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做这些动作,防病抗衰强免疫
2022/12/4 17:30:00 中医药知识服务平台
养生重在平时,贵在坚持。如果我们注意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小细节,比如坐、卧、行、立的状态下做些小动作,就能达到养生效果,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01增强免疫:晒太阳自古以来,晒太阳就为历代养生家所推崇。而在冬日晒太阳,保健效果更是堪比“参汤”。
冬阳一寸值千金
清代赵学敏在《本草纲目拾遗》中将晒太阳的功效做了阐述:“太阳火除湿止寒僻,舒经络,痼冷,以体曝之,则血和而病去。冬月以旧帛晒,受阳气,覆体,皆能却疾。作酱日晒,受日气多,人食之多补脾胃,久服长生,养生家有服日光法。”
晒太阳有这些好处
赶跑抑郁、增强免疫力、养出好气色、预防近视眼、驱寒气、缓解关节痛、补钙强骨骼、暖胃驱宫寒、保护心脏、预防老年痴呆、调节血糖、调节血压、防范感冒和流感等。
如何晒太阳?
腹为阴,背为阳。背部是人体督脉和膀胱经走行之所,因此,冬季晒太阳,最重要的就是晒背。方法:在天气晴朗、气温舒适之时,可以到户外,背对阳光晒晒后背。最适合晒太阳的时间是上午9~11时和下午15~16时,每次晒15~30分钟即可。晒背可以鼓舞和振奋人体内的阳气,把体内阴寒的邪气驱除出去。提醒:不要隔着玻璃晒太阳,因为玻璃阻挡了阳光中大部分的紫外线,从而影响人体合成补钙所需的维生素D。
哪些人不能晒?
凡患有出血性疾病、较重的心脏病、尿毒症、活动性肺结核等严重疾病者不宜多晒太阳。
此外,太阳辐射太强易引起白内障、光照性皮炎、结膜炎和热调节障碍,要特别加强预防。
02养肝:闭眼小睡传统养生中,非常强调通过闭眼来养肝,眼皮相当于肝脏工作和休息的开关,眼一闭,则肝血藏,肝脏开始休整。闭眼养肝可在工作、学习间隙进行,也可选安静之处闭目独坐,排除一切外界干扰。
闭目配合眼功练习,可改善头晕眼花、视物模糊、眼睛干涩等症状。
具体做法:轻闭双眼,用两手大拇指从眼内角向外擦24次。
03健脑:走路握拳翘起手腕,五指向前,掌心向下,然后从前向后旋转手腕,并顺势握拳。平时我们可以边走路边练习握拳,注意先运腕,然后握拳点按掌心的劳宫穴3~4秒钟,重复动作。
手指越灵活,头脑越不容易“生锈”。此外,握力是有效的长寿特征,而握拳正是最易操作的提高握力的方法。
04长寿:卧时提肛提肛时微微向内收缩肛门,类似于忍大便一样的感觉,坚持3~4秒后放松,然后再提肛,反复做几分钟就可以了。长期坚持有助减少痔疮的发生,改善女性尿失禁的症状。
会阴穴是非常重要的长寿要穴,经常做提肛运动,可以对会阴穴起到很好的按摩作用。
05防摔:站立提脚跟练习时要充分提脚跟,然后缓慢下落至一半的距离时改为快速落下脚跟,即颠足震动脚跟。此法可以锻炼人的平衡能力,中老年人常练习可以防止摔倒。还可以缓解足跟痛。
脚被誉为“精气之根”,人体生殖系统在足部的对应反射区正是脚跟,因此提脚跟还有益生殖保健。
06强身:常捶背捶背手法要均匀,着力要有弹性,轻拍轻叩,每分钟60-100下,每日1-2次。每次捶背时间30-50分钟,以上下轻轻叩打为宜。严重心脏病者,捶背须谨慎。
捶背可提高免疫机能,增强抗病能力。还可舒筋活血,使肌肉放松,防止慢性腰痛和腰肌劳损。
07抗衰:皮肤干沐将双手搓热,像洗澡一样常搓摩周身皮肤。一般从头顶百会开始,顺次面部,两边肩臂,从上而下,胸部、腹部、后背至左右腿,依次擦之。
此法能疏通经络,活跃气血,抗衰老防疾病。
08促消化:常摩腹平时经常用手摩腹,可消除腹胀,有助于食物消化。仰卧在床,两腿伸直,脚尖朝上,两手搓热,两手相叠,用掌心在以脐部为中心的腹部,顺时针方向分小圈、中圈、大圈各转摩12次。
常摩腹能健肾强腰、滋阴壮阳、益气固精、健脾胃、助消化,久练对肾亏乏力及便秘均有疗效。
09养腿:坐着捏膝两手掌心分别捂在左右膝盖髌骨上,利用手心的温热对膝盖进行加温。按摩时先用五指在髌骨周围放射状向外点按,大概八九个来回即可。然后五指合力轻轻抓揉膝盖,最后再搓一搓膝盖。
温煦作用加上揉捏按摩,可以起到促进膝关节血液循环的作用,从而濡养关节,有助减轻关节痛等多种症状。
010醒脑:经常梳发双手五指分开并屈指伸入头发间,从前额沿头顶至后脑循环往复按搓头部,每次梳头十次至百次。动作宜轻柔,或用木梳每日梳头3-5遍,每遍60-100次。
梳发可疏通头部经络,防止脱发和头发早白。还可以消除疲劳、清醒头脑。
End
中医养生知识库
点击文尾“阅读原文”,快速访问中医学专业知识服务系统,在4万余条数据的“中医养生知识库”中获取更多养生知识!
左右滑动图片查看更多>>


推荐阅读:
秋冬季节嗓子干?这几款润喉茶饮快喝上
【养生】降温来袭,心梗高发!心脏不好的人快看看这“保命9条”,每一条都很重要
冬季上火嗓子疼?推荐几款润喉茶
版权声明:
本文转自:公众号-广东中医药,编辑:徐一涵;图片来源于pexles,若侵权删除。
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与我们联系。
本公众号分享文章,仅供学习交流及参考,请勿随意试药。


联系我们
网址:http://tcm.ckcest.cn/tcmkb/pages/home_index.jspTel:010-64089578Email:yutongoracle@hotmail.com


戳文尾“阅读原文”我们一起进步!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淇℃伅浠呬緵鍙傝€冿紝涓嶆瀯鎴愪换浣曚箣寤鸿銆佹帹鑽愭垨鎸囧紩銆傛枃绔犵増鏉冨睘浜庡師钁椾綔鏉冧汉锛岃嫢鎮ㄨ涓烘鏂囦笉瀹滆鏀跺綍渚涘ぇ瀹跺厤璐归槄璇伙紝璇烽偖浠舵垨鐢佃瘽閫氱煡鎴戜滑锛屾垜浠敹鍒伴€氱煡鍚庯紝浼氱珛鍗冲皢鎮ㄧ殑浣滃搧浠庢湰缃戠珯鍒犻櫎銆�
返回 中医药知识服务平台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