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立一制度,导致皇族人迅速增加,明末皇族人口已达百万
2022/11/28 江南研究院

     元末明初,元朝人对民众的压迫达到顶峰,朝廷调动十几万人治理黄河水患。之后“治河”变成红巾军起义,演变为一场推翻明朝统治的暴乱。公元1368年,朱元璋称帝,国号大明。

    

     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放在皇室家族中依然成立。大明弘治五年,山西巡抚澄筹想皇帝上奏,居住在山西庆成王朱钟镒,创造了一项纪录,他已经生育子女94名。庆成王的儿子充分继承了父亲的生育能力,儿女总量也达到了其实人的高度,达到163人。曾孙辈的子女更上一层楼高达510人,经过三代人的努力,整个庆王府的皇子皇孙就超过1000号人。还是要佩服下老朱家的能力的。

     而这一切,都源于朱元璋设立的一个制度——宗室制度。

    

     朱元璋一直秉承的是“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因此给予诸侯的待遇也是相当丰厚。据史料记载,明朝亲王年俸万石,郡王两千石,镇国将军千石,辅国将军八百石,奉国将军六百石,镇国中尉四百石,辅国中尉三百石,奉国中尉两百石,此外,各路藩王都可以得到一大片的封地,拥有自己的军队,还能与地方大员形成节制。

     朱元璋这一制度,明初时期宗室人口不多,维持宗室优厚的待遇并不是难事。朱棣上位之后,为防止靖难之役的再次发生,先给各地藩王削权,严格监视藩王的一举一动。之后又禁止二王相见,禁止宗室内联姻,禁止宗室进京,禁止宗室入朝为官,禁止藩王擅自出城。

    

     藩王想想也是,反正什么事都不用干还能高待遇高福利。一边朝廷又怕他们造反,想了想于是回家生孩子去了。因为生孩子,也是创收的一种办法。宗室制度规定“宗室年生十岁,即受封支禄。如生一镇国将军,即得禄千石。生十将军,即得禄万石矣……利禄之厚如此,于是莫不广收妾媵,以图百斯男矣。”

    

     洪武年间山西只有一位晋王,到了嘉靖年间,有封爵位的宗室后代已达到1851位,河南只有一位周王,到万历年间宗室后裔已经超过五千人。根据明末徐光启的推算,明朝皇室每隔三十年就会增加一倍。而当代的史学界中,普遍认为明朝皇室人口增长速度,超过当时全国人均增速的10倍。洪武年间,明朝皇家档案馆上能够查到的皇族人口为58人,到了嘉靖年间,这个数值暴增到19611人,万历三十二年,这个数值超过8万。这些仅仅为较为高级的皇室人口,数量更多的底层皇室人口还未计算在内。根据安介生等史学家的推算,到明朝末年,朱元璋的子孙后代已经达到数百万之众。

    

     对比有记录的清朝皇室,从努尔哈赤的父亲塔克世说起,宗室人口数量远超朱元璋数倍,直到清王朝覆灭,清王朝的宗室成员不过29000人。

    

     明末,宗室制度依旧存在,地方财政已经无法养的起这么多的皇亲国戚,只能剥削百姓。而藩王越多的地方,民众收到的压迫也更强。这也导致李自成的兵员,绝大多数来自这些地区,为明朝末年的农民暴乱,埋下了种子。

     纵然朱元璋这一制度可以保证自己的皇子皇孙衣食无忧。但无奈这帮黄金国戚只想保住自家的财务,国家兴亡似乎与其无关。

     参考资料:《明史》《朱元璋传》《明史纪事本末》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江南研究院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