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 | 古代中医这么牛!沈括《梦溪笔谈》里的死证续命医案,说续三天就三天
2022/11/18 17:30:00 中医药知识服务平台

     无论是中医还是西医,都需要判断预后,并用治疗加以干预,达到改善预后的目的。古代中医在判断预后这块儿,其实一点儿也不弱。《黄帝内经》里有句话叫“死日有期,医不能明,不问所发,唯言死日,亦为粗工”,也就是说就算能够按师傅教的,把患者生存期多久说出来,但是说不出其中的道理,那也只是“粗工”而已。能说出其中道理的医生,就能根据这个道理来进行治疗干预了,当然更为高明。

     宋代沈括《梦溪笔谈》里就记载了这么一个对预后和治疗效果都特别门儿清的医案。这个医案在中医学的医案专著《名医类案·瞑目不食》也能查到。一位天章阁待制、江淮发运使许元正要进京面圣答对,而他儿子病得非常严重,闭着眼睛,不吃东西,一晚上都是一副很虚弱快要死的样子。他请来一位僧医叫奉真的给看看,奉真也说“死在明日”,而且给出了理由,是人体五脏六腑里的脾“已绝”,这样是救不过来了。

     许元对医生说:“我看孩子这个样子,也知道他救不过来了,但是现在我有事要进京面圣,能给他延几天的命吗?”患者家属通情达理,并没有强求“逆天改命”,言辞恳切,只求几天得以“临终关怀”。而医生也水平高超,还真能有办法给延长几天生命,而且能准确说出延3天,再多了没有。

     说到续命,大家可能第一反应是用人参。但还真不是这样简单。那么,之前说患者是脾绝才没救的,是通过补脾来续命吗?也不是。奉真说患者现在是各脏都衰,唯独肝还强一点儿,基于中医脾属土,肝属木,木克土的理论,如果赶紧削弱肝,减轻肝克制脾的力量,那么还能延3天。

     用药之后果然有好转,到晚上患者就能睁开眼睛,还能稍微喝点儿粥了,第二天慢慢苏醒能吃东西了。许元特别高兴。但医生提醒他这只是暂时的好转,只是因为削弱了肝导致的。果然,到了三天的期限,许元的儿子如之前所说的去世了。

     之所以是续3天命,而不是续2天或4天,这个医案里没有讲。根据我以前对中医预测死亡时间的理论研究,这位医生可能是根据每一天的五行属性来推断的。古人给时间赋予了阴阳五行的属性,每一天有个天干序号(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再对应五行,甲乙属木,丙丁属火,戊己属土,庚辛属金,壬癸属水。《黄帝内经》说:“脾病者,愈在庚辛,庚辛不愈,加于甲乙,甲乙不死,持于丙丁,起于戊己。”有可能奉真算了算,3天后是甲日,到属木的那一天了,患者的脾被克制的情况又将加重,之前的缓兵之计就再也无济于事了,所以确定了续命只能续3天。

     我个人很喜欢这个医案,不但因为它充满了温情,还因为它告诉我,人的生命即使到了终末期,也不是简单的一个消减流逝的过程,居然用减法还能起到加法的效果。中医独特的看待生命的方式,并不只停留在哲学、文化的层面,是真的可以指导实践。

     医案原文:四明僧奉真,良医也。天章阁待制许元为江、淮发运使,奏课于京师,方欲入对,而其子疾亟,瞑而不食,惙惙(chuò chuò,衰疲貌)欲死,逾宿矣。使奉真视之,曰:脾已绝,不可治,死在明日,元曰:观其疾势,固知其不可救,今方有事须陛对,能延数日之期否?奉真曰:如此似可,诸脏皆已衰,唯肝脏独过。脾为肝所胜,其气先绝,一脏绝则死,若急泻肝气,令肝气衰则脾少缓,可延三日,过此无术也。乃投药,至晚能张目,稍稍复啜粥,明日渐苏而能食。元甚喜。奉真笑曰:此不足喜,肝气暂舒耳,无能为也,后三日,果卒。——《梦溪笔谈·技艺》

     作者简介

     黄玉燕,女,1984年2月生,副研究员,医学博士,博士后,硕士研究生导师。

     现任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经典与学术流派研究室副主任,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经学分会青年委员、世界中医药联合会内经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民间中医药研究开发协会生命健康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长期从事围绕《黄帝内经》与古代医家学术思想的科研、教学与科普工作。共主持博士后基金项目1项、中国中医科学院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培养专项1项、其他院所级课题3项,参加973课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多项国家级课题。发表学术期刊论文5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论文30余篇。出版著作9部,其中主编3部、副主编1部。曾与翟双庆教授合著科普著作《<黄帝内经>五脏探幽·解密心肝肺》,先后参编科普著作《翟双庆解读黄帝内经?六气篇之风寒暑》《中医药文化校园普及读本?三年级上册》《中医学原理通论》等。

    

    End

     推荐阅读:

     专栏 | 黄玉燕副研究员:古代中医这么牛!《史记》里记载中医预测死亡时间的医案

     【专病】博采众长学诊疗—混合痔

     脾胃病知识图谱的构建研究

     版权声明:

     本文作者:黄玉燕,编辑:徐一涵;图片来源于网络,若侵权删除。

     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与我们联系。

     本公众号分享文章,仅供学习交流及参考,请勿随意试药。

    

    

     戳文尾“阅读原文”我们一起进步!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中医药知识服务平台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