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改变了中国社会
2022/10/19 19:30:52 皇城根下刀笔吏pro

     今天看到最高检察院谈昆山反杀案,跟大家顺着这个话题简单聊聊。

     这个案件在当年火爆全网。我记得当时第一眼看到这个案件的案发视频时,正在晚上回家路上。回到家后随手写了一篇微博评论,结果阅读量达到2200多万,直接爆了。

     我给大家截一张图,感受一下这个爆棚的阅读量。

    

     细心的朋友可能会发现,这个案件发生在2018年,迄今已经有四年。

     中国在过去的几年间,随着互联网的不断普及,民间的声音不断被放大,并且在很多重要节点上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像这个昆山反杀案,如果没有互联网承载的民间声音介入,我觉得案件的结局不会如此。因为在传统的司法实践中,对于正当防卫的认定口径,非常狭窄,跟普通人的朴素理念差异很大。

     简单来讲,你在实行正当防卫时,必须只能针对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且必须只能实行对称武力行为,除非对方实施的是杀人、抢劫、强奸等重大刑事犯罪行为。否则,可能构成防卫过当,甚至反过来变成故意伤害、故意杀人等犯罪行为。

     而昆山反杀案的发生,让这一司法实践发生了变化。

     这个案件最后以当地警方撤销案件为开始,以最高检将该案件纳入指导性案例为标志,成为中国法治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式案件。谁也没有想到,一个满身纹身的街头混混,居然能以自己的生命为代价,推动了中国法治的重大变化。

     个人认为,这样的变化带有积极意义。因为原先关于正当防卫的司法认定口径,过于狭窄和机械。虽然法律的本意是为了不鼓励私力救济和同态复仇,但是这样狭窄和机械的认定,显然将善恶双方置于不平等的地位。

     即作恶者可以随意任性,但防卫者却需要时刻计算防卫时间和尺度,否则可能因为防卫行为承担法律责任。这对于扬善惩恶,鼓励社会遏制不良势力,不具有积极意义。

     互联网极大的改变了中国社会的治理生态。

     在互联网之前,民众的声音分散而微弱。而在互联网出现后,对于一些公共类的话题,民众的声音变得集中而强势。在一些集中而强势的声音面前,公权机关既感受到很多压力,也承载了很多责任。

     当然,互联网也是一个鱼龙混杂的地方。除了正常的表达意见和不同声音之外,还有一些谣言、水军、境外势力等。他们借着互联网平台的匿名特征,浑水摸鱼,搅动中国的舆论风向。

     人是渺小的,人也是伟大的。是人创造了互联网,也是人成就了互联网。互联网是中国社会发展的一面镜子,正是因为有互联网的存在,中国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喜怒哀乐、人生百态等,才得以尽情展现。

     喜欢我文章的朋友,请多点“赞”或点击“在看”,多多互动。微信的推送规则是,如果经常互动,我就会在你的常读列表中,能很方便地找到。如果不互动,慢慢可能就不太容易找到了哈。感谢大家支持!

     全文结束,如果你喜欢本文,请点击“赞”或“在看”。你们的支持,是我持续创作的最大动力,谢谢!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皇城根下刀笔吏pro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