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热点|抗疫中药用药知识请收好;黄璐琦出席2022中奥中医药未来趋势研讨会
2022/12/17 17:30:00 中医药知识服务平台

    

    用药之前辨寒热,相同功效慎联用——这份抗疫中药用药知识请收好

    


     “我的家庭小药箱里有不少中成药,阳了该怎么吃?”“孩子该怎么用中成药?”疫情防控政策优化以来,不少读者有这样的困惑。

     奥密克戎病毒致病力下降,但传播速度快、传染性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近日发布《新冠病毒感染者居家中医药干预指引》,提供了不同场景下的中医药干预方案。各地也根据气候、季节和人群特点,更新了新冠肺炎中医药防治方案。这些方案都涉及了一些家庭常备中成药。应该怎么用,有哪些注意事项?针对读者关切,记者连线了隆福医院治未病科主任、副主任医师杨云霜。

     “首先我们应该先辨别风寒、风热再合理选择用药。”杨云霜介绍,如果患者出现头身疼痛、自觉怕冷怕风、不出汗、鼻塞流涕等症状,但是咽干咽痛不明显、舌淡红舌苔偏白,则属于风寒表证。可以辨证选择荆防颗粒、感冒清热胶囊(颗粒)、感冒疏风胶囊(片、颗粒)等具有疏风解表、宣肺通窍等作用的中成药。如患者除了出现上述临床表现外,同时还有湿邪表现如头昏重、脘腹胀闷、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可以辨证使用清肺排毒颗粒、散寒化湿颗粒等散寒祛湿。

     如果患者出现发热重、恶寒轻或不恶寒、咽干咽痛、鼻塞流涕、咳嗽、舌质偏红、舌苔色黄等情况属于风热表证,可以辨证选择连花清瘟胶囊(颗粒)、金花清感颗粒、疏风解毒胶囊(颗粒)等具有清瘟解毒,宣肺泄热作用的中成药,还可以辨证选择具有发汗解表、清里退热作用的宣肺败毒颗粒、小柴胡颗粒、柴桂颗粒等中成药,这些中成药涉及的经典名方是历代医家治疗高热的常用方剂。

     复方制剂VC银翘片、999感冒灵也有此作用,但里面有对乙酰氨基酚成分,用药时尽量避免和有相同成分的退烧药同时使用。

     在儿童用药方面,杨云霜也给出了用药建议。她表示,小儿柴桂退热颗粒、小儿风热清口服液、儿童清肺口服液等也是儿科治疗感冒的常用药,但各有侧重。如果患儿发热比较重,高烧38.5以上,可以选用小儿柴桂退热颗粒、小儿风热清口服液、小儿热速清颗粒等;如果患儿还有胃口不好、腹胀、大便干或臭秽等症状,用小儿豉翘效果更好,该药有消食化滞的作用;症见发热、咽干咽痛、咳嗽的患儿,可用金振口服液、儿童清肺口服液、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减味小儿化痰散等;咽痛非常明显的患儿,可用小儿清咽颗粒、开喉剑喷雾剂(儿童型)等。

     杨云霜还强调了一些用药注意事项,一是同类型药物谨慎联合用药,有的药物作用相似,叠加用药容易超量,加重肝肾负担;如果药物作用相反,比如风寒风热感冒药同时复用,叠加用药可能抵消临床疗效。二是儿童用药需要根据年龄和体重选择剂量,低幼龄儿童如果体重明显高于平均水平按年龄选择剂量。老年人和身体瘦弱之人可酌情减量,宜在医生指导下服用,用药前请认真阅读药品说明书,出现病情变化的,需及时就医。三是对某种药物过敏者不可选用该药物。服药期间出现皮疹、瘙痒等过敏情况立即停服该药物。咳嗽是呼吸道一种排异反应,症状初期请勿镇咳。最后,用药过程中,症状未缓解,或症状加重,或出现新的症状者,应及时就医。

    

    黄璐琦出席2022中奥中医药未来趋势研讨会

    


     近日,由中国中医科学院与奥地利欧亚太平洋学术协会共同主办的“2022中奥中医药未来趋势视频研讨会”以线上会议形式召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党组成员黄璐琦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黄璐琦表示,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几千年来守护着中华民族的健康。中国政府一直高度重视中医药发展,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新时代新征程中医药工作指明了方向。目前中医药已传播至全球196个国家与地区,中国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支持建设了30个高质量的中医药海外中心。

     黄璐琦指出,中奥建交50多年来,两国已成为友好战略伙伴。双方在包括中医药在内的各领域积极开展交流互鉴,推动了中奥关系持续向前发展。他提出,愿同奥方相关部门保持密切交往,进一步拓展和深化务实合作,乘势而上,积极面向两国民众健康需求,推动共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使传统医学和西医学为维护各国民众健康贡献更多力量。

     会上,中奥两国专家围绕中医药当前研究和未来方向、中医药抗击新冠肺炎等主题进行学术交流和分享。

     End

     版权声明:

     本文转自:《中国中医药报》,编辑:徐一涵;图片来源于pexels,若侵权删除。

     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与我们联系。

     本公众号分享文章,仅供学习交流及参考,请勿随意试药。

    

    

    联系我们

    网址:http://tcm.ckcest.cn/tcmkb/pages/home_index.jspTel:010-64089578Email:yutongoracle@hotmail.com

    

    

    戳文尾“阅读原文”我们一起进步!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之建议、推荐或指引。文章版权属于原著作权人,若您认为此文不宜被收录供大家免费阅读,请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我们收到通知后,会立即将您的作品从本网站删除。

返回 中医药知识服务平台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