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要限制饮水?控制睡眠?
2015/3/24 中医养生

     糖尿病患者一定不要限制饮水。糖尿病的一个典型症状就是多饮、多尿,因此很多人以为要控制糖尿病就要减少喝水、控制排尿次数,于是口渴了也不敢多喝水。其实这种做法是非常错误的。

     限制饮水的危害不小。喝水少会导致血液黏稠度增高,进而导致血糖值升高,从而加重糖尿病病情。糖尿病患者多饮水是对人体失水的一种保护性措施,还可以起到稀释血糖、降低血液黏稠度、改善血液循环、促进代谢、预防泌尿系统感染以及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作用。如果糖尿病患者尿量排出过多而不能及时补水,一旦体内失水过多,会感到口渴、心悸、乏力,血糖上升,甚至出现昏迷、休克,乃至危及生命。

    

     怎么喝水才正确?糖尿病患者和普通人一样,平均每天需要2500毫升的水,除去饮食中含有的部分水外,还应补充1600至2000毫升的水。可选择白开水、淡茶水、矿泉水,或者牛奶、豆浆等,不宜饮用含糖饮料。另外,在摄入蛋白质食物较多、锻炼强度大、出汗多等情况下,都应适当多喝水。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一些老年糖尿病患者,由于神经中枢不敏感,机体在失水、血浆渗透压升高时也无明显的口渴症状,容易发生严重脱水,所以一定要格外注意主动补水。

     睡多睡少都会导致血糖波动。有研究表明,长期睡眠时间过长或过短的人,患糖尿病的概率要高于睡眠时间正常的人。由此可见,睡眠对血糖控制有着重要的意义。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不仅有利于保持良好的健康状态,还能让身体远离糖尿病的危险。而已经罹患糖尿病的人要平稳降糖,也要从改变不良睡眠习惯入手。

    

     据国外的一项研究表明,每晚的睡眠时间在7至8小时的人,身体最为健康。如果每晚睡眠时间不足6小时,患糖尿病的风险就会增加约2倍;如果睡眠时间超过8小时,患糖尿病的风险则会增加3倍多。由此可见,保持规律的作息,对于预防糖尿病至关重要。

     晚上睡觉的时间不要太迟,最好在晚10点之前,第二天早晨在6至8点之间起床,将每天的睡眠时间保持在8小时左右。偶尔的情况下,如果前一天晚上睡得晚,第二天早晨最好补补觉,最好在早晨8点之前起来,服用降糖药物或注射胰岛素并进食早餐后,再睡个回笼觉,这样才能尽量保证血糖不受睡眠改变的影响。

    

     健康热线,13819140797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中医养生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