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纤支镜前必须筛查传染病吗
2022/7/21 6:56:12 棒棒医生

     说实话,我雅不愿谈及这个话题,因为,在远不到可以讨论的时候讨论它,就会显得格外的讨厌和不合时宜,甚至愚蠢。

     饭都没吃的,扯什么爱情呢?

     但它仍然发生了。

     做纤支镜前为什么要查乙肝、丙肝、艾滋、梅毒呢?我这样不合时宜地明知故问。

     得到的回答也丝毫不意外,因为这是行内的共识,上面的大医院大教授都是这么做的,这么强调的。现实中也发生过纠纷,不做这些检查,怎么能证明病人是做纤支镜前还是后得的传染病呢?

     这个回答背后的逻辑表明,我们的医疗行为遵循的还是根深蒂固的传统、权威、个人经验,以及免责目的,而不是最佳证据,离循证意识还很遥远。

     那么,有指南或规范吗?

     是有的。

     我轻松找到中国《成人诊断性可弯曲支气管镜检查术应用指南(2019)》,其中有一条建议明确说,"(支气管镜)检查前应筛查血源性传播疾病,防止医源性感染。"

     这一建议的推荐等级是最低的D。它没有提供任何医学研究的文献,依据的是以下几个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艾滋病防治条例》及《软式内镜清洗消毒技术规范》等。

     但我认真研究了这几份文件,得不出该建议的结论。

     预防医源性感染,主体是医院,目标是纤支镜的消毒清洗及其他院感防范措施,应该加强这方面的监管。而不能把每个病人都查一遍"乙丙艾梅",以作为医院无责的证据。

     另外,建议筛查"血源性传播疾病",却不指明具体是哪几种,也给临床实践带来极大的不确定性。因为,血源性传播的可不止"乙丙艾梅",还有很多呢,如疟疾、布鲁斯菌病、病毒性出血热等,是不是也要给病人查一遍?

     江湖上有言,碰到医学难题,百度是俗手,国内教材和指南是本手,UpToDate是妙手。

     所以还得看看UTD怎么说。

     完全在意料之中,UTD关于支气管镜的术前准备中,压根就没有提及传染病筛查。

     我们人人视为必须的坚不可摧的神圣原则,人家完全无视,这是同一种医学吗?

     其实,我以前写过关于手术前和输血前究竟应该做哪些检查的文章,已经谈过这个话题。其基本的逻辑是:我们在病人身上做的任何检查,首先或者说唯一应该考虑的是,该检查是否对病人有益(利大于弊,并具有较好的性价比)?有没有高质量的证据支持?而不是考虑,做这个检查是否对医生有益?是否能避免医生的责任?、

     筛查"乙丙艾梅"只是留存证据,并不能使病人免于医源性感染,对病人没有任何的益处。而医方,严格做好清洗消毒和监控就好,没有理由在病人身上获取为自己免责的证据。

     换句话说,如果发生纠纷,医方的正确方式应该是,证明自己已经尽到了院感防控的职责,就已经够了。至于病人是什么时候感染的,难道不是应该由病人来举证吗?

     也许正因为举证的倒置,才逼得医方出此下策吧,这个不是哪个人的错,而是系统的无解。

     总之,如果基于循证医学的观念和证据,不仅各种侵入性操作(包括内镜),连输血和手术前,都不需要筛查乙丙艾梅等传染病。

     但现实中,我们确实做不到,或者说不敢。

     这就是循证医学在中国最真实和最令人无语的境遇。

     不愿意谈,仍然谈了,除了吹皱一池春水,了无益处,是耶非耶?化为蝴蝶,呜呼!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棒棒医生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