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知识小讲堂】疾病辨证法-八纲辨证-虚实
2022/12/16 17:30:00 中医药知识服务平台
虚实辨证可以辨别人体正气强弱和病邪盛衰的两个纲领。虚指正气虚,是人体脏腑生理活动和维持活动的基础物质,如气、 血、津液不足;实指的是邪气亢盛有余。通过虚实辨证,能了解病体邪正盛衰,确定治疗原则,是判断预后的重要依据。
1.虚证
虚证是对人体正气虚弱产生的各种临床表现的病理概括。其诱因主要包括:饮食失调,营血生化之源不足;思虑过度、悲哀卒恐、
过度劳倦而耗伤气血营阴;房事不节,耗损肾精元气;久病失治、误治,损伤人体正气;大吐、大泻、出血、失精,导致阴液气血耗损。临床表现:各种虚证表现不一致、各种脏腑虚证表现不同,因此很难用几个症状进行全面概括,常见症状有心悸、脉结代,咳嗽痰少、颧赤盗汗,食少、腹胀、便溏,眩晕、耳鸣、视力下降、经量少,腰痛、阳痿、肢冷。辨证要点:阳气不足(面色觥白,神疲乏力,气短自汗,形寒肢冷,尿清便溏,舌淡胖、嫩,脉虚弱沉迟);阴血不足(面色淡白或萎黄,形体消瘦,潮热盗汗,五心烦 热,舌红少苔,脉细数)。
2.实证
人体感受外邪或疾病过程中阴阳气血失调或体内病理产物蓄积形成的各种临床证候的概括。其诱因包括:外邪入侵人体初期或中期,邪气亢盛而正气未虚衰,邪气相争处在剧烈阶段:内脏功能失调,导致瘀血、痰饮、水湿等病理产物停留在体内;由于食积、虫处在体内所致。临床表现:发热,腹胀痛拒按,胸闷烦躁,甚至神昏谵语,呼吸气粗,痰诞壅盛,大便秘结,或下利、里急后重,小便不利,或淋沥涩痛,舌质苍老,舌苔厚腻,脉实有力。辨证要点:实证是邪实正未虚,正邪剧争所致,病邪性质各异,症见多端。

End
推荐阅读:
【中医知识小讲堂】疾病辨证法-八纲辨证-寒热
【中医知识小讲堂】疾病辨证法-八纲辨证-表里
【中医知识小讲堂】中医四诊—四诊合参
版权声明:
本文转自:《跟名医学中医 中医入门零基础》,编辑:徐一涵;图片来源于pexels,若侵权删除。
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与我们联系。
本公众号分享文章,仅供学习交流及参考,请勿随意试药。


联系我们
网址:http://tcm.ckcest.cn/tcmkb/pages/home_index.jspTel:010-64089578Email:yutongoracle@hotmail.com


戳文尾“阅读原文”我们一起进步!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中医药知识服务平台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