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观园题词评选到疗效评价
2022/6/8 0:06:18 棒棒医生

    

     《红楼梦》第十七回,大观园成,只亭台楼榭对联匾额尚未有着落,贾政便带领众清客和子弟游园题词。进园迎面一带翠嶂挡住视野,留镜面白石一块供题字。众清客题了“叠翠”、“锦嶂”、“赛香炉”、“小终南”等几十个名字,最终评宝玉的“曲径通幽处”最佳,理由是:“编新不如述旧,刻古终胜雕今”。

     又到一个亭子,有人从《醉翁亭记》“有亭翼然”想到“翼然”,贾政自己则从“泻出于两峰之间”想到“泻玉”。最后还是采用了宝玉的“沁芳”,理由是新雅不落俗套,又契合元妃省亲之事。

     这两回题字最后都选了宝玉的,是不是宝玉的才情真的胜过了那些清客呢?显然并非如此。书中明说“众客心中早知贾政要试宝玉的功业进益如何,只将些俗套来敷衍。”他们是故意让的宝玉,而之所以要让宝玉,归根结底,还是要奉承贾政。

     判断题字的好坏,本就是主观极强的一种审美活动,如果还要看某种权威的脸色,那就注定得不到真相。

     这使我想到疗效评价

     疗效评价在漫长的历史中,也是看话语权的。

     出自经典著作的经方具有不可争议的权威。《伤寒论》被誉为“方剂之祖”,“万世不易”,它的每一个方子都默认是疗效显著的。但是这些方子真的每一个都经过了实践的检验么?并没有,有的只是信仰。

     比如,它有一个著名的方子“烧裈散”,是取女子内裤中间的一块烧成灰,说可以治疗“阴阳易”的病。这个方子的荒谬不言而喻,但是,震于医圣的赫赫威名,自东汉以来,没有人敢于批评。清遵经派大师陈修园甚至写诗极赞之:“近阴裈裆剪来烧,研末还需用水调。同气相求疗二易,长沙无法不翘翘。”这个翘翘的令人跳跳的方子直到今天也还有人无条件相信。著名中医大师李汉卿和刘渡舟就认为它“确实管用”(详见刘渡舟讲伤寒论)。

     还有许多经典,从《肘后备急方》到《千金方》到《本草纲目》,都记载了无数“效如桴鼓”的方子。默认其有效也仅仅是因为它们出自经典和权威,并没有可靠的临床事实的数据。

     即使到了今天,我们评价疗效时仍然习惯于权威的话语。出自权威之口的药物,比如某牌子的板蓝根,哪怕仅仅做了体外实验,也会被炒为神药特效药,而其实,它离真正临床有效还有十万八千里的距离。

     怎样破除对权威的迷信呢?唯有随机对照双盲

     在使用盲法之前,评酒师对葡萄酒的品质具有绝对的权威。这个时候如果拿美国加州的和法国的顶级葡萄酒比,不用比就会知道结果,加州酒会一败涂地,因为权威的评酒师一定会把最美妙的词汇奉献给法国酒。但在1976年,加州葡萄酒却以一场史无前例的盲品而打进了巴黎。盲品分为红白两组,每组有十款,全部隐去标识,由著名的品酒师现场盲品。品酒师们的偏见根深蒂固,现场就议论纷纷,认为某酒“毫无香气可言,这肯定是加州酒”。然而,结果却很打脸,白葡萄酒组加州的蒙特莱那酒庄夺冠,且前四名中有三款酒来自加州酒庄;红葡萄酒组冠军也是加州的鹿跃酒窖。

     这就是著名的葡萄酒巴黎审判(Judgment of Paris),只有屏蔽掉权威的偏见,才能得到真相。

     大观园匾额题词评比当然也可以用盲法,把所有的题字收集起来,编号,不落款,让无利益关系的第三方来评价,那才是最客观的。则宝玉每次都中选的概率会小到接近零吧。

     现代医学正是采取这种方法来评价疗效的。一个药物是否有效并且安全,必须经过大样本随机对照双盲的临床试验来证明,不需要看任何权威人物的脸色,也不需要借助任何经典的威名。如果临床试验证明其无效,则不论背后支持的威权是什么,也注定会跌落神坛。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最近的如羟氯喹治疗新冠,一度被宣传得神乎其神,不仅有医学大咖站队,连美国总统都力挺。但又如何?随机对照双盲试验证明其无效,一切就烟消云散了,它被清出了全世界的新冠指南。

     人性对权威的屈服和跪拜是根深蒂固的,连一次小小的题词评选都不能免,何况乎利益深重的疗效评价呢?

     唯有把权威关进笼子,屏蔽掉他的威压,我们才能获知真相。这就是现代医学疗效评价的金标准:随机对照双盲法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棒棒医生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