砍价砍到眼泪掉下来
2021/12/5 14:25:01 皇城根下刀笔吏pro

     在最近披露的医保谈判视频中显示,用于治疗脊椎性肌萎缩症的药物,经过多轮砍价后,最终从原先的53680元,降价到了33000元左右,降价幅度达到约40%。

     这不是医保第一次灵魂砍价。

     之前还有过更猛的,比如,心脏支架从均价1.3万元,被“断崖式”砍到700元。

     01

     —

     我看到有评论说,这是双方在互相演戏。

     在我看来,这完全是误解。

     医药行业是一个非常特殊的行业。简而言之,这是一个救命的行业,患者在医药企业面前,基本没有议价能力。

     在市场经济下,对于其他的大多数产品而言,消费者可以选择买或者不买。如果觉得价格过高,消费者可以用脚投票。

     但是,对于药品而言,患者没有选择权。

     如果你选择不买,你的命可能就没了。在生命只有一次的现实面前,患者哪怕倾家荡产,也会选择购买。

     在这种情况下,没有任何单一患者,可以有任何能力跟药企进行讨价还价。

     同时,生病是一件带有一定偶然性的事情。像前边提到的颈椎性肌萎缩症,不是一个常见病,在现实中的发病率并不是很高。

     患者之间没有任何现实可能性,把整个患病群体统一联合起来,跟药企进行讨价还价。

     你想嘛,在没得病之前,你基本不会有任何兴趣,加入此类病患组织,跟药企去谈判。在患病之后,刀已经架在你的脖子上,治不好可能就是死,你还哪有什么能力,去跟药企进行谈判?

     而且,这还只是纯理论讨论,到了现实中,想要把全国各地无数患有此类病症的群体,统一联合起来,本身就是一件难以上青天的事情。

     02

     —

     这种难题,不仅在中国会遇到,在西方国家同样也会遇到。

     由于医药行业的这种特殊性,医生和药企在市场经济中具有天然的优势地位。

     所以我们看到,西方国家的医生属于非常受人尊敬的职业。由于医生数量十分有限,医生的地位非常高。但凡你生病了,想到医生那儿去看病,一般情况下需要预约。

     有时可能需要排队很长时间,短则数天,长则数月。

     对于一些小病,你可能自己熬着熬着就好了。

     讲到这儿插一句。

     不知大家有没有发现一个现象,即如果在西方国家属于受人尊敬的职业,一般来讲活得比较滋润,但如果在中国属于受人尊敬的职业,一般来讲可能活得有些悲催。

     国家和社会文化层面可能会要求各种无私奉献啥的,多拿了一些钱可能会遭到舆论抨击,让自己感觉到一定愧疚感甚至“罪恶感”。

     所以,西方国家的“受人尊敬”,是以金钱和地位为导向的。这是一种长期自由博弈的结果。对于普通人来讲,如果你不“尊敬”他们,可能会让自己很麻烦。

     而中国的“受人尊敬”,是以精神鼓励为导向的。这是一种通过国家和社会文化层面不断进行反向管控的结果。正因为这些职业很重要,身处其中的职业人士,要不断放弃自己对物质和名利的追求,以服务大众为初心,讲究无私奉献。

     谁的无私奉献做得好,国家层面给予精神和象征性物质奖励。谁的无私奉献做得不好,国家和社会文化层面可能给予反向管控和打击。

     03

     —

     回到医保谈判这个话题上来。

     由于患者群体本身没有议价能力,这个光荣的任务,就落到了国家医保局身上。

     作为谈判对手来讲,医保局承担这个谈判任务,非常具有优势。

     由于中国的整个医疗系统,并非属于一个完全市场化开放的系统,全国绝大多数的药物使用,基本都在医院。所以,一旦某项药物被列入医保范围,则受众使用范围将呈几何倍级增长。

     相当于说,医保局是整个中国所有已生病患者、未生病普通人的全民代表。只要能进入名单,几乎所有的医院在面对同类病患时,都可能会使用你的药。

     这种核重量级的代表能力,使得在市场上处于绝对优势地位的药企,也会愿意放下身段前来议价。

     这就是有些药企宁可降价,也要来投标医保项目的根本原因。

     对于药企来说,本质上这是一道简单的算术题。

     假设它生产的某项药,原先售价是70万一剂。在这种情况下,虽然单价的利润很高,但是受众群体非常小。

     而如果降价,降到医保基金可以接受的范围内,比如5万一剂。虽然单价利润降低,但是受众群体可能直接扩张100倍。

     所以,虽然单价利润降低到了原先的十四分之一,但是销量却可能增长了100倍。这么一增一减,药企可能仍然比原先挣得多。

     我觉得,这就是有些药企愿意放下身段,不断“努力”来获得中标的底层原因。

     正如医保局谈判代表所言,这个市场太大了。我用如此庞大的医疗市场,来换取你的薄利多销,你还是合算的。所以,你该降价还是要降价。

     04

     —

     医药行业的生产,和传统制造业几乎完全不同。

     医药行业的最大成本,主要是研发。

     我们也不要把医药企业想象的太过于黑暗,因为对于一项未知疾病的攻克和研发,前期所需花费的成本,非常庞大。

     我以前认识一个朋友,在药企专门做各种研发。他们公司每年花费的研发费用,超乎你的想象。很多研发工作,基本都失败了。

     但是,只要成功了一项,便可以躺着挣钱很多年。

     所以,这是一个和传统制造业几乎完全不同的行业。

     对于传统制造业来讲,生产盈利模式大致是,先购置机器等生产线,然后购置原料、聘请工人等,最后把这些成本都加到价格里,再往上加个15%左右的利润,基本就是产品的最终出厂价。

     但是,药企属于典型的用某个成功开发的药物,去养庞大研发费用开支的模式。

     药企的每一项研发工作,都不会像传统制造业那样产出成果。相反,可能其中的大多数研发工作,最后都无果而终。

     但是,这种漫长、无止境甚至有时不一定有非常明确方向的研发工作,却又不得不开展。因为人类的疾病不断在变化,如果停止研发,人类可能很快因为某种新型疾病而陷入困境。

     而药企通过研发出新型攻克药物,来获取巨额利润,也是药企不断进行研发的内在源动力。

     所以,新生药物的价格昂贵,基本是一个逻辑必然。

     医保局跟药企的谈判工作,主要不是为了把药企打垮,而是为了让药企对于某些药物的利润,维持在一个比较合理的范围。

     或者说,在某些药物领域,形成一个各方多赢的局面,即患者可以用相对比较低的价格,来购得保命药,而药企可以通过提高销量,来维持原有利润甚至获得更多利润。

     对此,2021年国家医保谈判药品基金测算专家组组长郑杰表示,“有人认为谈判就是杀价,越低越好,这是对这项工作的曲解,基金测算追求的不是最低价,而是合理价。”

     网上有些对药企嫉恶如仇,甚至想要把药企一棍子打死的声音,很遗憾也是错误的。

     05

     —

     接着再聊一聊医保基金。

     有朋友可能感到疑惑,为什么医保基金不能把所有药物都囊括进来?

     为什么要通过每年跟药企的谈判,逐项逐项的砍价,并逐项逐项的增加医保可以涵盖的药物范围呢?为什么不能把那些价格比较高的“天价药”,也一并囊括进来呢?

     因为医保的资金并不是无限的,而是有限的。

     医保资金的来源,主要是你我他以及所在单位缴纳的医保费,也可能有一部分财政补贴。

     根据医保局披露的数据,2020年的医保总收入大约是2.4万亿,参保人数大约是13.6亿。我拿计算器算了一下,相当于每人全年平均缴纳了1800多元。

     也就是说,钱就这么多。如果你不省着点花,很容易就不够花。如果你把那些价格非常高的“天价药”都囊括进来,可能普通人的病就不够花了。

     或者说,后续可能将不得不增加个体缴费金额,这会增加社会总体负担。

     从这个角度来讲,大家有没有发现,之前有人讲的全民免费医疗,是多么的幼稚。

     只要在这个领域的资源是有限的,钱不会从天上掉下来,全民免费就不可能做到。

     根据医保局披露的数据,通过医保局的集中谈判和采购,2020年的药品采购总金额,比2019年下降了601亿元。

     也就是说,在医保局这个核重量级谈判代表面前,药企的平均利润普遍被压缩。中国患病民众所付出的医疗成本,下降了很多。

     当然,药企也不是傻瓜。

     我估计,药企更倾向于愿意降价的,可能是一些研发时间较早,成本可能已经收回或者收回大部的药物。在这些药物、器械领域,他们把单价降下来,通过薄利多销的方式,可以维持原先利润。

     但是,对于有些研发成本还完全没有收回、受众领域又偏小的药物,他们不一定愿意降价。

     因为即便降价,医保覆盖范围所增加的薄利多销部分,也不足以覆盖他们的成本。

     这就是为什么有些药物可以通过谈判降价,而有些则死活谈不下来的原因之一。

     06

     —

     是制度就会有漏洞。

     虽然医保基金是老百姓的救命钱,但是有些医院和个人,通过恶意串通等方式,搞了很多骗保案例。

     从2018年到2020年,医保局连同公安等部门,共计追回骗保资金348.75亿元。

     大家看看这个数据,就知道这帮骗保的人,有多么的坑人。

     我查了一些案例,骗保的手段大致有:医院跟他人串通,搞假病历,虚开药品,虚开检查项目,虚开住院天数,伪造护理记录等。

     由于医院在给病人看病后,可以直接跟医保基金结账。所以,医院搞了这些虚开的药品、检查项目等后,就可以直接跟医保结账要钱了。

     有些嫌犯虚开了药品后,在医院领了药之后,又把领到的药品对外销售,再薅一遍羊毛。

     我看到四川的一个案例显示,有个医院连院长都因骗保被抓了。

     所以大家是否可以理解,为什么我国的医保制度中,有一个医保定点医疗机构的规定,即不是所有医院都可以使用医保,只有进入医保定点医疗机构名单的医院,才可以使用医保。

     因为不是所有医院都百分百可靠。

     国家层面有一套审核机制,如果某个医院的内控、管理、诚信等方面有问题,则这家医院不一定能进医保定点医疗机构的名单。

     结语:

     那些说医保双方砍价是演戏的声音,本质上是由于不懂其中的博弈艰辛。

     从医药公司角度来讲,当然希望药价越贵越好。而从医保基金角度来讲,当然希望药品越全越好,且药价越低越好。

     当然,我相信双方在谈判前,会各自进行内部测算,即看看什么样的价格,才能既满足医药公司追求利益的诉求,又能满足医保基金把钱都花在刀刃上的诉求。

     最终的价格,是双方各自利益的平衡点。

     喜欢我文章的朋友,请多点“赞”或点击“在看”,多多互动。微信的推送规则是,如果经常互动,我就会在你的常读列表中,能很方便的找到。如果不互动,慢慢可能就不太容易找到了哈。感谢大家支持!

     全文结束,如果你喜欢本文,请点击“赞”或“在看”。你们的支持,是我持续创作的最大动力,谢谢!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皇城根下刀笔吏pro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