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言难尽
2022/11/9 9:49:12 皇城根下刀笔吏pro

     郑州女儿成人礼这件事,让人一言难尽。除了这位刘女士说错过女儿成人礼这个视频外,我还看到另外一个视频,疑似她本人拿着喇叭喊,说发言稿都是审核过的,不是她想说什么就可以说什么,对此表示不服气。

     从我个人角度,说几个观点,仅供大家参考:

     1、错过女儿成人礼这件事,之所以受到网络舆论抨击,我觉得主要不是因为内容本身有多么大的问题,而是因为时机不太对。

     从今年上半年开始,国内的疫情防控力度明显加紧。有些地方层层加码、过度防疫,给部分民众的生产、生活、出行等,造成很多不便。由于奥密克戎的传播性比较强,一些地方搞一刀切机械清零,引发性命攸关的事件,造成网络舆论愤慨。

     在这种情况下,错过女儿成人礼这件事,属于明显的小事,基本不值一提。很多人的不安全感、焦虑感,开始上升。甚至有些人错过自己亲人葬礼,没能在最后一刻跟亲人见面,成为人生中非常大的遗憾。

     我有一次打车回家,听一个司机讲过类似的故事,说他有个朋友,家里亲人病危,想要回去看一下,结果不让回。亲人病逝后,只能朝着家的方向磕几个头,以表孝义。

     这是一个比惨的时机,很多人比你惨。你拿错过女儿成人礼这件事,想要表示自己为了抗疫工作,付出很多,显然无法引发舆论共情。因为很多人比你惨,你这点小事,根本不算惨。

     而且,疫情让群体变得撕裂,甚至不仅群体撕裂,个体可能也是撕裂的。假设现在国家说,算了,疫情防控工作不做了,从现在开始彻底放开,我估计有些人也可能会感到担心或害怕。

     可能前一刻还在吐槽防疫措施,后一刻自己又开始陷入另外一种担忧或焦虑。

     群体具有矛盾性,个体也具有矛盾性。从哲学的角度来说,万事万物都具有矛盾性,无时无刻不处在矛盾之中。矛盾是常态,不矛盾才是偶然。

     在这种情况下,不管是疫情防控工作本身,还是跟防疫有关的宣传讲解,我觉得都要务实,即尽量只说问题是什么,如何解决问题,其他的少说。

     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是基本的工作方法论。牢牢记住这个工作方法论,把这个工作方法论用到工作和宣传讲解中,我觉得翻车的概率会小很多。

     2、社区书记这个称谓,加深了一些误解。

     这一段内容可能会让我挨骂,先保个命。我不认识这位刘女士,也不是给她洗白,只是纯粹从逻辑角度讲讲自己的看法。

     很多朋友一听到“书记”这个词,可能以为是个大官。其实,她可能连“官”都算不上。

     中国有两大基层自治组织,一是居委会,二是村委会。居委会主要面向城镇社区,村委会主要在农村。

     按照法律规定,居委会和村委会都属于民间自治组织,是城镇居民和农村村民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不是政府机构。在其中工作的人员,也不属于政府公务员编制序列。

     大家可以在百度中搜索一下,所谓社区书记,可能只是一个在居委会中工作的社区工作人员,可能类似居委会主任这样的角色。在非疫情期间,主要做一些杂七杂八的事情,在疫情期间,承担着上传下达的枢纽工作。

     乡镇或者所在辖区的政府指令或工作安排,尤其是跟防疫有关的指令或工作安排,一般不会直接发给居民或村民,而是发给居委会或村委会,由居委会或村委会再进一步跟自己辖区的居民或村民进行沟通和协调。

     就好比我住的小区,跟做核酸有关的通知、解除弹窗的申请,以及其他跟抗疫有关的各种杂事,基本都是由居委会主任跟小区居民进行对接。乡镇政府人员很少出现,估计他们也顾不过来。

     从这个角度来讲,大家是否可以明白,为什么这个刘女士敢于公开霸气回应,说发言稿都是经过审核的,不是她想说什么就可以说什么。因为她不是政府公务人员,理论上由所在小区居民选举任命,跟政府部门没有直接的上下级行政隶属关系。

     政府部门对居委会有工作指导职责,但是没有人事任命权和工作评价权。

     所以,她不愿背这个锅。而且,这是一个天大的锅,相当于近期以来部分民众对全国各地发生的跟抗疫有关的不满情绪,都发泄到她身上去了,她当然不愿背。

     另外说一点。

     如果她同时具有D员身份的话,可能会兼任居委会主任和所在社区D支书书记的角色,属于两块牌子一套人马。不过,大家要注意,D员身份不是公务员身份,不必然具有公务员职务。

     D员身份没有职务价值,只有信仰价值。就好比有些比较大的民营企业,可能也会设立D支部,但是兼任企业D支部书记的人,工资仍然是由企业发放,自身价值更多的来源于工作价值,而不是D员身份,跟公务员身份也没啥关系。

     中国现在有9500多万D员,相当于差不多10个人中就有一个D员。具体到社区和村的时候,一般都是兼任,以方便D组织的管理,能够延伸到最基层。但是,在社区和村组织内的D员身份,不代表公务员身份,不是“官”,更多的像是一个具有D员身份的普通居民。

     3、“动态清零”本身不追求绝对的清零,是在动态过程中维持一个总体的防疫平衡,且随着病毒和疫情的发展变化,不断调整,与时俱进,是一个动态的概念。我觉得有些地方的“躺平式”一刀切执行措施,污染了这个概念。

     上面关于“动态清零”的概念和含义,不是我发明的,而是由国家卫健委多次讲过。但是,由于中国太大,各地的基层组织和管理能力不同,到了执行层面,便出现各种不同的情况,导致围绕是否要执行“动态清零”,产生很多争议。

     在我看来,一些地方一关了之、一封了之、慵懒执行“动态清零”政策,甚至在封禁之后,连基本的物资保障、危急病患救治等工作,都没有很好地开展,他们的这些行为,才对“动态清零”政策造成最大破坏。

     正因为有这些不管民生的一刀切执行者,才让部分民众对“动态清零”政策产生很大负面感官,也才让“动态清零”政策产生很多争议。

     总体来讲,我觉得抗疫工作还是要实事求是。病毒是什么样,便是什么样。我们根据病毒的现状,制定相应政策和执行措施。我们既不要为了防疫而防疫,也不要为了不防疫而不防疫。

     夸大或者无视病毒,我觉得都不太对。

     另外,讲一个我之前讲过的观点。个人认为,防疫总体上要外紧内松,而不是外松内紧。因为在疫情期间,有跨境流动需求的群体,毕竟是少数,绝大多数人基本都窝在国内,不会出国。

     我不知道目前的入境7+3隔离防疫政策,是否导致有阳性病例从境外流入境内,但是从总体来讲,我觉得外松内紧的防疫政策,无法长久持续。奥密克戎的传播性太强,而防疫的基本盘在国内。如果国内的不满情绪不断累积,防疫执行不太容易有效持续。

     4、抗疫是一件需要全体民众配合的事情,我觉得我们不仅要精准抗疫、科学防疫,还需要做到公开透明,跟民众讲清楚病毒、疫情现状,以及未来的可能发展路径。

     中国的城镇化率已经很高,互联网舆论的主流引导者,是城市中产阶层。总体来讲,这部分群体是比较讲道理的,且我认为很难对他们进行信息隔离。在信息高速流通的互联网时代,任何信息隔离企图和措施,我认为都是徒劳的,甚至可能会产生彼此不信任的副作用。

     如果失去多数民众的支持,仅靠严刑峻法,只可能增加双方的紧张感。

     最后说一个观点。

     我看广州最近通报的数据,其中90%左右都是无症状感染者。大家回想一下,三年前疫情刚被发现时,当时的致死率非常高。当时的武汉措手不及,陷入慌乱,众多死亡病例,基本都是武汉初期的感染者。

     但是现在,绝大多数感染者都是无症状感染者。

     我不是医学专家,但是从一个朴素的判断来讲,我感觉病毒经过国外一轮接一轮的传播和变异后,毒性在不断降低。我们主要靠防疫隔离措施,实现国内多数人免于遭受感染,而国外主要靠无数人充当病毒培养皿,实现病毒的自我演化。

     我感觉再经过几轮的演化后,病毒的毒性可能会进一步降低,也许离黎明不远了。

     当然,这只是我一个非医学专业人士的猜测,不一定对,仅供大家参考。

     喜欢我文章的朋友,请多点“赞”或点击“在看”,多多互动。微信的推送规则是,如果经常互动,我就会在你的常读列表中,能很方便地找到。如果不互动,慢慢可能就不太容易找到了哈。感谢大家支持!

     全文结束,如果你喜欢本文,请点击“赞”或“在看”。你们的支持,是我持续创作的最大动力,谢谢!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皇城根下刀笔吏pro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