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葛院士:孔博士是怎样抄袭棒医生的
2022/7/5 12:22:50 棒棒医生
网友问我,丁香医生孔令秋的《我们给林黛玉看了场病(不是肺结核)》是不是抄袭我的《林黛玉究竟得的什么病》?
我看了一下,毫无疑问是抄袭,是一种洗稿式的抄袭。
几年前有人系统地洗我的《四大名著医话》在媒体上发表,被我警告后停止。没想到又有人来洗稿,并且洗出了成绩,得到葛均波院士的激赏,说“这才是一个《红楼梦》看过5、6遍的心内科医生得出的结论”,后来更钦点孔医生到复旦读博。

孔博士是怎样洗稿的呢?
他不是大段原文照抄,而是洗稿,文章最主要的内容,如黛玉病史特点的总结、鉴别诊断的思路,以及最后的结论(动脉导管未闭),都是抄袭我的。他在抄袭的过程中增加了一点自己的东西,这部分往往还是错的,证明他肯定没有读红楼五六遍,临床基本功也大有瑕疵,与博士身份颇为不配。以下是我的分析:

孔文总结的这些病史特点如自幼发育不良、与季节相关的慢性咳嗽、晚期咯血(痰中带血为主)、夜间端坐呼吸等,都是我细读红楼后总结出来的。但是他当然不能原文照抄,于是就有几处低级错误:
1、特点②中,他加上了“及呼吸困难”,但下面举的两个论据却全是咳嗽,并没有呼吸困难的症状。而我的原文中对黛玉呼吸困难的发展过程(从劳力性呼吸困难一步步发展为阵发性夜间呼吸困难、急性肺水肿、端坐呼吸)进行了极为详尽的考证(下图),是诊断思路中最精髓的部分,心内科孔医生竟然全部删了:

④的“大量饮水后”呼吸困难加重,这是孔医生自己总结的,但很遗憾,根本就不成立。林黛玉只是不敢多喝茶,每次只喝半钟,就算她放开了量喝,能喝多少?也不过三四钟吧,又不是牛饮,能叫大量饮水?孔医生对“大量饮水”怕不是有什么误会吧。
⑤说的是夜间症状加重,举的例子是第五十七回,《慧紫鹃情辞试莽玉》,紫鹃姑娘给宝玉开了个玩笑,没有想到宝哥哥当真了,发起呆病来,把众人都吓住了,袭人因此跑到潇湘馆来问紫鹃究竟说了什么话,黛玉得知,就发了病,类似于急性肺水肿。这哪里是夜间,分明是大白天发生的事嘛,孔博士抄我的文章时没有看仔细啊。
鉴别诊断时孔博士加了支扩、肺癌、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等病,这些只是陪衬,重点还是和肺结核的鉴别。但孔博士的鉴别不够精细,没有说清楚。我的原文(下)从咳嗽特点不符、周围密切接触者无感染、不符合诊断一元论原则三个方面论证肺结核的不成立,应该严谨得多吧?孔博士想抄又不敢大胆地抄,洗尽精华,弄得四不像。


黛玉判词“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施胜三分”是我的文章得以产生的一个灵感,孔博士也舍不得这个“噱头”:

先心病有很多类型,最初我的诊断是房缺或室缺,后来才纠正为动脉导管未闭,孔文(下图)也是按照这样的步骤鉴别的。能把黛玉的病精确推理到动脉导管未闭,这是历来红学医学研究所未有的,是我的“独创”。孔博士并非和我所见略同,而是实实在在的洗稿。

最后的结论,孔博士在动脉导管未闭的基础上加了一个艾森曼格综合征的诊断,但这是不成立的,因为黛玉还没有等到病情发展到这一步就魂归离恨天了,她没有右心衰的特征表现,如水肿、紫绀、杵状指等。孔博士看了五六遍红楼难道看到黛玉有紫绀、杵状指或水肿的症状体征?诊断岂能凭想象而下?
最后结论还是要以棒棒医生(虽然不是心内科医生)的为准,擅自加戏会适得其反啊。

唉,棒医断病在前头,孔博何必更效颦?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棒棒医生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