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流感防控
2017/2/16 校医Health加油站

     科普

     什么是禽流感?

    

     H7N9型禽流感是一种新型禽流感,于2013年3月底在上海和安徽两地率先发现。该病传染源为携带H7N9禽流感病毒的禽类,主要通过呼吸道或密切接触感染禽类的分泌物或排泄物传播,或通过接触病毒污染的环境感染。

     至今发现能直接感染人的禽流感病毒亚型有:H5N1、H7N1、H7N2、H7N3、H7N7、H9N2和H7N9亚型。其中,高致病性H5N1亚型和2013年3月在人体上首次发现的新禽流感H7N9亚型尤为引人关注,不仅造成了人类的伤亡,同时重创了家禽养殖业。

     感染症状

    

     H7N9禽流感的潜伏期一般为7天以内。

     患者一般表现为流感样症状,如发热,咳嗽,少痰,可伴有头痛、肌肉酸痛和全身不适。

     重症患者表现为重症肺炎,体温大多持续在39℃以上,出现呼吸困难,可伴有咳血痰等。

    

     传播途径

    

     禽流感主要靠三种途径传播给人类。

     一、食物传播

     病禽的肉制品、禽蛋;病禽污染的水、食物;用污染的手进食等。

     二、空气传播

     病禽的粪便、咳嗽、鸣叫等,都可通过空气传播给人类。

     三、接触传播

     当病禽接触了人体损伤的皮肤,可能被传染

     饮食:禽类、蛋类

     禽流感病毒普遍对热敏感,煮沸(100℃)2分钟以上可灭活。因此,完全熟透的家禽、蛋类等是可以食用的。而不熟的家禽、蛋类,火锅等不要吃。

    

     这两类人要特别注意

     一是经常接触禽类的人,例如从事禽类养殖、贩运、销售、宰杀等工作的人员,在工作时,应该要做好个人防护措施,从业期间要戴口罩、手套和穿工作服。

     二是免疫力比较低的人,H7N9病毒特别喜欢欺负儿童、孕妇、老人以及患有慢性基础病等这些免疫力较低的“软柿子”,他们感染了之后很容易发展为重症。

    

     预防禽流感

    

     1、勤洗手

     无论是饭前便后,还是待人接物后,特别是在接触禽、蛋等东西后,一定要用消毒液、洗手液,五指交叉,活水洗手。

    

     2、掩面而嚏

     无论是在公共场所,还是在家中密闭空间,当要打喷嚏、咳嗽时,要用纸巾或手帕掩住口鼻,以免通过飞沫传播病菌。

     3、戴口罩

     如果要外出,去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带上口罩还是有一定的预防病毒传染的作用。对于某些特殊人群,需要清理死禽或者禽类粪便,则强烈建议戴卫生手套以及口罩后处理。

     4、高温烹食

     H7N9禽流感对外界环境抵抗力不强,100℃的高温2分钟便可消灭。因此,对煮食禽蛋类食品,一定要100℃的高温烹调数分钟后才能食用,不要吃半生不熟的鸡、鸭、鹅及蛋等。

    

     5、远离传染源

     尽量避免去活禽市场或摊档,不购买活禽、不自行宰杀活禽;如在野外发现生病或死亡的野鸟,不要轻易接触,应及时报告所在地区的野生动物(林业)管理部门。

     6、提高自身抵抗力

     早睡早起,不熬夜,加强锻炼,多到户外空气流通的地方,跑步、打羽毛球、打太极拳等,通过锻炼来提高自身抵抗力。

    

     多吃蔬菜、水果,特别是富含维生素C的绿叶菜和水果,如苋菜、芹菜、西兰花、黄瓜、橙子、猕猴桃、小番茄等,通过摄取足够的营养来提高自身免疫力。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校医Health加油站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