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班学霸们
2022/6/10 0:02:49 棒棒医生

     源起

     江湖上群雄粥粥,今年的高考数学卷难得变态。

     这一类话题老中医向来不参与,数学也者,是老中医可以置喙的吗?韬光隐晦为上策也。

     但老中医所在的高中群是一个学霸群,一位老学霸轰然出列,声明他做了一遍卷子,也不过如此,可以稳拿110分。

     这番话说来不打紧,瞬间引发群坍塌。

     110分,什么概念?以今年数学的难度,110分绝对是祖坟冒烟的标志。而咱们这些老头子小妹子,高中毕业36年了,可能吗?连一元二次方程的判别式德尔塔都忘得干干净净。要老中医上,除非选择题三长一短选最短地蒙,绝对是零分。110分,就是神一般的存在!

     果然有两位美女亦表示,和老中医差不多,数学完全还给了程老师。

     其他各路学霸也纷纷表示膜拜,就连班主任数学程老师,也颔首以示点赞。要知道,这是很难得的,程老师很少表扬人,至少我,高中三年就没有得到过程老师的一次表扬(此处容我哭三分钟)。

     以下是学霸的演算草稿:

    

    

     反正也看不懂,如果不是事先声明,我会以为这是史前文明的某些象形符号,你看得懂吗?

     最后学霸鉴定,本届数学题没有超纲。我坚信,这就是定论,因为是学霸说的。所以,师太就认了吧,你没考好,就是学,唉,差。

    

     因为这个源起,我到底想起一些事来,关于咱班学霸们。

     柳公子

     上面这位学霸,就是柳公子了。

     柳公子其人,说实话,一开始我也并不如何佩服他,不过每次考试第一嘛,但平时看起来木头木脑的,书呆子而已,有什么了不起?

     慢慢就发现,并非如此简单。

     当时年级有一位美女,依稀似乎仿佛和小龙女一个姓,被男生们私下许为第一校花(此处拉一点仇恨)。在餐后傍晚的休息片刻,我经常看到,柳公子和她一起斜躺在操场的某一角,不知唧唧哝哝些什么,被夕阳的余晖一映照,剪影一般惊艳。这剪影,久久留在我的心中,直至今日。

     咦,他还有这一手?

     尽管如此,我和他交往并不深。实话说吧,我不喜欢他。

     大学我和他在一个城市,上海。咱班有6人在上海,交大3(包括柳公子),上医1,华东化工1,同济1。大学五六年中,我们6人聚会只寥寥二三次,柳公子一次也没有参加。据说,他一直最爱的就是演算数学题,他乡遇故知,不是他的菜,这呆子!

     直到这一次做高考数学卷子,我是彻底服了。人生就是这样,有些人要到最后才会令你拜服,你不服还不行。

     赵君

     柳公子这么厉害,你一定以为他就是咱班第一王老五吧?

     不然。

     咱班第一号人物是赵君。

     赵君是高二才并入咱班的。他的大名年级无人不知,因为他是无可争议的第一名。

     无可争议的意思是,他几乎每次考试都是第一名。

     而每次第一名,黄高的,就意味着是全中国高中最顶尖的水平(当时)。这点有异议吗?

     赵君温文尔雅,各科成绩均衡,总分稳居第一。

     他绝不偏倚。虽然我觉得,我作文似乎比他强一丁点,但语文成绩并不强于他。

     赵君最强的是数学。

     黄高的数学是一种变态的存在。

     我这么说,你可能并不理解。

     拿我自己为例吧。我坚信,我的数学绝不差。终高中三年,我在数学上主要用心于超纲内容的自学。可以说,做了无数的老师没有要求的课外数学题。其中,有很多纯属兴趣,与课标无关。比如,我自学过微积分、数论初步、布尔代数、映射与覆盖、许莼舫平面几何四种等,三十几年后,我能说出这些专业的名字,你就应该能体会到我们当年达到的基准水平。

     但是,竟然,我仍然无缘于黄高数学的第一梯队。

     当时有一些课外兴趣小组,数学小组是王者。我满以为自己是当然之选,没想到根本排不上号。最后只好选了一个青铜,美术。

     没错,赵君就是数学小组王者中的王者。

     他在当时的全国数学竞赛中获得了最好的名次,具体我忘了。

     他在高考前就被中科大提前录取了。

     因此,当我们战战兢兢地备战高考时,他优哉游哉地玩电脑。

     电脑,当时是稀罕物儿,全校只有一两台的样子,只有赵君这样的学生才有机会玩儿。也许是唯一一人?

     而当年高考,黄高拿了省状元,并独占前十名里的三名。平时第一名的赵君没有参加高考,他就是这么低调的人。

     值得凡尔赛的是,赵君和我是好朋友,连同王君一起,我们自称三剑客

     王君

     王君并非是传统意义的学霸,但在我心目中,他也算是学霸。

     他的总成绩并不出色,他偏科。

     他主要偏历史。

     一个理科班学生,发疯般地喜欢历史,这就很有点奇葩(此处褒义词)。

     说实话,当时我是很不理解的。经常我们一起去逛书店,我随便看看没有感兴趣的书或者阮囊羞涩,就要离开了。但王君却总是恋恋不舍,总是赖在书店的一角看历史书。我很不满,你到底走不走嘛?买又不买,走又不走,端的却是为何?

     多年后,王君成为我的妹夫。我妹晓余是专业作家,每和王君谈及金庸小说,王君对侠骨柔情什么的丝毫无感,却对大理段家的历史如数家珍。这是被理工科耽误的历史学家啊。

     然而,王君并不仅仅是喜欢历史,他也喜欢数学,这就更加令人困惑不解了。在他大学毕业后多年,已经到局长(副的)的位置,仍然经常因半夜解出高等数学难题而欣喜若狂,忍不住电话与高校数学老师的兄长分享快乐。

     我不知道,全国的局长中,有几人有这样纯粹的兴趣。

     后来我遇到一位网友(曾拎两瓶茅台到黄石找我喝酒)是数学和历史双博士,才意识到,数学和历史,可能是有某种风马牛之外的联系的。

     赵君、王君和我,高考前经常一起活动,去得月楼(老板娘女儿甚是美丽)加餐,轮流买单。毕业前合照一幅,题词曰:“方今天下,舍我其谁?”少年人的狂妄真不可思议,事实证明,方今天下,舍谁都不如舍此三人之无谓矣。

    

     我不知道石的后面要接什么词儿,石兄?石先生?生怕唐突了她。

     她是一位女生。和我高中只同一年的班,就转去文科班了。

     她是我心目中的学霸。

     在高中时,她的阅读范围就远远超越我。因为一个极其巧合的机遇,我偷看了她的日记,不由得就自卑起来。

     按说,我的作文还是可以的,偶尔也被语文老师当做范文读。但是,和石比起来,就毫不足道。她的日记中论及的作品如泰戈尔的、王蒙的、屠格涅夫的等,我闻所未闻。我一辈子就特服博览群书的。

     她考取了北大,大学期间,她的课余基本在图书馆度过。她阅读俄罗斯文学不是像我等这样,碰着一本读一本;而是,系统地一个时代一个时代一个作家一个作家地全部作品地读,很有钱钟书横扫清华图书馆的架势。这个,细思恐极,超越我的想象。

     毫无疑问,这也是学霸。

     其他诸君

     黄高隐藏的学霸很多,我深知,以上所述一定是挂一漏百。

     比如朱同学吧。92年我毕业到黄石报到,初落脚于朱同学处。他的面貌变化极大,骨骼清奇,几不可认。但是,我居然看到他宿舍有一本《数学词典》,使我深深震撼。

     这就是学霸气质啊!

     因为,这本词典我太熟悉了,高中时就见过它无数次,它是朱同学的手边物。没想到,一别六年,我已尘满面,心如霜,见到它却仍如当初少年郎。

     朱同学是神秘的数学小组人物,武大计算机系,当时就已经拿到顶级程序员的证书,这些我都完全不懂,但从那本小小的《数学词典》看,仅仅那一份初心就已是学霸气质。等闲大学的书都丢光了,谁还保留一本高中的工具书?

     周君,我完全没有感觉到他是学霸,但他居然考了清华,这说明我看人的眼光确实存在缺陷。而学霸,总在你眼光之外。

     婉君,哦不,万君,貌不惊人,毕业后二十几年,我南巡到他府上,他已是外企高管,居然还可以流畅地背诵高中课文岳阳楼记、阿房宫赋等名篇。这又从何说起?柳公子数学考110分也就不足为奇了。

     以上仅仅是我个人心目中的学霸,没有提及的隐形学霸们,千万不要生气,呵呵呵呵。

     与学霸为伍,亦人生之幸事也;但不以与学霸为伍为压力,则更为人生幸事也。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棒棒医生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