,俄军阵亡人数远超过乌军,截至目前大约为3:1。多个国际权威机构的报告,跟乌方透露的战损统计极为接近。俄军之所以有这么多的阵亡,主要有四大原因:1、医疗保障远不如乌军;2、单兵素质较差,训练不足;3、苏式武器不如北约武器先进,尤其精准度太差;4、在战场态势感知能力上,乌军有美方提供的千里眼(战术安全通讯系统),俄军则是睁眼瞎。

     由于上述原因,加上现代武器强大的毁灭性,因此,俄军负伤与死亡人数之比估计约为1:1,而乌军伤亡比例约为2:1,绝非二战时的3:1或4:1。

     让我们持续恒切祷告:愿上帝赐下和平,止息战争;让恶人得报应,善良者受庇护。

     【重要提示】我已开放所有公众号转载本系列原创文章,转发请在一小时后进行。一是文章发出后会有多人帮助校对,随后会做错别字修订;二是文章发出后一小时可能被平台认定违规而遭删除。因此,过一小时转发既准确又安全。此外,对错别字特别反感的读者,强烈建议在文章发出后过一两个小时阅读。

     【特别说明】几乎每天都有亲俄人士在后台留言,嘲讽我为什么不敢打开评论,有的还骂得很难听。可见这些人都是完全没脑子的,至少从未认真看过我的文章——我的号稍有影响力就被封号,而近几年注册的微信公众号是没有留言功能的。简单地说,不是我不敢开放读者留言评论,而是这个号压根就没有这个功能。请骂人者自尊、自重。

     以下是本人茶叶微店

     明前茶上市欢迎选购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江南研究院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