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成都味道
2023/4/15 6:53:49 江南研究院

    

     题图摄影:比尔·霍克

     比尔·霍克(Bill Hocker),美国加州人。建筑从业者,业余爱好环球旅行和摄影。

     1999年起,比尔·霍克将他多年的旅行与照片,分享在个人网站:http://billhocker.com上。迄今已有50年的旅行经历。每张照片都包含了拍摄年份。这些照片大多都是在1周和2周的旅游度假中拍摄的。而且更多的是以真实信息的方式而不是图像的方式保留在旅行中。

    

     ▌ 1981年,比尔·霍克(左四)与妻子何妙儿(左二)在中国考察乡村建筑

     比尔·霍克的照片将人们拉回到那个停留在许多人记忆中的年代。那时的比尔正值壮年,他陪着身为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的华裔妻子何妙儿一同来到中国,为了考察中国的乡村建筑,两个人穿越了北京、陕西、四川、浙江、安徽、湖北、上海、江苏、广东等地,不经意间,为世人记录下了这个古老而又年轻的国度,在四川,他们除了成都,还到了乐山及峨眉山。

     不同于比他稍微早几年来到中国的意大利导演米开朗琪罗·安东尼奥尼,也不同于比他晚一点来到中国的美国诗人艾伦·金斯堡,比尔并没有以一种发达国家文艺工作者的俯视视角来记录那个年代的中国。或许是由于妻子身为华裔的缘故,他眼里的中国朴实而充满朝气,借助他温情的镜头,一些珍贵的历史场景得以留存下来,引人回味。

     跟随着比尔40年前的脚步,我们可以倾听成都当时的心跳,天府广场、杂货店和书报摊飘着时代的川味气息,公园的露天茶馆里,坐满了喝盖碗茶人们。这些日常生活的细节,令地地道道的成都人感慨。

     1981,成都味道

     图 | 比尔·霍克

     来源 | 大观日知录微信公号

    

     1、成都的一处小巷,两侧都是传统的川居建筑,转角处,两人走过,一人推着空板车。▽

     2、成都的一处沿街商铺,墙上挂满了各种自行车坐垫套,五颜六色,花样繁多,男店主穿着时尚T恤,笑容满面,家中依稀可见一位女子正在缝制。▽

     3、成都街头的一处肉店,门檐上的挂钩挂满了宰杀好的肉条,上了年纪的卖肉店主正看着拍摄中的比尔。▽

     4、成都街头的一个木匠,正在刨着木板,看墙上靠着的材料,应该是在打制着一个单人木床。▽

     5、成都的一处陶瓷用品店铺,一个顾客正在里面挑选,后面的门楼上清晰可见“抓纲治国”的标语。▽

     6、从高处俯拍成都的老街巷,老宅历经岁月的沧桑,石板路上,行人来来往往,有人担水回家,有人坐在房前吃饭,有人推车边走边聊,这一代一代的百姓,如同江水,川流不息。▽

     7、成都的街头,大道上,市民们骑着自行车各奔西东,背后的大幅宣传画,是我们熟悉的“广泛深入地开展以五讲四美为主要内容的文明礼貌活动”。▽

     8、早晨的上班期间,成都的马路上,环卫工人开着扫地车,地面上清理的很干净。▽

     9、成都的老街,几位上了年纪的街坊大爷,聚在一起打着相传由诸葛亮创造的四川长牌。▽

     10、上图的同样位置拍摄。▽

     11、成都的老街,比尔抓拍到了一个很有趣的画面,左侧是一位老人拉着煤块,右侧刚好来了一个装好煤球的板车,大约是夫妻二人合力拉着。▽

     12、成都的一处老街巷,虽然是沿街,好像都是普通百姓的住家。▽

     13、成都的一处粮库,稻场上是四处运来的稻谷。▽

     14、粮库的粮仓,工作人员坐在椅子上,正在记账。▽

     15、成都的街头一处餐饮店,一位年轻男子好像在清洗猪肉皮,背后的窗子上挂着一个价格牌,写着菜名和价格(单位是元):辣椒肉丝 0.35,白水茄子0.05……▽

     16、成都街头的流动板车菜摊,摊主是位大爷,正在称着什么。▽

     17、成都的一处公园,中间的一人正在锻炼身体,不知是太极,还是那时流行的五禽戏。▽

     18、成都的街头,一个少年和家人推着装有蜂窝煤的板车,正在一处民国建筑“蔼园”门口休息。▽

     19、一位穿着红汗衫的少年站在被拆除的老建筑现场,新生的力量和老旧的历史,在此刻形成强烈的对比。▽

     20、成都的老街,一处老房子,朱漆乌黑大门,几个孩子刚好站立门中,石门框上还有旧时的对联,依稀可辨为:绪缵汜乡绵世泽, 传水部绍家声。门楣上方是“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标语。▽

     21、一处肉店门口,自行车上驮着一大块猪肉,上面可以看到盖着红章。▽

     22、此图比尔霍克并未注明是成都,经过与上图肉店的建筑对比,有可能是同一处,从屠宰场运来的猪肉猪肉正在下货,瓷砖墙上写有大肠每斤0.05元,棒骨每斤0.20元。▽

     23、成都的一处博物馆内,一位老工作人员正在看着阅报栏上的报纸。▽

     24、博物馆大厅内,四周的墙壁挂着收藏的字画。▽

     25、成都街头的缝纫摊,一群妇女们支起摊,缝纫机挨着摆开,为百姓提供便利的缝衣服务。▽

     26、成都街头的老黄包车,车身已经锈迹斑斑,车篷也修修补补,车夫正躺在车上,回头看着比尔。▽

     27、另一位三轮车夫正在车上打盹,车头的草帽是那时的标准样式,上面印着一个五角星和为人民服务的字样。▽

     28、在成都的一处公园内,露天的茶馆,茶楼的柱子上还贴有禁止打牌下棋的告示,几乎每个茶摊都坐满了人。▽

     29、一处老房子前,一位老大爷坐在靠椅上,手里拿着报纸。▽

     30、成都的天府广场前,穿着白衣服的交通警察在岗亭上指挥交通,背后的大幅标语是“央周围、为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内容。▽

     31、上图的背面,是众多的变压器。▽

     32、成都宝光寺内的福墙,两个男女青年一前一后,正在摸着上面的福字。▽

     33、成都街头的自来水站,居民们都是到这里接水,水池的箱子上锁,里面放置龙头,有专人看管。▽

     34、原图只注明四川,有可能是成都的一处街头小人书摊,小男孩正聚精会神的看着上面的西游记连环画封面。▽

     35、原图只注明四川,有可能是成都的一处老街,一个射击摊前,一个少年正在瞄准。▽

     36、原图只注明四川,有可能是成都的一处街头,一对夫妻小贩在卖着东西。▽

     37、原图只注明四川,有可能是成都的一处宣传画绘制现场。▽

     38、原图只注明四川,一位卖竹篮的小贩,正看着宣传栏的内容。▽

     39、原图只注明四川,目前不知道是何地所拍,一个家电商场,门口摆着各种立扇和台扇,其中广告写着落地电风扇每台187元。▽

     40、原图只标注四川,街头的一个称体重摊,一个爷爷正带着他的孙儿称体重。▽

     THE END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江南研究院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