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外夏令营健康常识
2016/6/4 校医Health加油站

     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确保学生的身体健康,对于顺利完成夏令营任务、提升学习战斗力具有重要意义。

     特推出的“健康指南”,旨在帮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野外生存健康常识和运动防护方法,供大家参考借鉴

     一、筑牢饮食安全防火墙

     在夏令营期间,应带足饮用水,每人每天大约2升。一般来说,生水是不能饮用的,饮水以开水和消毒净化过的自来水为最理想,无合格水可饮时,可用瓜果代水。吃瓜果一定要去皮。瓜果除了受农药污染外,在采摘与销售过程中也会受到病菌或寄生虫的污染。同时,避免购买和食用摊贩销售的未包装的熟肉和冷荤菜。一旦发现有人食物中毒,一定要以最快的速度向校医报告。

     二、药品准备要到位。

     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让家长帮忙备一些感冒、腹泻、消炎用药,清凉油、伤湿膏、以及外伤用非处方药等。如有心肺等遗传性疾病或其他疾病不适合参加夏令营,请出发前告知学校有关负责人员。在夏令营期间,出现伤病情况,先要立足现场自救互救,并向校医报告。

     三、科学运动减少运动伤

     ●运动前:准备充分,莫忘热身。要做到“三前”:把注意事项听在前,把准备工作做在前,把预防措施想在前。进行热身运动,充分活动全身肌肉、关节。防止带着伤病进行运动。

     ●运动时:科学进行,防止蛮干 。不能疲劳运动,防止发生脱臼、拉伤和疲劳性骨折。

     ●扭伤时:把受伤肢体抬高,用冷水淋洗伤部或用冷毛巾进行冷敷,使血管收缩,减轻出血程度和疼痛。不能乱揉动,防止加大出血量。立即通知医生进一步处理。

     四、蚊蛇侵袭,不容小视

     ●防蚊虫:蚊子可传播多种疾病,防蚊灭蚊必须多法并举。野外活动时应尽量穿着长袖衣裤,在裸露的皮肤和衣服上涂上风油精、花露水、清凉油等,也能起到驱避蚊虫的作用。提倡使用驱蚊剂和蚊帐。若被毒蚊虫叮咬,应及时通知医生给伤口上药,也可用肥皂水和盐水反复清洗。

     ●防毒蛇:宿营提高警惕,如被毒蛇咬伤,要立即通知校医开展急救。医生未赶到时,就便取材扎住伤口上端(近心端),然后以生理盐水或清水清洗伤口。

     五、夏季伤病,应对有方

     关键词一:防中暑。

     轻症中暑的,应赶快将病人送到阴凉通风处休息,喝点凉茶或冷盐水。重度中暑的要立即通知医生急救。预防中暑,一是防止暴晒;二是及时补充水分;三是保证睡眠;四是备好防暑药品。十滴水、仁丹、风油精、藿香正气水等一定要常备,以防应急之用。

     关键词二:防晒伤。

     在阳光易晒到的皮肤部位提前涂抹防晒霜,并适当采取一些遮阳措施;晒伤严重者应在校医指导下用药治疗,切记不宜挑破水泡,以免造成感染。

     关键词三:防夏季感冒。

     夏季感冒主要是因机体抵抗力下降,以及天气忽冷忽热,机体不能适应急剧的气温变化所致。如纳凉过度、过食冷饮、酷热大汗状态下冲凉等。夏季感冒分暑热和湿热两种。湿热一般有明显的“寒象”,如呕吐、腹泻等肠胃不适症状,可服用具有化湿解表作用的药物;暑热常伴有咳嗽、浓痰、发低烧等明显的“热象”症状,可服用利于清热解暑的药物,高热患者还应进行物理降温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解热镇痛药。

     关键词四:防烫伤

     影响烫伤局部严重程度的因素主要有三个:1.热源的温度;2.受热的持续时间;3.是否合并感染。

     概括起来就是按顺序排列的五个字(五个步骤):脱、冲、泡、盖、送。

     “脱”:

     脱去,指脱去着火或被热液浸湿的衣物。核心思想就是脱离致热源、减少受热的持续时间。需要注意的是:脱去衣物时应轻柔、快捷,避免碰破水疱、加重损伤,可以用剪刀剪除衣服。

     “冲”:

     立即用大量自来水冲洗,可以使局部降温、冲掉沾染的热液,防止热力继续作用于创面使烫伤深度加深,同时以水为净,冲掉污染物,使局部清洁。

     “泡”:

     继续用凉水浸泡,不少于20分钟,到创面不再剧痛为止。

     冲和泡我们称之为“冷疗”,不仅可以局部降温,减轻烫伤严重程度,还可起到减轻疼痛,减少渗出和水肿作用。冷疗适用于中、小面积的烫伤,特别是四肢烫伤,而大面积烫伤则无此必要,应注意患者的保暖。

     “盖”:

     是创面保护的问题。经过冲洗浸泡后,应该用就近可得的纱布敷料等医疗用品或干净的被单、衣物等简单包扎,避免转运途中创面受损或污染。忌用塑料布包扎或覆盖,因其不透气,创面会发生浸渍而加速创面感染。也不能用纸覆盖,以免纸张划破创面或被渗出物浸渍粘连于创面。

     “送”:

     除极小的浅度烫伤(如仅为红斑)可以自理,冲洗浸泡后外涂一些家庭常备烧烫伤药物(如京万红)。最好前往邻近的有烫伤治疗能力的医院或门诊做进一步的伤口处理。若伤势较重,需要住院治疗,在市内应尽快送到设施条件好、技术先进、经验丰富的综合性医院烫伤专科。若路途较远,车程在2小时以上的,应在积极抗休克、保证病人安全的前提下转诊。

     其他需要注意的地方:

     1.受伤后第一时间不是去医院,而应立即采取上面说的五步法紧急处理!就可能使能造成形成瘢痕的深二度烫伤变为不形成瘢痕的浅二度烫伤。反之就会错过治疗的最佳时机,留下终生遗憾。

     2.千万不要相信所谓偏方,乱涂一些大酱、牙膏及未经国家批准认可使用的自配药物,有可能造成创面感染,使浅二度烫伤因感染变为深二度甚至三度烫伤,造成愈合延长甚至形成瘢痕。

     3.小面积轻度烫伤,病人体液丢失少,对喝水无特殊要求。大面积烫伤由于体液丢失严重,刺激口渴中枢,病人异常口渴,往往造成过度饮水,可能发生水中毒及急性胃扩张。现场不具备输液条件,一般可口服补液,但不宜口服清水,应以含盐饮料为宜,要注意量的限制。

     4.一些特殊烧伤不能用水冲洗,如:生石灰烧伤、火药烧伤等。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校医Health加油站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