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制内工作为何越来越难
2022/8/20 20:00:00 拾点有书

    

    

     体制外感觉体制内是按部就班、循序渐进的,不需要创新、不需要过高水平。但体制内的也感觉工作越来越难,要求越来越多。

     一、临时性工作增多疫情防控、森林防火、自然灾害等临时性紧急工作增多,事出临时、事发紧急,无论是周末还是晚上,都要第一时间奔赴一线。尤其是近年来疫情防控,多少干部日日夜夜奋战在一线。

     二、会议、调研增加半夜、周末通知的会议、调研经常都有,意味着你不得不加班安排议程、行程或者汇报材料等,不得不周末去参加会议、调研。同时,打乱你休息时间的安排。

     三、材料标准越来越高“一稿二稿,搞了白搞;三稿四稿,才算起稿”。以前是逻辑通顺、意思明了就行,现在不仅得言简意赅、分点明确,而且还得词藻华丽、素材丰满。以前一份材料可能安排你写个三四天,现在都是早上说下午要,也有马上说马上要。

     四、痕迹管理增加

     很多会议、检查等都要求得拍照、得记录,不拍照、不记录等于工作白干。工作未做,材料先行。

     五、内卷越来越严重

     学历越来越高,从60年代的中专,到现在研究生、博士都有了。加班上,你加班到八点,我就可以加班到十点。工作上,你可以写材料,我还可以做ppt,甚至制作视频。

     六、问责情景增多

     各类监督检查、审计频率大幅增多,无论是个人失责,还是工作上考虑不够全面,稍有疏忽,就可能受到问责。

     七、提拔越来越难

     各类高学历、双一流人才大批进入体制,而且各种有资源的人才也越来越多,导致普通干部越发普通。

     八、总体待遇降低随着工资收入改革,很多地方都出现了一定程度的降薪。生活成本在增加,工资总体收入却减少了。

     如果你身边有个在体制内的家人和朋友请多给他们一些理解:

     一、不要因为没有晋升而贬低他们

     他们也曾奋力追逐过,但终究这不是他们所能决定的

     二、不要因为工作忙碌而疏远他们

     他们工作是忙碌的,而且是无可奈何的,但他们也是个正常的人,也渴望三两个减少内心焦虑的朋友

     三、不要因为生活抠门而厌恶他们

     他们其实是真的穷,衣着可能光鲜华丽,但依旧口袋空空。他们不是抠门,不是为了节俭而节俭,只是真的没钱。

     四、不要因为不能办事而误解他们

     他们很多是属于没钱没权的人,看似在县里、在市里,但他们只是个单位的小职员,在单位自己都得想着如何明哲保身,就不要对他们给家庭、给朋友提供什么便利。

    

    


     你看到的,也许正是别人需要的。

     转发是最大的鼓励,感谢您的支持!

     ?交流/合作/免费投稿:290421448@qq.com

     关注“拾壹点读书”

     输入关键词“雄安新区”,查看雄安新区为啥没动静了?

     输入关键词“毛选真相”,查看一篇重磅被和谐掉的文章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拾点有书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