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正确使用连花清瘟
2022/12/17 11:19:36 棒棒医生

     对于绝大多数人,囤了那么多的连花清瘟(以下简称“连花”),会怎么用呢?应该是只要阳了,无论有症状无症状,都会赶紧吃吧。100个手里有连花的羊,吃的比例应该接近100%。

     这是否合理?

     以下是连花的说明书,先仔细看三遍,因为这是合理用药的第一关键!!!

    

     以上说明书非常清楚地界定了连花的适应症,是“流感”,而不是普感,也不是新冠。这三个病能混为一谈吗?能治流感的药就能治新冠吗?显然不能!你要是觉得能,你赢了。

     但临床不是那么死板,如果另有循证医学的证据,也可以超说明书用药。那么,有没有基于RCT和meta分析(不懂的自行百度)的连花治新冠的坚强证据呢?我没有找到,好像新加坡的卫生机构也没有找到。

     幸而,我们还有依据,那就是新冠诊疗方案的9版系列文件。这个可以算作“专家共识”吧,也是循证证据。

     在最新的第9版中,中医药对于确诊病例的治疗方案端的是博大精深!它把确诊病例按轻、普、重、危重、恢复期的五个亚型或阶段,辨为10个证型。不同的证型用不同的方剂和中成药。其中最厉害的是清肺排毒汤/颗粒,所有的证型通杀。不知道为什么这次囤药热潮中没有人抢这个药?

     连花并不能通杀所有型,而是只用于轻型中的“湿热蕴肺证”和普通型中的“疫毒夹燥证”。轻型中还有一个“寒湿郁肺证”,就不能用连花,而只推荐用“寒湿疫方”,18味药材,精确到克,君臣佐使,升降浮沉,要架起药炉,文火慢熬,才行。

     所以,你细品,是不是很严谨?很奥妙?

     你说你不懂?不懂就对了。

     你不懂,你就无法辨证,你就只能无差别用药,只要阳了就用药。那还得了?对连花不尊重不说,对“辨证论治”的法则侮辱性也很强。不辨证,把寒证混同于热证,肯定导致灾难性的后果啊。

     奥密克戎这个毒邪是寒湿还是湿热呢?外行很难分得清,就各半吧。国医大师张伯礼认为是风邪,这个甚至超出了9版方案。

     所以说,让你自己自主用药,轻型至少会用错50%;普通型(辨为3型)会用错67%;无症状感染者占全部感染者就按60%算吧,用错率当接近100%,因为不大会有人有药而不用。总而言之,用药差错至少有80%。

     分型(100例)

     辨证

     是否用连花清瘟

     无症状感染(55例)

     否

     轻型(30例)

     寒湿郁肺证(15)

     否

     湿热蕴肺证(15)

     是

     普通型(15例)

     疫毒夹燥证(5)

     是

     湿毒郁肺证(5)

     否

     寒湿阻肺证(5)

     否

     中医用药精益求精,比精准医学还要精准,当然不能容忍这样的差错率。

     所以,正确的方式是,找一个精于辨证的正宗中医,先把证辨清楚,再用药,那才万无一失,也才能发挥连花的大威力,收获神奇效果。

     但哪里有精于辨证的正宗中医呢?

     西医肯定完全不懂。不久前有一个西医批评连花清瘟药盒上的文字,说这就错了两个,太不靠谱了。我问哪两个字?他说,花应该是花,热毒袭肺应该是症。我当时很不客气,你不懂就不要乱说!这两个字都没有错!什么人啊,基本中医常识都没有。

     学院派的中医、年轻中医,现在也有很多只会验血照片核酸,辨证论治早就徒有形式,这不是秘密。

     所以,你要找到真正精于辨证的中医,还真不容易。

     别,我不是,我也不太懂,只会一点皮毛。

     如果你身边没有精于辨证的中医,只有20%的胜算,你还敢吃连花吗?

     我是不敢的,我也劝你不要冒险。毕竟,治病用药不是足球博彩,不能赌现在的奥密克戎全部是热证,没有寒证。

     我们回过头来看说明书中【注意事项】14条,也是条条惊心,汝今一一能守否?

     1.烟酒辛辣生冷油腻,汝能禁否?

     2.高血压等慢性病慎用或需医师指导下用药,汝能守否?

     3.孕乳老幼弱,需医师指导下用药,汝有条件否?

     4.体温过38.5,即需去医院。汝敢不去否?

     5.三天未缓解,需去医院。汝敢不去否?

     6.药品性状改变禁用。汝懂药品储存和效期管理否?

     7.同时吃其他药者,需咨询医师药师。汝能咨询何人?

     可见,正确用药,说来容易做来难,真是难,难于上青天。

     但当然也不是完全做不到,记住两条原则即可:

     以精准辨证为前提,以及时去医院为保障

     任何药物不正确使用,都是毒药,连花清瘟也一样。

     (注:以上分析完全依据连花清瘟说明书、新冠九版真诊疗方案、中医辨证施治等基本理论,未敢掺杂个人观点。错误之处,敬请指教。)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棒棒医生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