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大厂的崛起,其实抢了电视台的生意
2021/12/12 20:00:00 皇城根下刀笔吏pro

     01

     —

     在没有互联网的时代,电视台基本是传统媒介中的霸主。随便一条广告费,都能贵到让普通人咋舌的程度。

     但是,进入互联网时代后,电视台的相当一部分业务,被互联网大厂抢走了。

     诸位如果对此不信的话,可以留意自己或身边人的观看习惯。

     在网络兴起之前,大家的主要看剧渠道,是不是电视?晚上下班到家后,可能会习惯性打开电视机,躺在沙发里看会儿电视。

     而现在,看手机刷视频的时间,可能已经超过看电视的时间。

     短视频这种形式,从本质上来讲属于电视和其他娱乐节目的碎片化。

     短视频并不是一种新兴的完全脱离传统的节目形式,而是把原先冗长、固定时间播放的相当一部分电视节目形态,变成了精华版、随时随地可播放的片段内容。

     大家可以去看一下,目前网络上到处播放的各种影视剧片段,有的可能还配上一些魔性的音乐背景,是不是这种形态?

     同时,由于短视频的制作门槛,相比传统正规影视剧而言,非常低,导致很多民间短视频也加入阵营,大大吸引了观看者的眼球。

     对于媒介行业来讲,这是一个眼球经济行业,营收的主要方式是广告费。

     每个用户每天的时间,只有24小时。除去吃饭、睡觉、工作等,一个用户能够用来浏览各种短视频或电视节目的时间,每天大概只有3-5个小时。

     当这几个小时的有效时间,被互联网平台吸引走后,用户能够投放到电视台的时间,自然就大大减少了。

     所以,互联网大厂们的崛起,对电视台群体而言,基本属于零和绞杀。

     我在网上看到一组数据,显示从最近几年来,电视台的人均收视时长在持续下降。2013年时,电视观众每日人均收视时长大约是165分钟,到了2018年时则只有128分钟,而且逐年下降。

     在私营互联网大厂如猛虎一般的碾压之下,这些国营电视台基本毫无招架之力,市场份额被不断挤压,生存状况越发不容乐观。

     在元宇宙厮杀进来抢一杯羹的情况下,我觉得电视台的总体未来,可能是没有未来。

     02

     —

     那么,电视台以及其他传统媒介,遭受互联网冲击,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呢?

     这个问题要从两个方面来看:

     1、舆论话语权的转移。

     在传统媒介时代,舆论话语权被牢牢的掌握在电视台和其他一些传统媒介手中。但是,到了互联网时代,话语权开始转移到网络平台,并通过资本的操控,转移到了互联网资本手中。

     舆论话语权的转移,对于社会整体的治理,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

     一方面表现为信息的发散和难以控制,另一方面表现为资本以前所未有的姿态,对舆论发酵和传播,出现了超强掌控能力,再有一方面表现为虚假信息和谣言的滋生蔓延。

     大家都知道,包括电视台在内的传统媒介,内部有一套相对比较成熟的审核机制。但是,互联网自媒体时代,发布信息的主体可能并没有这样一套机制。

     2、财富的分散和传播。

     在传统媒介时代,行业蛋糕基本全部进入了国营单位。

     但是,到了互联网时代,媒介行业财富出现分散,相当一部分进入了私营企业和头部个体。

     从个体角度来讲,由于社会形态变得更加多元,个体对体制的依赖程度不断降低,社会财富不断均匀化。

     当然,在这种均匀化的过程中,很多财富流向了头部企业和个体。

     03

     —

     最近网上流传一副图,说各个互联网大厂裁员的事情。

     比如,百度对无人驾驶部门进行裁员,字节对某些部门开始优化,滴滴年终奖后发啥的。

     真假姑且不论,我觉得仅从表面来看,这种片段性的事实,除了增加人们的焦虑以外,其实不能反映太多问题。

     互联网大厂是一种新型资本形态。在现实中,资本有两种表现形式:

     1、盲目扩张。

     资本在拿到钱后,并不会把钱存到银行里,而是会在各个领域寻求突破,盲目扩张,寻找下一个风口和增长点。

     在这个过程中,会造成相当数量金钱、资源和人力的浪费。

     做过投资的朋友大概知道,很多风投公司并不是每个项目都能赚钱,或者说,在多数项目上可能都不挣钱甚至赔钱。

     但是,只要押对了一个项目,押中了未来的风口,则收益可能呈现数十倍、数百倍、数千倍。

     所以,这些互联网大厂如果内部真的存在裁员,我觉得并不是啥大事。

     他们通过裁员,收缩某些盲目扩张项目上的各种成本,属于一种正常现象。

     2、非常势利。

     私营资本非常势利和现实。

     他们招聘员工的主要目的,不是为了做慈善,而是为了找到合适的劳动力。

     一旦发现某个项目持续亏损,或者某个员工劳动力不能再创造价值,他们会毫不犹豫的将这些部门或者员工,裁掉。

     所以,进入互联网大厂后,虽然外面人看着挣得多,但是里边的人,很多都是没得太多感情的挣钱机器。

     我有一次“有幸”去阿里的食堂吃饭,结果发现,阿里的食堂内部每个座位都是用挡板隔开的。在吃饭时,人与人之间没法说话。

     这种设置,我觉得明显是不希望员工之间在吃饭时,花太多时间用在聊天上。有种大家赶紧吃完饭,赶紧工作的意思。

     个人觉得,有些压抑。

     这些大厂内部的招聘和裁员,可能一直在进行,且是同时进行。

     当然,互联网行业发展到现在,国内增长空间已经达到上限。因为互联网行业的底层增长动力,是用户数量。但到目前为止,国内用户数量基本已经没有进一步挖掘空间。

     04

     —

     大家现在可能觉得电视机是现实生活中最熟悉的存在,但其实,电视机和电视台也不是一直都有,而是随着电视技术的发展,才逐渐出现的。

     到1958年时,我国第一座电视台—即北京电视台,才正式开播。

     后来随着经济的发展,电视行业蓬勃发展,变成了今天这个样子。

     未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我觉得纯粹的电视行业,可能也会趋于消散。

     技术的发展,造就了电视行业。但技术的发展,也可能终将会让电视行业趋于消失。

     如果我们把时间线往后拉长,比如拉长到30年、50年后,未来人们使用的可能是全息投影和触摸式声控技术,而不是现在的电视或网络屏幕。

     人们可能也不需要电视台这样一个基点,来选择播放的节目和播放时间。

     在未来的互联互通时代,可能不需要固定媒介,不需要基点,不需要介质帮助。大家可能可以随时随地,选择自己想看的节目和娱乐方式。

     结语:

     世界变化很快。互联网大厂吃尽了新兴市场的红利,在未来可能也会被别的新兴技术取代。

     我们生活在一个不断变化的时代,也生活在一个不断见证历史的时代。

     今天想到啥聊啥,就到这儿为止哈。

     关于发文时间,最近有些乱,有时上午,有时中午,有时晚上,有时半夜。主要是因为,写作只是副业,经常被各种事情打断,要固定在某个特定时间发,实在有点难。

     大家姑且看看哈。

     喜欢我文章的朋友,请多点“赞”或点击“在看”,多多互动。微信的推送规则是,如果经常互动,我就会在你的常读列表中,能很方便的找到。如果不互动,慢慢可能就不太容易找到了哈。感谢大家支持!

     全文结束,如果你喜欢本文,请点击“赞”或“在看”。你们的支持,是我持续创作的最大动力,谢谢!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皇城根下刀笔吏pro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