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为啥在台湾问题上跳来跳去?
2021/12/3 9:18:22 皇城根下刀笔吏pro

     安倍晋三近日突然大放厥词,引发中方严正抗议。

     我看了一下他所发表演讲的原文,其中最赤裸裸的内容是,他说“台湾有事”等同于“日本有事”,也可以说是等同于“日美同盟”有事。中国(大陆)如果对台湾采取军事冒险行动,也将遭受重大打击,等同于走向经济自杀的道路。

     日本必须充实经济及军事实力,每年增加防卫预算,强化“日美同盟”的实力。

     这段演讲内容,可能是日本前政府首脑利用自己个人影响力,在台湾问题上所发表的最具赤裸裸的挑衅内容。

     怪不得安倍晋三刚发表完这段演讲内容后,中方就召见了驻日大使,并发表了极具严厉的反驳。

     01

     —

     那么,日本为啥在台湾问题上跳来跳去呢?

     我觉得用一句最简单的话来概括,是因为中国完成国家统一,符合中华民族的最大利益,但是不一定符合美国利益,也不一定符合日本利益。

     不符合日本利益的地方,可能有以下几个:

     1、一旦台湾被大陆统一,日本担心台湾海峡成为中国的内部区域,日本的海上航运路线从此以后受制于中国。

     日本是一个资源比较匮乏的国家,关于生产经营所需的物资,很多需要从别国进口。

     在日本排名前15位的贸易进口国中,东南亚的泰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越南等国,赫然在列。

     由于台湾海峡风浪比较小,很多商船优先选择走台湾海峡。

     我在网上找了一张图,大家可以大概感受一下。

    

     从上面这张图可以看到,日本从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新加坡、越南、菲律宾这些国家进口的物资,可以通过台湾海峡运到日本。整条航线不但离日本比较近,走起来也比较方便。

     而一旦台湾被大陆统一,则这条航线是否还可以走,可能需要看中国的态度。

     相当于日本的部分物资进口,可能将受制于中国。

     2、一旦台湾被大陆统一,中日之间将再无中间缓冲地带,虽然这个缓冲地带在中国看来,有些可笑。

     台湾本土离钓鱼岛最近的地方,大概只有100多公里。

     在台海两岸分裂的状态下,从日本的角度来看,台湾成了中日之间事实上的缓冲屏障。对于钓鱼岛这种有争议的地方,即便中国大陆想要主张权利,也会不得已需要绕过台湾的实际管辖范围,大家投鼠忌器,主张权利就没有那么容易。

     而一旦台湾被完全统一,则这种中日之间的屏障,将不再存在。

     中国将非常容易的从大陆或台湾两个角度,对钓鱼岛进行巡航行使主权,日本将直面压力,很有可能守不住。

     3、一个统一且强大的中国,会让日本不可避免的受到压迫感。

     虽然台湾很小,但是由于跟大陆时不时陷入对立状态,日本可以利用台湾来牵制中国大陆。

     虽然中国实力现在就已经超过日本,但是分裂的状态至少可以削弱一部分中国的实力。日本不论在外交、政治还是经济斡旋中,都可以在台海两岸之间游走,以达到自身利益最大化。

     而一旦中国完成统一,成为亚洲地区绝对主导型力量,基本是一个无需争辩的事实。到时候,日本将不可避免感受到很大的压迫感。

     4、中日之间由于历史原因,双方一直存在没有解开的疙瘩。一个统一且强大的中国,可能会让日本不得不在历史问题上进一步低头。

     由于二战结束时,日本国内的法西斯力量并没有受到完全的清算,日本在历史问题上并没有完全反思,也没有得到中国民众的完全谅解。

     关于这一点,我相信日本对此也心知肚明。

     这种历史问题的不确定感,可能会带给日本一定的不安全感。

     而当中国越强大,日本的这种不安全感可能越深。而如果中国越分散、越弱小,则这种不安全感则可能越淡。

     从这个角度来讲,日本也不一定希望中国实现统一。

     02

     —

     基于上面这些原因,日本国内一直有着对中国不太友好的声音。

     当然,除了对中国不太友好的声音外,也有对中国友好的声音。

     就好比,中国国内有亲美和反美两种声音一样。

     只不过,中国是大一统国家,官方层面在某个特定时期内,一般不会发出自相矛盾的声音。即便作为退休官员来讲,也属于体制内人员,一般不会在公开场合发表与官方相反的内容。

     但是,日本的体制照搬了美国。

     就好比我前天写的业委会筹备那篇文章一样,整个社会闹哄哄,不同的候选人会拉拢不同的选民,所发表言论极具个人鲜明特征。

     对于安倍这样的精明政客来讲,不排除在有意煽动舆论进行造势,为自己竞选铺路的可能。

     但是,由于安倍当过多届日本首相,目前担任日本执政的自民党党内最大派系领导人,身份非常特殊。安倍发表的言论,对日本现政府存在一定影响力,且对日本社会存在一定影响力。

     因此,这些言论无疑会误导台湾当局,并且可能对中日关系造成严重破坏。

     03

     —

     虽然如此,日本的角色也偏向于小丑。

     因为不夸张的讲,日本根本没有资格做中国的对手。不仅现在没有,如果我们从历史的长河中来看,日本也没有。

     日本在近代史上之所以能够成功侵略中国,不是历史的常态,而属于历史的偶然。

     在此之前,日本也曾两次入侵朝鲜半岛,并试图以朝鲜半岛为跳板入侵中国,均以失败告终。这两次入侵,分别如下:

     1、唐朝时期,日本入侵朝鲜半岛,被唐朝军队打败,全军覆没。日本于是派遣唐使,与唐朝交好。

     2、明朝时期,日本入侵朝鲜半岛,被明朝军队打败。日本于是对中国实行睦邻友好政策,直至近代明治维新。

     日本在此之前,之所以无法打败中国,是因为中日两国之间的实力对比,过于悬殊。中国不论在人口、土地、资源、技术、制度、动员能力等方面,都远远优于日本。

     而到了近代,日本之所以能够打败中国,主要是因为当时的中国被西方国家多次重锤之后,变得十分虚弱。

     在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之前,中国已经经历了第一次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这三次战争,均以中国失败告终。等到日本发动中国近代史上第四次战争即中日甲午战争时,中国已经元气大伤,非常虚弱。

     随后,从1928年的抗日战争开始,整个中华大地已经在炮火中浸淫了大约90年。整整几代人的生命,就这样在炮火和动荡中度过。日本在这种情况下,之所以能够成功发动侵华战争,不是因为中日实力对比发生历史性转折,而是因为中国在当时实在太弱,日本捡了漏。

     这是历史的偶然,不是历史的必然。

     历史的必然是,中国只要稍加组织和整顿,就能将日本按在地上摩擦。

     与其说在中日甲午战争中,日本打败了中国,不如说是中国自己打败了自己。晚清政府盲目的自大、腐朽的制度等,不但让决策频频陷于失误,也让内部一盘散沙,无法形成有效凝聚力,被世界各国轮殴。

     04

     —

     而到了当下,中日两国实力对比,再次回归常态。

     中国的GDP大约是日本的3倍;

     中国的人口大约是日本的10倍;

     中国的现役人员大约是日本的10倍;

     中国的后备役人员大约是日本的10倍;

     中国的各种海陆空常规武器数量,大约是日本的3-10倍(多的可能达到几十倍);

     中国的军事预算开支,大约是日本的4-5倍(安倍语);

     中国的外汇储备大约是日本的3倍;

     中国的石油产量大约是日本的1000倍;

     中国有核武器,日本没有。

     (以上数据来源于网络)

     就这么一个实力对比现状,安倍哪来的脸面说“台湾有事”等同于“日本有事”。在中日实力对比回归常态后,日本只是一个小国。

     我们现在之所以对日本存在某种实力幻想,认为日本只要摆脱美国的军力束缚,可能一夜之间就会变得非常强大,只是因为在我们最虚弱的时候,曾被日本打败过,并产生了思维恐惧惯性。

     事实上,只要中国回归正常,内部不乱,国家基本保持正常秩序,日本对中国发动的任何军事攻击,都不会成功。

     因为历史已经一次又一次的证明了。

     而且,我看到一份2018年的数据,显示中国不论在进口额还是出口额方面,都排在日本对外贸易合作伙伴的第一位。

     也就是说,如果中日之间因为台湾问题发生军事冲突,不是中国走向经济自杀道路,而是日本可能走向经济自杀道路。

     就这么一个经济、军事、外贸的对比和关联现状,安倍在台湾问题上的大放厥词,感觉脑洞撑的有点大。

     结语:

     安倍是日本的鹰派人物之一,之前就比较强硬,现在又开始对华展现强硬。

     只不过,他没想明白的是,他所经历的短暂历史,只不过是中日关系历史长河中的偶然一笔。在历史的偶然中,日本似乎“超越”了中国。但在历史的必然中,日本都只是小弟,一旦打起来,属于被按在地上摩擦的那一个。

     日本不是中国的战略对手。过去不是,现在不是,将来也不会是。

     我们会摸着鹰酱的头过河,但不会摸着日本的头过河。日本这个头,没啥可摸的。

     安倍如果没有想明白这一点,碰壁是一种逻辑必然。

     喜欢我文章的朋友,请多点“赞”或点击“在看”,多多互动。微信的推送规则是,如果经常互动,我就会在你的常读列表中,能很方便的找到。如果不互动,慢慢可能就不太容易找到了哈。感谢大家支持!

     全文结束,如果你喜欢本文,请点击“赞”或“在看”。你们的支持,是我持续创作的最大动力,谢谢!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皇城根下刀笔吏pro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