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兴趣小组和大学社团讲座
2022/5/22 10:04:14 棒棒医生
人老爱回忆,反之,爱回忆说明人已老。
人老爱回忆并非刻意为之,而是如蛋白质调控,有一个阀门和阈值,到了年龄,这个门打开了,阈值降低了,就容易被激活。
但千万不要把回忆当成实录,回忆有无限想象和创造的自由,毋宁说是一种补偿。
所以钱钟书说,"回忆,是最靠不住的。一个人在创作时的想象往往贫薄可怜,到回忆时,他的想象力常常丰富离奇得惊人。"
我在研究砷剂治疗白血病时接触到很多人的回忆,从不敢完全相信。尤其是张亭栋新闻报道中的回忆故事,几乎可以小说创作视之。
但我也开始喜欢回忆了,这就人生的讽刺吧。
以下关于学生时代的一点回忆,我姑妄记之,你姑妄看之,毋以信史视之,可也。
我的小学和初中似乎没有任何课外兴趣活动,只知道上课考试。后来看到城里学生多才多艺,总是羡慕无以复加,痛感先天不足。
到了高中开始有课外的兴趣小组,我先后参加过两个小组。
一个是美术小组。我并没有任何美术的基础,但家族长辈里多有画家和爱好者,自小耳濡目染,不免幻想着自己也有画画的才能。小组里从零开始,素描石膏、静物、人物,再速写、水彩、水粉。持续一年,高二后中止。后来听六公论画,初学须下笨工夫苦功夫,作业以公斤算,当如商之盘铭曰"苟日新,又日新,日日新"。则如我所学,尚在门外矣。
另一个是赤壁文学社。我以理科班身份南郭其中,没有写什么可以称作文学的东西。只记得听过诗词格律平仄的讲座,但到现在也没太懂那些讲究。访问过地方著名作家梅白老先生,听他坐在狭窄的书斋里吹牛,从毛教员到爱因斯坦,似乎没有他不懂的,觉得好厉害。记得他的两句话,"文自胡说起,诗从放屁来"。
按说我应该参加"数学小组",但没资格。数学小组是黄高的天花板,一种神秘组织,非常人可入。我的数学成绩并不差,高中时课余自学过布尔代数、微积分、映射与覆盖、许莼舫平面几何四种等超纲内容,能差到哪里去?但就是挤不进第一方阵,黄高的数学,你细想。
是否有其他小组,我不记得了。
大学的社团和讲座就太多了,有"乱花渐欲迷人眼"之感。食堂外面的公告栏里经常有新广告,今晚某教室请知名学者诗人艺术家讲座云云;社团十几个是有的,随便参加。
我记得参加过的有:
书法班,请的上海某书法家,用毛蘸水在黑板上示范。不记得为什么要参加这个兴趣班,是一种浪费吧,换今天是没兴趣的。不过参加学校艺术节硬笔书法得了二等奖,还是有点爱好吧。
推拿班,没错我也参加过,老师教各种手法,都有好听的名字,如一指禅什么的。长点见识,知道什么叫仪式感。
西方美术鉴赏,医学院里讲这个,听的人很多。
各种哲学思潮讲座,当时很热门,有叔本华、尼采、萨特、弗洛伊德、马斯洛、科学哲学等等,请的都是国内著名学者,如科学哲学请的是中社哲学所的邱仁宗先生。半懂不懂的都了解点皮毛,对某些故弄玄虚不讲人话的"哲学家"们总算有点免疫力。
比较边缘的现代诗,记得有几个上海诗人,开囗闭囗频率最高的词是"恶心"。这虽然不是我的菜,但我觉得不妨宽容待之,诗嘛,又不是医学,关乎性命。
现代文学讲座,讲者就是我们大学语文课老师,叫什么名字忘了,英俊深沉,非常渊博,当代作家信手拈来,很讨女生喜欢。
对了,还有特异功能社团,去听过一次,神乎其神,他们连耳朵认字都坚信不疑,认为任何只要正确修炼都可以做到。我无法相信。
听过汤校长讲他的小肝癌科研经历和体会,这是他最著名的成就。记得他离开后有个学哲学的对校长的体会颇为不屑,认为肤浅。我当时很不以为然,你那么深刻,怎么没见你搞个小肝癌成果呢?然而今天,我看到老校长在宣扬创造"中国新医学"以及"氢气治癌",就常常想起当年讲座上那位"业余哲学家"的评价来。
忽忽三十年过去了,现在的学校教育重视素质教育,学生的课余活动想必更加丰富多彩百花齐放吧。想想真羡慕啊!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棒棒医生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