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热点|全国多地中医医院开通线上线下中药便民服务;中医药是疫情防控“中国方案”重要组成部分
2022/12/12 17:30:00 中医药知识服务平台

    

    全国多地中医医院开通线上线下中药便民服务

    


     近日,为做好新冠肺炎医疗防治工作,全国多地中医医院(馆)开通中药便民服务,包括线上、线下新冠预防中药“大锅汤”处方开具、熬制及配送服务,充分发挥中医药在疫情防控方面的特色优势,为疫情防控贡献更多中医药力量。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四川省中医医院)开通线上、线下新冠预防中药“大锅汤”处方开具、熬制及配送服务。群众可以线上经网络诊疗后实现便民开单,享受线上配送服务,也可以线下前往门诊大厅便民门诊或者门诊总咨询台“新冠预防处方”开方点开具处方及取药。甘肃省中医院精心研发预防方扶正避瘟丸、岐黄避瘟颗粒,治疗方宣肺化浊丸、康复方培土益肺方等系列“甘肃方剂”,并提供院内制剂、配方颗粒、中药汤剂多种剂型供群众选择。与此同时,该院为群众提供线上、线下的便民服务,不仅可以通过进入该院互联网医院进行线上购买,线下也无须进入院区购买,直接前往医院东院区8号楼平台前设立的便民门诊即可。山东省中医院针对不同类型的感冒,研发了肺得宁合剂、银柴感冒颗粒、桂柴散寒颗粒、金柴清热颗粒四类抗疫药物。为方便群众取药,该院特别开通互联网医院线上开立药物、配送到家服务,满足群众的用药需求。潍坊市中医院结合时令、地域和疫毒变化,推出2022年冬季防治新冠病毒中药组方。为方便购药取药,该院除了设置西院区、东院区一站式服务台提供服务及咨询业务外,还开通线上渠道购买取药,不仅可以通过手机直接联系既往诊疗医师获取服务,还可以登录“潍坊市中医院”微信服务号进入互联网医院,选择在线医生获取服务及咨询,届时医院将通过快递送药上门的形式为群众提供服务。河北省中医院针对疫情情况,研制出以广藿香、金银花、连翘、黄芪、荆芥、白术、甘草、陈皮等为组成成分的“避瘟预防方”。同时该院还推出线上“防疫开方”“送药上门”便民服务,支持个人自购和单位团体购买。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南海中医院)针对预防、无症状、轻症、恢复期人群研制了新冠“抗疫三方”。其中桑连御毒饮针对预防及无症状感染人群,麻连排毒饮针对上呼吸道感染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轻症者,芪麦清毒饮用于感冒后或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的调理。同时,该院还开展“抗新冠,便市民”行动,在互联网医院推出新冠防治号成人和儿童专区,市民挂号后24小时内可在线与医生保持沟通,进行网上问诊,实现24小时在线医疗。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 主题:中西医结合医疗服务保障中医药是疫情防控“中国方案”重要组成部分

    


     疫情防控三年来,中医药被称为疫情防控的“中国方案”。12月9日,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就中西医结合医疗服务保障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司长贾忠武对中医药发挥的重要作用答记者问。贾忠武指出,疫情发生以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坚持传承精华、守正创新,推动中医药全方位、全链条深度融入到疫情防控当中。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并用已成为我国疫情防控一大特点,中医药是疫情防控“中国方案”不可或缺、不可替代的重要组成部分。贾忠武介绍,三年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开展了以下三方面工作。一是统筹行业力量,发挥制度优势,在有效处置聚集性疫情中发挥作用。包括建立健全中西医协同处置疫情和救治工作机制,调集中医药系统精锐力量驰援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和大上海保卫战,推动具备条件的中医医疗机构建设定点医院,提高“平战结合”的救治能力。同时,推动各地在聚集性疫情处置中,中医药专家能第一时间参与救治,阳性感染者能第一时间服用上中药,形成“有机制、有团队、有措施、有成效”的新冠肺炎救治中西医结合医疗模式。二是形成覆盖干预、治疗、康复的诊疗方案,有效降低了转重率、病亡率和发病率。发挥中医药治未病、辨证施治的独特优势,根据病毒变异新变化、感染人群新特点,先后推出7版中医药诊疗方案并纳入国家方案中,对无症状感染者和轻型普通型患者以中医药治疗为主,重型危重型患者中西医结合治疗,推动中医医疗机构建立新冠肺炎康复门诊,对密接者等重点人群实施中医药干预。世界卫生组织召开了中医药救治新冠肺炎专家评估会,会议报告明确肯定了中医药救治新冠肺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三是坚持临床科研一体化,组织筛选了一批以“三药三方”为代表的有效方药。坚持边救治边总结,强化循证医学研究,组织专家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加减化裁,筛选出以“三药三方”为代表的有效方药并广泛应用于临床救治中。同时,各地也在临床救治中筛选出一批适合当地人群、气候特点的有效方药,以及适应儿童等重点人群的有效方药。

     End

     版权声明:

     本文转自:《中国中医药报》,编辑:徐一涵;图片来源于pexels,若侵权删除。

     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与我们联系。

     本公众号分享文章,仅供学习交流及参考,请勿随意试药。

    

    联系我们

    网址:http://tcm.ckcest.cn/Tel:010-64089578Email:yutongoracle@hotmail.com

    

    戳文尾“阅读原文”我们一起进步!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中医药知识服务平台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