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医生大专家都应该遵循的是证据,而不仅是指南
2022/3/8 6:58:52 棒棒医生
阿宝最近有篇文章,《把指南背熟,是小医生的基本功;先指南一步,是大专家的真本领》。文章的观点很鲜明,即如标题所说。
我觉得,这个观点不能说错,但很容易引起误会。
[误会1]既然是小医生的基本功,那遵循指南就应该是一种业已普遍达成的事。
可以肯定,事实并非这样。不遵循指南才是普遍的事实,哪怕所有的指南都十分明确的结论。比如感冒吧,就是普遍的打各种抗生素或中药注射剂以及各种无证据神药,无论小医生大专家,都干这事儿。
指南遵循度之低,可能是阿宝这样身居中国顶级医院的医生所感受不到的。
[误会2]既然是小医生的基本功,那遵循指南就应该是一件很容易的事。
容易到什么程度呢?背熟了,然后"比着指南开医嘱"就可以了。如果真的这样,那真的是小医生就能胜任的。
但决不是这么容易。遵循指南,实际上需要系统的方法,需要动用团队和组织的资源和力量,需要运用质量管理的方法,需要借助信息化和健康教育的手段,等等,才能真正的做好这件事。因此,与其说是小医生的基本功,毋宁说是医院管理者的基本功。
[误会3]很多人会把违背指南误会成"大专家"的做为,同时误以为自己就是"大专家"。
确实,指南只是一种现有的答案,对某一疾病的某些临床问题的现有最佳答案。但是当然,临床有很多"黑暗地带",在指南里并没有现成的答案。
这时候怎么办?是不是超越了指南的诊疗决策就是错的呢?
当然不是。
因为"循证"从来就不仅仅意味着遵循指南。
循证的含义是遵循"当前最佳证据",指南仅仅是存放"当前最佳证据"的最方便的前线兵器库,它的后面,是浩如烟海的生物医学的研究文献。
所以,如果指南里没有答案,你还可以去大后方的"烟海"里去找证据。这时候,医生更高一级的基本功就体现出来了,要懂英文,会检索,能评估证据的质量,能结合临床问题而正确使用证据。这才是现代医生的基本功,不是背指南,比照指南。
如果"烟海"里仍然找不到证据怎么办?这个时候才真的需要"大专家",可以做临床试验啊。
紧急情况下,大专家会在以往所有证据的基础上,结合自己丰富而千锤百炼的经验,创造性地使用新的方法。而这种创新终将被医学共同体重复验证,最后依然会纳入指南。
这就是阿宝所说的"先指南一步"。
但是,这样的能引领指南的"大专家"是万中无一的绝顶高手,是《功夫》片中能打败火云邪神的那个人;不是你---芸芸斧头帮中的一员,你千万不要误会了。
对于绝大多数的医生,无论小住院小主治还是大主任,指南以及它背后浩如烟海的科学文献,就是天花板。
在你老想着"突破"两个字的时候,要掂量掂量自己。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棒棒医生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