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传染病的防治、隔离期及康复证明的开具
2016/12/11 校医Health加油站

    

    


     诺如病毒(诺瓦克病毒)

     诺瓦克样病毒胃肠炎是由诺瓦克样病毒引起的病毒性胃肠道疾病,临床上如病毒性胃肠炎、急性非细菌性胃肠炎、食源性感染疾病等均可因诺瓦克样病毒引起,常导致集体性暴发。

     潜伏期 24~48 小时,可短至 12 小时,长至 72 小时。起病突然,主要表现为发热、恶心、呕吐、腹部痉挛性疼痛及腹泻。大便为水样便,无粘液脓血,2 小时内 4~8 次,持续 12~60 小时,一般 48 小时。儿童一般呕吐多见,而年长者腹泻症状更严重。可伴有头痛、肌痛、咽痛等症状。


     病程多呈自限,一般不需用抗菌素,预后较好。对儿童及病情较重者,需住院补液、对症治疗,包括补充液体、电解质等治疗措施,以及采取心肺功能支持疗法,应注意纠正酸中毒。

     理患者呕吐物和粪便时要注意防护,清理病人排泄物时做好带口罩、带手套等防护,避免直接接触患者排泄物,处理完后要及时用消毒剂(洗手液、肥皂)。建议用 1 份家用漂白水加 49 份水去清洗和消毒受污染的地方和衣物。

     手 足 口 病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婴幼儿。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咽痛,口腔内疼痛和皮疹,在手、足、臀、膝部出现丘疹、疱疹,可自愈,不留痂。一般仅需对症治疗,预后良好。患者为主要传染源。患者在发病急性期可自咽部排出病毒;疱疹液中含大量病毒,破溃时病毒溢出;病后数周,患者仍可自从粪便中排出病毒。以通过人群密切接触传播为主。病毒可通过唾液、疱疹液、粪便等污染的手、毛巾、以及床上用品、内衣等引起间接接触传播;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过飞沫传播;如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水源,亦可经水感染。

     人群对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普遍易感,可反复感染发病。患者主要为学龄前儿童,尤以≤3 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手足口病分布广泛,无明显的地区性;四季均可发病,以夏秋季高发。


     加强消毒工作,适当增加消毒频次:对患儿所用的物品要立即进行消毒处理。每日对玩具、个人卫生用具、餐具等物品等进行清洗消毒,每日对门把手、桌面等物体表面进行擦拭消毒,加强公共场所的物品擦拭消毒。进行清扫或消毒工作(尤其清扫厕所)时,工作人员应穿戴手套,清洗工作结束后应立即洗手。,教育指导儿童养成正确洗手等个人卫生习惯,做到“洗净手,喝开水、吃熟食、勤通风、晒衣被”等。

     流 行 性 腮 腺 炎

     流行性腮腺炎是一种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中医学称“痄腮”,具有较强的传染性,以 5-15 岁发病最多。通过腮腺炎病人或病毒携带者的唾液或呼吸道飞沫经空气传播。常在托儿所、幼儿园、学校和新兵中爆发。腮腺炎在冬春季发病较多,但全年都可发生感染流行。潜伏期 14—25 天,平均 18 天。一次感染后可获得终身免疫,但个别抗体水平低下者,亦可再次感染。

     发病初可有发热,畏寒,头痛,食欲减退,全身不适等症状,1—2 日后腮腺逐渐肿大,体温可达 39℃以上。儿童患者症状较轻,可无明显前驱症状。腮腺肿大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向后、向下发展,充塞于下颌骨和乳突之间,可累及对侧,并可同时累及颌下腺、舌下腺。最严重的并发症是脑膜脑炎,还可并发胰腺炎、心肌炎、乳腺炎等。


     注意事项:

     1、患者要与健康人分开隔离,居室要定时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流通。

     2、患者要注意休息,调节饮食。由于腮腺肿大可引起进食困难,因此要吃一些富有营养、易于消化的半流食或软食,如稀饭、面片汤、鸡蛋羹等。不要吃酸辣、甜味及干硬的食物,以免刺激唾液腺分泌,使腮腺的肿痛加重。

     3、患者要注意口腔卫生,经常用温盐水或复方硼砂液漱口,以清除口腔内的食物残渣,防止出现继发性细菌感染。

     4、患者如果发热超过 39℃,可采用头部冷敷、温水擦浴等方法,或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退热止痛药,如阿司匹林、扑热息痛等以缓解患者的症状。

     5、患者如果出现睾丸肿大,伴有压痛感时,可用冷水浸过的毛巾对局部进行冷敷,并用丁字形布带将睾丸托起来,以改善患者的局部症状.


     流 行 性 感 冒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常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较强。以冬春季多见,可出现高热、乏力、头痛、全身酸痛等症状。以空气飞沫传播为主,流感患者及隐性感染者,为主要传染源。发病后 1~7 天有传染性,病初 2~3天传染性最强。流感样病例:发热(腋下体温≥38℃),伴咳嗽或咽痛之一。

     注意个人卫生。

     1、勤洗手,不随地吐痰,打喷嚏要主动捂住口鼻,不要让飞沫溅到别人。

     2、注意劳逸结合,保证有充足的休息和睡眠。

     3、多参加户外体育运动,增强体质,提高身体抵抗力。

     4、平时要根据天气的冷暖变化勤添减衣服。

     5、注意饮食营养卫生,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

     6、个人生活用品要专用,不要与其他人共用或交换使用毛巾、牙刷、口杯等个

     人专用物品。

     7、不到医院探视患传染病的病人。

     8、患上感冒或流感时应戴口罩,与他人分餐进食。


     水 痘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引起的出疹性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多见于 10 岁一下儿童,成人亦可见。主要通过空气飞沫经呼吸道传播,也可因接触患儿疱疹内的疱浆通过衣服、用具、玩具传染,传染性较强,VZV 感染的病人是唯一传染源。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多见于冬春季节。

     小儿传染上水痘病毒后,要经过 10~24 天的潜伏期后才出现症状。一般是先有低热,伴有头痛、厌食、哭闹、烦燥不安、全身不适或咳嗽,然后有皮疹出现,大多散布于头面部、躯干及腋下,发生在四肢、手掌、足底的很少,呈向心性分布。初起时

     皮肤出现米粒至豆子大小的鲜红色斑疹或斑丘疹,24 小时内形成圆形或椭圆形水疱,周围有红晕,水疱极易破裂而溃烂。3~5天后,水疱渐渐干燥,先由中央萎缩,然后结痂,再经数天或2~3周,结痂完全脱落而痊愈,一般不留痕迹。发病时眼结膜、口腔与咽部粘膜、阴道粘膜皆可发生损害。病后可获得终身免疫。


     出现病例的学校按以下要求处理:

     1、要求学校严格执行隔离制度,已患水痘的学生必须留家休息、隔离治疗,不要到公共场所活动,至全部水痘疱疹结痂、痂皮干燥后或不少于病后 2 周,返校前由校医或社区服务中心(站)医生按要求检查,无传染性方可回校上课。

     2、加强晨检,由保健医生或社区医生进行,如发现可疑现症病人、发烧学生,应进行医学观察。

     3、对所有教室及学生用的室内场地、物品进行一次彻底消毒,中午在校就寝的学生必须将午休用品带回家进行一次清洁和消毒(如曝晒、消毒水浸泡等)。

     4、尽量避免全校性的集体活动。

     5、预防接种和服药。


     急 性 出 血 性 结 膜 炎

     急性结膜炎(俗称“红眼病”)是由肠道病毒 70 型或柯萨奇病毒 A24 变种引起的急性传染性眼病。本病主要通过眼-手、物-眼等途径直接、间接接触传播,也可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传染性强,人群普遍易感。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常见于夏秋季节。

     本病起病急,病人 1-2 小时内眼部即眼红、刺痛、砂砾样异物感、畏光、流泪、刺激症状明显。双眼同时患病或一只眼睛发病后很快波及另一只眼。


     加强个人防护。病人洗脸用品分巾、分盆,煮沸消毒或开水浇烫。对病人接触过的物品应擦拭消毒。污染物煮沸消毒。家庭成员、密切接触者,接触病人后要消毒双手。健康人群在公共泳池游泳后使用眼药预防结膜炎。

     传 染 病 隔 离 期

    

    


    

    


    

     ?

     传 染 病 返 校 证 明

    

     开具传染病返校证明,请到广州市天河区石牌街社区服务中心(天河北路571号)芳草园首层

     返校证明开具时间:周一至请周五,8:00-11:45,14:00-16:45,此时段请到210室开具。其余时段,需要到一楼门诊挂号,到全科医生处开具。

     联系电话:020-38129660.020-38129623.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校医Health加油站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