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热点|湖北敲定“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路线图;福建加强新时代中医药人才工作;广东:方舱“中医组合拳”改善患者症状
2022/11/25 17:30:00 中医药知识服务平台

    

    湖北敲定“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路线图建设中部地区中医药“五大高地”

    


     日前,湖北省中医药工作厅际联席会议办公室印发《湖北省“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提出“十四五”期间,湖北将围绕中部地区中医药服务、中西医结合、中医药人才、科技创新和中医药产业“五大高地”建设,着力推进中医药主动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融入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融入人民群众健康生活,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为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贡献中医药力量。

     《规划》从建设优质高效中医药服务体系、提升中医药健康服务能力、建设高素质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高水平中医药传承保护与科技创新体系、推动中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发展中医药健康服务业、唱响李时珍中医药文化品牌、加快中医药开放发展、深化中医药领域改革、强化中医药发展支撑保障等十个方面,明确37项重点任务和36个重点项目。

     《规划》指出,建设优质高效中医药服务体系。完善以省级中医医疗机构为龙头、市县中医医疗机构和其他类别医疗机构中医药科室为骨干、基层医疗机构为基础,融预防保健、疾病治疗和康复于一体的中医药服务体系。争创国家区域中医医疗中心、中医类别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和国家中医传承创新中心,布局建设15~20个省级区域中医(专科)医疗中心。在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200个旗舰国医堂,在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建设2000个“中医阁”。

     《规划》明确,提升中医药健康服务能力。建设一批国家和省级中医优势专科,支持县级中医医院开展“三专科一中心”建设,突显中医药独特优势。巩固拓展中医药防疫成效,推动中医药全面参与新发突发传染病防治和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持续加强中医药应急救治能力建设。

     《规划》提出,建设高素质中医药人才队伍,培养和造就更多国医大师、全国名中医、岐黄学者等国家级领军人才。强化中医思维培养,开展在校生拜师跟诊制度,落实“重经典、早跟师、早临床”。实施“时珍人才培养工程”,评定湖北中医大师10名、湖北中医名师30名等。

     为推动中药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明确,培植3家产值超过50亿、5家产值超过30亿、10家产值超过10亿的中医药龙头企业,争取5个中药材获得国家道地药材产区认证,培育中国驰名商标2~3个。建设10家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中医药健康旅游目的地。打造以“李时珍”为代表的中医药文化品牌。

    

    福建三部门发文加强新时代中医药人才工作遵循中医药规律完善人才培养体系

    


     近日,福建省卫生健康委、教育厅、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结合福建实际,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医药人才工作的实施意见》,明确遵循中医药人才成长规律培养人才,为中医药振兴发展提供坚强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到2025年,符合中医药特点的人才培养、评价体系基本建立,培养造就一支基本满足中医药发展需求的人才队伍。

     《实施意见》围绕主要目标,部署今后中医药人才工作的6项重点任务。一是加快培养集聚中医药高层次人才,培养造就中医药领域战略科学家,培育壮大领军人才队伍,促进青年人才脱颖而出,打造高层次中医药人才发展基地;二是夯实基层中医药人才队伍,扩大基层人才供给,推动人才向基层流动,改善基层人才发展环境;三是大力推进西医学习中医,完善西医学习中医制度,实施西医学习中医专项;四是统筹推进中医药重点领域人才队伍建设,强化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加快急需紧缺人才队伍建设;五是医教协同深化中医药教育改革,改革中医药院校教育,完善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六是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拓宽中医医疗服务岗位,落实用人自主权,加大薪酬激励力度,完善人才评价体系。

     《实施意见》要求,为全省乡镇卫生院招聘中医专业、针灸专业的中医学人才、定向培养中医医学生。持续开展全国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实施省基层老中医药专家师承带徒项目,到2025年,培养500名左右中医药基层人才,为每个二级以上县级中医医疗机构建立1~2个传承工作室。面向基层医疗机构医师和乡村医生开展中医药知识技能全员培训,实现人员培训全覆盖。鼓励西医医师加强中医药知识和技能系统培训,鼓励基层全科医生和乡村医生学习应用中医药适宜技术。综合医院、专科医院、传染病医院、妇幼保健等机构应支持西医医师接受中医药专业知识培训,逐步做到“能西会中”。

     《实施意见》要求,加快中药产业人才培养,实现中药生产全链条人才培养。加快急需紧缺人才队伍建设。强化中医疫病相关学科专业建设,加快中医药相关领域人才培养。加强畲族医药、中医护理、中医药管理人才队伍建设。推进中医药类省级高水平高职专业群建设等。完善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落实早跟师、早临床学习制度。完善研究生导师制度、规培师承导师制度和本科生导师制度。建立名老中医成为研究生、规培生及实习生的第二导师的机制。

    

    广东:方舱“中医组合拳”改善患者症状


     11月14日,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医疗队进驻广州琶洲方舱医院,不到24小时,就收治患者逾1500人。医疗队结合岭南地区的气候环境、饮食人文习惯等因素,实行中药辨证施治为主导、中医特色技术治疗并举的治疗策略,打出“中医组合拳”。

     医疗队以中药汤剂、中成药为主,针对患者症状开展耳穴压豆、穴位按摩、刺络放血、刮痧、小儿推拿等中医特色技术治疗。不少患者进舱后,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如情绪低落、紧张焦虑等,医疗队队长温敏勇介绍:“我们一方面给患者耐心科普,让他们放下顾虑;另一方面,积极开导、安抚情绪,再配合一些药物治疗,渐渐地,症状就缓解了。”同时,该院中药院内制剂在治疗中发挥积极作用,改善患者症状疗效显著,在舱内深受患者信赖。

     End

     版权声明:

     本文转自:《中国中医药报》,编辑:徐一涵;图片来源于pexels,若侵权删除。

     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与我们联系。

     本公众号分享文章,仅供学习交流及参考,请勿随意试药。

    

    

    联系我们

    网址:http://tcm.ckcest.cn/tcmkb/pages/home_index.jspTel:010-64089578Email:yutongoracle@hotmail.com

    

    

    戳文尾“阅读原文”我们一起进步!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中医药知识服务平台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