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热点|抗疫中药“便利店”亮相西安街头;第二届中医药考试改革发展论坛举办;张伯礼:建议中医高教教材增加《中医疫病学》
2022/12/22 17:30:00 中医药知识服务平台

抗疫中药“便利店”亮相西安街头
为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响应疫情期间百姓用药需求,一种方便群众吃中药的便民发热诊疗站在陕西西安街头亮相。记者在北关社区“采样+诊疗一体亭”看到,经过改造的采样亭原有的核酸采样服务不变,同时开辟新的窗口提供抗原检测服务。居民如有需要,可以在窗口进行抗原检测,如果检测为阳性或经测温确定发热,居民便可以在“一体亭”进行诊疗并完成购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一体亭”安排1名社区全科医生坐诊,配备的药品主要是清热解毒药品,比如蒲地兰消炎口服液、小儿柴桂口服液等,且全部药品均不加价出售。两天来,北关社区“一体亭”已接诊病人200余人,做抗原检测200余份,开出药品近100余份。“可以做抗原,还可以买药,确实感觉这里挺方便的。”市民李先生在现场做完抗原检测后显示为阳性,虽然此时烧已经退去,但是为了缓解不适症状还是购买了一服中药汤剂。同样,为方便群众就近便捷就诊,西安市城市精细化管理驿站综合体——“红雁塔”便民服务驿站改造成为便民发热诊疗站,西安音乐学院东门、龙湖紫宸南区2期、青龙寺地铁站A口的站点已投入使用,有不少群众前来就诊咨询就诊和购药。在这里,配备了各类中药制剂,如清宣止咳颗粒、肺力咳合剂、藿香正气水、小儿肺热咳喘颗粒、宣肺止嗽合剂、六神丸及中药宣肺御感汤等,全部按进价销售。承担西安音乐学院东门便民服务驿站站点药品调配工作的雁塔区中医医院医师孙增辉介绍,市民可在这个小站里购买到熬制、封装好的中药,以及拆分后的布洛芬和抗病毒颗粒。目前站内每日提供中药100袋、拆分药包50包。他还表示,近期,不少群众感染新冠病毒,中药在治疗方面发挥了不小的作用,后续他们将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药品品种和数量。据了解,这种新型便民服务站是西安市政府根据群众防疫需求,避免因大量患者长期排队就医造成医疗资源挤兑和交叉感染的一种新尝试,能及时有效地缓解群众治疗和用药困惑。近期,该市还将根据市民需求和全区医疗机构发热患者诊疗量情况,因地制宜,分批增加便民诊疗室点位,全力满足群众就医需求。

第二届中医药考试改革发展论坛举办
12月12日~13日,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师资格认证中心主办的第二届中医药考试改革发展论坛以线上方式举办,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党组成员闫树江作视频讲话。
闫树江指出,在全国上下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之际,召开此次论坛是以实际行动落实《“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和全国中医药人才工作会议精神的有力举措。考试在人才成长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关系到医师队伍建设的质量。近年来,中医药考试改革工作得到有效推进,在考试基地建设、分阶段考试研究、中医药经典能力考察、国际化人才评价、中医药职业体系构建等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
闫树江强调,“十四五”期间要进一步深化中医药考试改革,坚持系统观念,充分发挥考试的“指挥棒”作用;坚持守正创新,突出中医药考试评价的特色优势;坚持结果导向,促进医教考协同,将中医师成长指数、岗位胜任力模型等研究成果及时转化,推动中医药考试评价工作高质量发展。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主要负责同志,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有关同志,以及各地中医药考试机构、高等院校、医疗单位等有关人员线上参加。

张伯礼:建议中医高教教材增加《中医疫病学》
“结合这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启示,我提出在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四五’规划教材体系中增加《中医疫病学》。”12月17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医大师张伯礼在“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与医学教育创新发展暨人民卫生出版社专家咨询2022年年会”开幕式上说。
张伯礼指出,培养医学人才,首先是立德树人,要有仁爱之心,第二是专业技能和基本知识,第三是创新能力,要培养解决问题、团结协作、自主创新的能力,第四是掌握人文知识。这些都要在教材建设中得到体现,编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医学教材。张伯礼主张在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四五”规划教材体系中增加《中医疫病学》,要对中医药抗击疫情的经验进行总结,通过对中医药抗疫历史发展脉络的梳理,与对疫病概念、分类、病因病机、治则及预防方法的论述,让学生掌握其辨证论治要点,同时掌握疫病防护的基本技术规范和理论知识,形成与提高中西医结合的思维和能力。
会议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医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全国医学教育发展中心和人民卫生出版社共同主办。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医大师王琦作题为《促进中医药图书出版高质量发展的9个问题》的报告。作为分会场活动,“中医药文化传承、学术出版和人才培养”论坛线上同期举行。国医大师李佃贵、韩明向,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主席刘保延等分别从中医原创理论、医学研究热点问题、学科发展、教材建设等方面作报告。

End
版权声明:
本文转自:《中国中医药报》,编辑:徐一涵;图片来源于pexels,若侵权删除。
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与我们联系。
本公众号分享文章,仅供学习交流及参考,请勿随意试药。


联系我们
网址:http://tcm.ckcest.cn/tcmkb/pages/home_index.jspTel:010-64089578Email:yutongoracle@hotmail.com


戳文尾“阅读原文”我们一起进步!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中医药知识服务平台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