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而自由,但却无往而不在现实中
2022/9/26 13:51:08 皇城根下刀笔吏pro

     《隐入尘烟》这部电影,我看了大概五六分钟。后来觉得画面过于写实,没法激起自己的兴趣点,便没有再看下去。

     我老家在东部沿海的一座小城,印象中在我小的时候,农村大概是这个样子的。不过这两年,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老家那边的农村,已经变得相当富裕。

     几乎家家户户都是小楼房,村里全是水泥路,每家有一辆车基本是标配。

     农田里的机械化程度,也越来越高。虽然由于乡下的土地还没有连成比较广阔的成片建制,但是小型农用机械已经开始逐渐兴起。很多人已经不再靠原始的手工锄头等耕种,而是利用小型机械进行耕种,既快速又省事。

     不过,虽然如此,农村里的人相对城里人而言,我感觉还是会更为现实一些。

     主要的原因是,农村里的人相对来讲,要更穷一些。

     《我不是药神》电影中说,这个世界上只有一种病,那就是穷病。当一个人或者一个群体穷了之后,他们对现实、对利益,会看得更重一些。

     就好比在北上广这些大城市中,100元钱不算什么,随便买点啥可能就没了。两个人也不太可能因为100元钱,吵个你死我活。但是在农村里,100元钱可能是某个人在地里耕作一天的工钱。

     以前跟一个在中国生活了挺长时间的老外聊天,他说自己很惊讶的发现,中国是一个集“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欠发达国家”于一体的国家。

     他说,在北上广这些地区时,你完全感觉不到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

     北上广地区这些宽阔的马路、延绵的高楼大厦、豪华的现代设施,让人完全无法理解,中国为什么是一个发展中国家。

     但是,当他走到中西部地区,走到偏远地区的时候,他发现穷的地方是真的穷。

     虽然我老家所在的东部沿海地区农村,整体来看比较富裕,但是穷的人家也是真的穷。

     古人说,仓廪足而知礼节。

     马克思说,物质决定精神,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我觉得穷人之所以更为现实,是因为如果穷人不现实,生活可能分分钟让他活不下去。而有钱人之所以可以更为不现实,是因为他已然脱离了对物质的基本需求,无需为生活烦恼。

     卢梭说,人,生而自由,但却无往而不在枷锁中。

     在我看来,这个枷锁,既可能是制度的枷锁,也可能是生活的枷锁。而后者,是很多人毕其一生可能都无法打破的东西。

     人性,不一定是自私、冷漠、无情、冷血的,但一定是利己和逐利的。

     这种利己性和逐利性,是人作为动物之一,在这个弱肉强食的世界能够生存下来的本能。

     没有利己性和逐利性的动物,在地球数亿年的进化演变中,可能早已被消灭。

     当然,电影本质上是艺术。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艺术讲究戏剧性冲突,将美好的事物毁灭给别人看。艺术不是某个悲剧的照搬,而可能是很多悲剧的糅合。

     我们不要因为观看了某部艺术作品,而对生活过于悲观,也不要因为批判了某部艺术作品,而对人性过于乐观。

     最后说一句。人,生而自由,但却没有人能够逃过生活的枷锁。

     喜欢我文章的朋友,请多点“赞”或点击“在看”,多多互动。微信的推送规则是,如果经常互动,我就会在你的常读列表中,能很方便地找到。如果不互动,慢慢可能就不太容易找到了哈。感谢大家支持!

     全文结束,如果你喜欢本文,请点击“赞”或“在看”。你们的支持,是我持续创作的最大动力,谢谢!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皇城根下刀笔吏pro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