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何为“冬病”,为何“夏治”!
2018/6/9 7:00:00 老药铺VIP

    

     随着夏季的到来,和大家分享了很多关于冬病夏治的内容,方法涉及艾灸、按摩等等不一而足,目的全在于“治未发之病”。下面我们就和大家一起探讨下所谓的“冬病夏治”原理以及优势是什么!

     “冬病”就是在冬天易发的病,此种病的易发人群多为虚寒性体质,也就是俗话说的“没有火力”。通常的症状是手脚冰凉,畏寒喜暖,怕风怕冷,神倦易困等。

     中医称之为“阳气不足”,也就是自身热量(能量)不够,产热不足,寒从内生。这样的人即使在盛夏,睡觉也要盖着被子,穿袜子才觉得舒服。

     因为冬病患者本身体质就偏于虚寒,再加上冬天的外界环境也是寒冰一片,两寒夹击,便毫无解冻的可能,所以在冬天治寒症,就像是雨天里晾衣服,是很困难的。

     然而在盛夏之际,外界是暑热骄阳,体内也是心火正盛,这时积寒躲在后背的膀胱经以及各关节处,最易被赶出来。

     但若是阳气衰弱,体内没有推动之力,就会错过排寒的大好时机。再加上有很多人体质本来就有些阳气不足,夏天再痛饮消暑的饮料,如冰镇啤酒、凉茶等,然后整日在有空调的房间里工作,那真是陈寒未祛,又添新寒。

     要记住,寒气是会沉积的,且身体被寒气侵袭的地方,必会气血瘀阻,这叫做“寒凝血滞”。

     若寒气停留在关节,就会产生疼痛;

     停留在脏腑,就易产生肿物;

     停留在经络,就会使经络堵塞,气血也会运行不畅,就会出现四肢不温、手脚发麻等症状。

     所以倘若不在夏日祛除积寒,等到秋风一起,外寒复来的时候,就又会内外交困了。

     方法很简单,就是“内用温热”、“外散风寒”。

     “内用温热”——服用偏温热的饮食。

     有人觉得,大热天的,再吃热的东西,那还不得心烦气躁。不错,关键是服温热也有个正确的服法——我们可以热药凉服。

     比如说红糖姜汤水,本来是温热暖胃的,但如果在暑天服用,可以倒在塑料瓶中,然后放到冷水里泡一下,此时,我们虽然喝的是冷饮,到胃里的时候却是热药。

     “外散风寒”——发汗法是排除体内寒邪的最好方法。

     夏天毛孔大开,最易出汗,汗为心之液,可泻过旺之心火,也可将侵入皮肤的寒邪及时排出,所以发汗法是排除体内寒邪的最好方法。借用金庸先生小说里提到过的《九阴真经》里的第一句话: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正好体现了人体应天时而动的这种自然调节功能:泻心经之气血(火)来补充膀胱经的虚弱(寒)。心,五行属火,夏天最盛;膀胱经,人体之藩篱,是抵御外寒之屏障,也是清除内寒之通道。所以夏天身体多汗是上天赐予我们的自然疗法,不但可以清除寒气,发汗本身还可排出体内大量的瘀毒。

     但由于夏日我们贪食冷饮,胃肠中有大量寒气,本来用于发汗的心火,转而被用于温暖肠胃了。此时,体表便缺少气血来抵御外邪侵袭了。而所谓的外邪也是我们一手制造的,那就是空调的冷气。冷气从皮肤而入,冷饮从肠胃而入,心火虽盛,难敌二寒,既不能很好地消化,也不能很好地发汗,结果就出现了所谓的“肠胃型感冒”:发热无汗,吐泻交加。

     以上说的,似乎与冬病夏治无关,其实不然,告诉您寒邪出入之机理,您才会有长久应对之策略。下面说得再具体些:

     1感觉肚子凉,脾胃虚寒。如果感觉肚子凉,夏天也爱吃热的,又怕风怕冷的人,那就灸中脘、关元、足三里,很有效。

     2后背发凉,怕风。如果感觉后背发凉,怕风,那就先在后背刮刮痧,若能方便再用热水泡脚,然后喝一碗发汗的生姜红枣汤,或者是胡椒白萝卜汤,寒气是很容易排出的。

     还有取嚏法,对于身体有寒的人,是最好的宝贝,尤其是一取就容易打喷嚏的人,那就更要多取。每次取到打不出喷嚏,并微微发汗为止。

     排出身体的寒气是一件长期的事情,有时甚至需要几年的时间。因为虚寒是一种体质,是胎里带来的,如果我们按照先天的生长惯性而不去改变它,那它就会像一株本来倾斜的树苗,继续往偏曲的方向生长。所谓“治未病之病”,就是要从先天体质入手,纠正阴阳之偏。“损有余而补不足”,才是治病之本。

     3“冰包火”,外寒不解,内热直上。有人说,我虽然虚寒怕冷,但是一吃热药或热的食物,就会上火,脸上起疱,牙龈肿痛,必须马上再吃祛火的药才行。这是什么原因呢?

     那是因为您表寒过重,虽吃热药,也是“冰包火”,外寒不解,内热直上头面所造成的。外寒就是膀胱经之寒,只要在后背刮痧或拔罐“破冰融化”,再吃热药或热的食物,就会火有去处,发向后背去御寒,不再往头面上跑了。

     当然,这里只告诉大家个思路,用的时候要根据自己的感受,随心取舍,任意添加,千万别去生搬硬套,其实,没有更好最好,只要恰好就好。

    

     往期精彩回顾

     中医养生‖常见中医手法治疗颈椎病及腰椎间盘突出症

     知道你的身体缺啥不?看这张表就够了!快收藏~

     老是腰酸背痛?每天做1次,让你骨骼好、精神好、身体棒!

     【动图】记忆力越来越差吗?别着急,7个小妙招帮您忙,一学就会!

     超强的视力恢复法!【真人演示】

     提肛运动||女人提肛紧致、养颜;男人提肛补气、提阳

     中医养生‖三七粉有"六不喝",我不信你没中招!(附最全三七粉用法)

     红糖加一宝,专治小毛病!错过可就亏大了

     男人应该知道的男科常识有哪些?

     腰好的人命也硬!腰椎间盘突出的防治保健操教学图解!

     科普:上厕所看手机,竟有可能导致这么多疾病!

     手淫上瘾怎么办?5招教你戒除

     【男性健康】“毛都没长齐,就想啪啪啪?” 男人多少岁开始性生活比较好?

     【男性健康】什么是早泄?如何正确区分真假早泄?

     【测试】性爱频率计算器:检验性生活是否健康

     早泄、肾虚、前列腺炎之间有什么联系!

     专家教你如何调理手淫带来的危害!

     阳具变长靠谱吗?还不如来点确实对阴茎增长有帮助的方法呢!

     妇科疾病地图!看你在哪里?

     月经“鲜血”变“黑血”,是谁弄脏了你的大姨妈?

     量大、提前、量少、推后,痛经?“月经不调”该怎么办!

     大姨妈之前,胸部胀痛、水肿,究竟怎么回事?

     肥胖的根本原因是“肝郁”和“脾虚"(减肥法)

     月经量少还推迟?姨妈血都去哪儿了?

     中医养生‖中医养生应从哪方面入手?

     人体如果达到五级湿寒,命在旦夕!对照一下,你是第几级?

     背后长了很多的“小米粒”, 里面出来一个硬硬的,知道真相后惊呆了!

     人体各部出汗表(夏天出汗的必备参考)

     男性养生知识:男人如何预防肾亏?

     中医养生‖脾虚是个啥?看嘴知脾虚

     中医所说的“气”到底是什么呢?

     中医养生‖一杯黄芪水,竟有12种好处

     中医养生‖睡姿不对,迟早遭罪!哪种睡觉姿势最好?

     入睡难、容易醒、失眠…看看这篇文章吧!今晚或许就能睡好了

     中医养生‖你买的中药是真的吗?76种常见中药材、饮片造假手段全揭秘

     如您对我们有任何意见或问题,都请您在本文底部“写留言”,我们将会根据您的提问做相关编辑和回答。

     责任编辑/虫子

     ※ 掌柜献温馨 ◆ 健康进万家 ※

     |老药铺|——传播中医养生知识,弘扬传统中医文化,养生是一种生活态度,使您和您的家人增强体质,预防疾病,拥有健康,享受快乐生活!

     老药铺中医养生堂自媒体

     想收到更多的相关养生知识吗? 请动下手指点击关注即可~

    

     觉得文章不错 ↓↓ 底部记得随手点赞哟~ 感谢您的支持和陪伴 !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老药铺VIP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