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感染预防和治疗的要点
2022/2/18 12:13:50 棒棒医生

     有些读者看了翻译的NICE2021《新生儿感染:抗生素的预防和治疗性使用》后一头雾水,表示没看懂。

     棒棒医生提炼出以下要点,应该好懂些,供参考:

     1.妇女怀孕期间应检查B组链球菌(GBS)定植情况,若阳性,其再次怀孕时新生儿感染B组链球菌的风险会增加,应在第二次分娩时予以抗生素预防。

     所以,新生儿感染的预防需要提前到妈妈上一次怀孕时,这是治未病思想的具体体现。这一证据实施时涉及两个质控点:切实提高孕期GBS检查率,如果压根就没有查过这个指标,预防也就无从谈起;GBS阳性孕妇抗生素预防性使用率

     2.以下情况需要在分娩期间予以抗生素,以预防新生儿早发型感染:早产;妊娠早期或当前妊娠期有GBS定植、菌尿或感染;以前有过GBS感染的婴儿;临床诊断为绒毛膜羊膜炎。

     抗生素品种的选择,没有有绒毛膜羊膜炎的用苄青霉素(过敏用头孢噻污、万古等),有则用苄青霉素+庆大+甲硝唑。

     以上两条是作为预防用在妈妈身上的。

     3.新生儿出生72小时内是否需要使用抗生素,取决于对早发型感染的危险因素和临床表现的精确评估,以下预警系统可作为评估工具:

    

     存在1个危险信号或2个及以上非危险信号者,应该考虑使用抗生素

     4.开始抗生素治疗前应该做以下评估

     血培养

     C 反应蛋白

     强烈怀疑早发型新生儿感染或有提示脑膜炎的临床症状或体征的,腰穿取脑脊液检查

     不建议查尿常规或培养

     如果没有局部感染的迹象,不建议做皮肤拭子检查

     有脓性眼部分泌物的婴儿,应采集拭子做衣原体和淋球菌检查,同时针对可能的淋球菌感染予以抗生素治疗。

     有脐部感染体征的婴儿,做血培养,取拭子样本,然后开始静脉注射氟氯西林和庆大霉素

     如果微生物学结果表明感染不是由革兰氏阴性菌引起的,停止使用庆大霉素

     5.关于抗生素的用法:

     疑似早发型感染的抗生素首选苄青霉素+庆大霉素,除非当地细菌耐药数据表明需要不同的抗生素。

     每12小时给予苄青霉素25mg/kg。根据临床判断可缩短至每8小时一次。

     庆大霉素首剂5mg/kg,一般36小时后予第二剂。或根据症状严重度、血培养阴性细菌感染、血药浓度监测等缩短间隔。应记录庆大霉素给药时间和采样时间。

     定期重新评估以调整抗生素方案。如果有革兰氏阴性菌败血症的证据,停用苄青霉素,增加另一种对革兰氏阴性菌有效的抗生素如头孢噻肟。

     出现以下情况,应在36小时后停用抗生素:

     血培养阴性,并且最初的临床疑诊感染因素不强,并且婴儿的临床状况令人放心,没有可能感染的临床指征,并且C反应蛋白的水平和趋势令人放心。

     无脑膜炎的早发型感染,若血培养阳性,或强烈怀疑败血症,抗生素疗程为7天。

     出现以下情况,可继续抗生素治疗7天以上:婴儿尚未完全康复或血培养中发现了病原体。

     若血培养阴性继续使用抗生素超过36小时,则至少每 24 小时检查一次婴儿,每次检查时都要考虑是否停止抗生素。

     总结早发型感染的抗生素使用,经预警系统评估需要使用者,首选苄青霉素+庆大;36小时后需做重新评估以决定是否停药或调整用药。36小时的时间节点很关键,需要在这个时间点给出血培养的结果,更需要在这个节点引进TIME-OUT机制:暂停,讨论一下抗生素是否需要调整或停止。

     需要说明的是,庆大霉素在中国儿科基本已经全面禁用了,NICE却把它作为首选之一,是因为有了安全性的新证据吗?应该引起专业的关注和讨论。

     同时需要注意的是,现实中用苄青霉素的也很少。也就是说,NICE推荐的首选方案苄青霉素+庆大在我国的使用率非常非常非常低。原因究竟是什么呢?需要儿科专业大咖的深入分析。

     6.晚发型感染的临床指征如下表

    

     7.晚发型感染用抗生素前的评估同早发型,即上面的第4条。

     8.晚发感染的抗生素选择

     联合使用窄谱抗生素(如氟氯西林+庆大)为一线治疗

     品种选择需结合当地抗生素敏感性和耐药性数据(我十年前就强调的原则之一)

     怀疑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时,加甲硝唑类

     9.48小时TIME-OUT(暂停)

     出现以下情况,应在48小时内停用抗生素:血培养阴性,且最初的临床怀疑感染不强烈,且婴儿的临床状况令人放心,没有可能感染的临床指征,且C-反应蛋白水平和趋势令人放心。

     10.无脑膜炎的晚发型感染的治疗持续时间

     血培养阳性的治疗 7 天。如果出现以下情况,7天以上:尚未完全康复,或血培养有确定的病原体,或特殊部位感染(如腹腔内共病、坏死性小肠结肠炎、骨髓炎或中心静脉导管感染)

     11.体重不超过1500克或胎龄不足30周的早产儿怀疑晚发型新生儿细菌感染而接受抗生素治疗者,应给予预防性口服制霉菌素,不能口服者可静脉氟康唑。

     12.没有感染危险因素或临床指征或实验室证据的,不应常规抗生素治疗。

     13.早发型和晚发型脑膜炎

     未知病原体者,阿莫西林+头孢噻肟

     革兰氏阴性菌者,停止阿莫西林,单用头孢噻肟。

     革兰氏阳性菌者,继续阿莫西林+头孢噻肟

     脑脊液培养B族链球菌阳性,抗生素改为:每12小时苄青霉素50mg/ kg(至少14天)+庆大霉素,每36小时5mg/ kg的起始剂量,必要时调整后续剂量和间隔疗程为5天。

     血培养或脑脊液培养李斯特菌阳性,停用头孢噻肟并用阿莫西林+庆大。

     最后总结:

     预防新生儿感染从妈妈做起;

     新生儿无论早发型还是晚发型感染,都需要经过严格的评估才能使用抗生素;

     使用前要做基线评估;

     早发型用药36小时,晚发型48小时时需要暂停做再次评估(TIME-OUT),以决定是否停药或调整用药;

     晚发型感染需要考虑预防真菌感染;

     庆大霉素需要特别的监测。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棒棒医生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