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生病母亲扎针,这是哪门子的量子纠缠
2018/9/27 21:30:00 叁零科普

     本文授权转载自“阵雨Fallin”(ID:izhenyu163)

    

     ▼

    

     作者 | 李清晨

     外科医生,业余科普作家

     著有《心外传奇》、《医生爸爸的365夜》

     最近,一篇题为《试论“量子纠缠”与针灸》的文献提及了一个新的“治病”方式——直系亲属互治。

     也就是父母生病给子女针灸,子女生病给父母针灸,甚至兄弟姊妹之间针灸互治。这个观点还很巧妙地引用了物理学中“量子纠缠”的理论, 好一个"土洋"结合。

     这是真的,这篇文章发表在2017年11月的《中国针灸》杂志上,作者是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针灸科王军等人。

     这篇文章虽然滥用物理概念、试验设计粗糙、论证不严谨,但是也告诉我们,不好好做实验,论文也能发上杂志。

     转发这篇论文,不好好写文章也能发杂志

     ▼

    

     让我们回到文章本身。以现代医学的标准来看,“直系亲属互治”这无疑是一种十分荒谬的治疗措施,但如果我们深入挖掘这荒谬背后的思维方式,倒能有些意外收获。

    

     交感巫术

     直系亲属之间的针灸互治虽然是打着量子纠缠的科学幌子,其实质不过是一种交感巫术

     喜欢古装影视剧的读者 ,对巫蛊之术应该有所了解。这是一种“心意信仰”民俗,信奉借助超人的神秘力量可以对人施加控制。

     典型方法的就是射偶人,即用木、土或纸做成仇家偶像,暗藏于某处,每日诅咒之,用针刺之,认为如此便可使仇人得病身亡。

    

     汉代,诅咒术曾十分盛行,故法律规定对诅咒者处以死刑,这说明当时的人们对巫术可能造成的伤害是深信不疑的。

     巫术这种古老的思维方式,源于人类对疾病和死亡的本能恐惧。它并不会随着科学的进步而彻底消亡,有时甚至可能以科学的名义借尸还魂,比如在王军等人的研究中,那种超人的神秘力量就被换成了量子纠缠。

     在医学史研究领域比较流行的学说是巫源说,即各个古老民族和地区的医学起源其实始于巫术,汉字医的繁体字写法就是“毉”。

     很多人可能会疑惑,那巫术能治病吗?能取得病人的信任吗?我们的担忧是多余的,古代的巫医完全能够胜任他们的任务。

     因为相当一部分疾病本身是有自限性的,从起病到病程结束,有一个大致固定的周期,过了这一周期,疾病自然会痊愈

     所以,如果古代的某人得的是一种原本可以自愈的疾病,又恰好接受了巫术的治疗,而后身体渐渐康复,他当然会感谢巫医的治愈,而巫医也会心安理得地贪天之功。

     即使是一些可能致死的疾病,其病死率一般也不是100%,那些幸而不死的,最后也可能将治愈之功归于巫医的治疗。

     正如我们会选择性记忆自己的过去一样,巫医治疗成功的案例被口口相传,越传越神奇,而失败的案例则很快被遗忘

    

     “精神胜利法”

     当病人被重视被关怀被照顾被施加巫术治疗,这会激发起病人的精神力量,使病痛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甚至加速康复,这种现象被称之为安慰剂效应

     在王军等人的那个试验研究中,经过直系亲属之间的针刺互治,所有的痛证均有减轻,就是这个道理。

     安慰剂效应的强弱,往往与病人对治疗方法的笃信程度有关,自己有病在身,而亲人为自己挨针刺,如果自己不能顺利康复,那是不是太对不起因此而受苦的亲人了呢

    

     当然,针刺这种治疗造成的痛苦和伤害毕竟还比较轻微,中国古代甚至流行过割股疗亲这种残忍的治疗手段。

     最著名的割股疗亲的故事,是宋代阮与子的故事,明代中山诗人黄经有诗赞曰:

     “阮家门苍草青青,绰楔空传孝义名;割胁救亲天感动,至今光彩照圆经。”

     不过阮父的病实在太重了,吃了儿子的肉之后也没好转,很快就病故了,阮与子也因割肉受伤染下顽疾(十之八九是创面感染败血症了),不久也随乃父而去。

     但我们有理由相信,割股疗亲这种治病的方法所以能流行一时,实际实施的数量一定不少。

     基于前述理由,这其中一定也会有看似奏效的案例,如果这些案例也套用量子纠缠的理论来解释,可能比针刺互治更具有迷惑性呢

    

     针灸,超级安慰剂

     事实上,目前主流医学界关于针灸在镇痛方面的严肃研究还真是有一些的,只不过其作用并没有那么神。

     尤其需要指出的是,针刺的镇痛效果很可能跟经络和穴位毫无关系,主要是利用刺激神经系统来起作用

    

     在现代医学体系中,针刺疗法只是一个相当边缘化的治疗方式,这一疗法所以曾一度被全世界所瞩目,主要是由于上世纪70年代初中国向国际社会所展示的针刺麻醉。

     在那个年代,针刺麻醉担负起国内、国际宣传任务,被置于不容怀疑的地位,时至今日,有些经历过针刺麻醉手术的人,回忆起当年那锥心剧痛,仍然心有余悸。

     很多人天真的认为,针刺麻醉大概只在一些小手术上被使用过吧, 其实,连心外手术都没能逃过被绑架的命运,有些开展过针麻和中药复合麻醉下体外循环心脏手术的单位,甚至要求这项工作成功率必须高达60%,否则是政治问题

     实在不能承受这一方法的患者,需要有关领导批准。但针麻手术麻醉深度不理想,镇痛效果不佳,患者在体外循环时处于清醒状态,手术刺激时血压升高,术后苏醒延迟、幻觉、谵妄、烦躁等。

    

     1971年,睁眼开胸手术 / 网络

     回顾这段历史,中国现代麻醉学先驱尚德延教授曾语重心长地说:“本着良心,从实事求是的态度讲,我们应停止这种方法。

     相比于古代的巫术治疗、割股疗亲以及曾经的针刺麻醉,王军等人的研究对医学界的危害简直是可以忽略不计了。

     尤其是,今日之中国,公民拥有基本科学素养的比例已高达3.27%(真的不容易了),该研究一经披露就遭到了众网友的嘲讽,以至于在9月16日北京东直门医院都发布了加盖红戳的声明,称那篇文章对临床医疗不具备指导性。

    

     幸运的是,我们生在现代医学已取得巨大进步的当下,但也要清醒地认识到,现代医学仍然有局限性,它还没有彻底消灭全部疾病,有些疾病的治疗效果也不理想,甚至有些疾病还没有科学的解释。

     这也就为医学领域的神秘主义留下了生存空间——因为总会有患者盼望奇迹出现,如果我们不对此抱有足够的警惕的话,神秘主义借尸还魂的闹剧就一定还会上演

     参考文献:

     1.王 军,吴 彬,陈晟. 试论“量子纠缠”与针灸.中国针灸,2017 年11月第37 卷第11期

     2.胡盛寿 主编.印记——中国心血管外科发展历程回眸.P38 (化学工业出版社,2015年11月)

     年轻人该知道点靠谱的医学常识

     长按二维码,关注“阵雨Fallin”

     ↓↓↓

    

     --本文转载自@阵雨Fallin(izhenyu163),感谢授权--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叁零科普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