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外治小案两则
2020/8/16 7:53:54 有依说医

     清代医家吴师机以毕生的精力对外治疗法进行了深入研究,其所著的《理瀹骈文》有云“医理药性无二,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亦即内治之药,所异者法耳”,有鉴于此,笔者在诊治一些不方便服药的患者时,辩证使用汤药泡洗、外敷等法,常获良效。

     案一

     初诊:2020年8月10日,男,3个半月

     主诉:今日早上开始留清鼻涕,打喷嚏,咳嗽有点多,没有痰音,眼睛有点流眼泪,估计是晚上吹空调受凉了,刚刚量了体温36.4℃,胃口,大便正常,精神状态也正常,舌淡红,苔薄白

     拟方:桂枝加厚朴杏子汤

     桂枝,白芍,炙甘草,厚朴,杏仁,生姜,大枣,二剂水煎,泡洗。注意:药方用的成人服用的量,煮水泡洗,重点在大椎,肺俞等穴位擦洗,洗好后勿受风,微出汗为宜,每日泡洗2-3次。

     反馈:次日即缓解,二剂药用完后,诸证消失。

     按语:《伤寒论》43条,“太阳病,下之微喘者,表未解故也,桂枝加厚朴杏子汤主之”,鉴于患儿年纪尚小,不便服药,使用泡洗,谨遵“覆取微似汗”,故取佳效。

     案二:

     初诊:2019年3月1日,男,2岁9个月

     主诉:近几日,洗患儿外阴处时,发现一边“蛋蛋”比较大,啼哭时尤其明显,去医院检查,诊为睾丸鞘膜积液,告知其只能通过手术解决,家人担心患儿年纪太小,不愿做手术,尝试通过中药解决。胃口,二便正常,就是经常流口水。

    

     拟方:陈皮,艾叶,石菖蒲,小茴香,吴茱萸,七剂,煮水熏洗患处,每日洗4—5次。

     反馈:坚持熏洗一周后,已有缓解,嘱其继续用药,后恢复正常,免受手术之苦。

    

     按语:睾丸鞘膜积液属于中医“疝气”范畴。笔者参考《王静安临证精要》中所述“疝气从肝经风寒、寒气阻滞经络着手”,并根据其自制疝气温经消液汤,进行加减,以温经散寒,暖肝行气。

     但又虑其该方药味辛辣,同时也无法预估痊愈时间,难以保证患儿长期服药,遂加大药量煮水外洗患处。考虑泡洗一段时间,若不显效,再转内服。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有依说医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