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利风情】芦陵河
2023/3/6 6:48:00 监利人杂志



芦陵河
武乐新
监利市朱河镇有一条古老而繁忙的河,初名芦陵河。芦陵河源头南接长江,东抵洪湖。明万历年间更名为朱家河。古老的朱家河历经了千年的风云变幻,记录着多少人的情和梦!三十年前我青春年少,和老婆一起去朱河,因大舅哥在桐梓湖上班,我们要去探望。从朱河去桐湖一般都是坐农用运输机舫船上下来回。二十多里的水路,去一趟大约一个多小时。最难熬的是在朱河码头等船。虽然朱河码头上下来往的船只络绎不绝,有时等船老板正式开船必须苦等很长时间。“开船了,开船啰!有去桐湖、东港子的客人快上船啰……”我和老婆赶快抢上船,找船上的小櫈坐稳。有人追问船老板:船上的客人这么多了,怎么还不开船啦?“还有一个客人去上厕所了,他要我等他一会儿”。不知是真话还是假话,船老板又慢悠悠地撑了几下篙。经历了几次等船开船的折腾,急迫赶路的心也慢慢平静。我随口编了一句歇后语:朱河坐船——慌不好的!几次等船都等了好久,为了防止肚饿,我们先在朱河码头过早,吃朱河的油炸团子,吃特色的朱河大汤圆。说起朱河的汤圆还真有特点:个大、肤白、里红。沸水下锅,浮起便熟。汤圆连同汤汁盛满碗,热气腾腾。挟一个送到嘴边,品嚼一口,香糯味纯,红红的糖汁直往外流,甜的滋味甜到了心里头。汤圆寓意团团圆圆,红红火火。吃朱河大汤圆吃的是吉祥,吃的是喜庆,也吃出了朱河人的好客与热情!机舫船上坐满了客人,船慢慢地开动。经乡钥、棋盘、码头、菊兰、桐湖,再下行东港子、周河。河虽不宽,但沿河两边垂柳倒映,绿树成荫。河边大小码头不计其数,浆衣洗裳的人们笑语喧扬。岸边一些不知名的花草和河里的零散芦花随河风吹送,摇头晃脑,仿佛是在用真情和欢笑迎接远道而来的客人!从周河、东港子、洪湖坐船上来的渔民或生意人洋溢着笑脸。机舫船刚靠朱河码头边,商行的老板出门相迎,边拉边劝,接待客人的语言比汤圆里流出的红糖汁还甜!“货是货,价是价,保证不亏您,保证公平!”“买卖不在人情在,一次生二次熟,欢迎您再来!”好一番热情,有谁还不通人情?成担成篓的鱼虾和洪湖的莲藕、野味顺势入了货栈。朱河人做生意精明又仔细,朱河人做生意没有吃亏上当的。俗话说:“天上九头鸟地下湖北佬”、“十个监利佬赶不上一个朱河佬”,说的大概是朱河人做生意时的精明和待客热情的程度!身为半个朱河人,我很喜欢朱河。每次来朱河都会情不自禁地去朱河街上走走。看朱家河码头、看朱河的老汽车站、看中心繁华地段的芦陵商场、看老朱河文化馆里展出的文化作品。昔日的老街道、老单位、老场景在我的心里刻上了深深的印记。——那也是朱河人心中念念不忘的最美风景!朱河人的土语别具一格,独具地方特点:——去(ke)了一气(去了一会儿);——一落咯(顺便一道儿);——不过气(不清白);纯正的乡音乡味,极富韵致。地道的监南口音,张嘴就透露了朱河老家的地理方位。朱河属监利南部湖乡重镇,货流中心集散地,素有“小汉口”之美誉。人口密集,交通发达,城区综合治理取得了巨大的成效。如今,一个崭新靓丽的湖乡新镇展现在游人面前。时光飞逝,往事如昨,朱家河的一草一木留给人们的记忆是永恒的。从认识到结缘,我已深深地爱上了朱河,喜欢朱家河特有的风土人情;从口味上,我更爱吃朱家河的大汤圆!作者系监利人,多次在本刊发表作品。
精彩回顾、敬请阅读
好看,你就点一下
【监利人讲坛】张大千爱画爱佳人
【监利人物】三访王心田先生
【生活点滴】侍园弄菜
监利籍三人当选新一届中央“两委”委员
【美丽荒湖】砥砺奋进 再谱华章
【监利退役军人风采】用真抓实干和真情服务 赢得退役军人真心相托
【监利人岁月】儿时的关庙剧场
【监利民俗】腊丸子
【星耀神州】 齐将彩笔写英豪
【监利人视角】共赏故乡千年月
【监利人情感】家乡的善与美
【监利历史】瞿家湾的前世今生缘
【监利人情怀】话说监利
【监利荣耀】网市玻铝,永不止息的生命之歌
【监利人物】陈友谅征战天下始末
【情感天地】打补丁的新衣
【风云记忆】回忆“八六海战”赞誉监利水兵
【监利人情怀】我的父亲、母亲
【监利人情趣】随风飘飞的音韵
【监利名村】开展共同缔造活动浇灌美好向阳花朵
【监利民俗】年味的喜与甜
欢迎关注“监利人”杂志
投稿|联络|合作|
邮箱:jlr18986712345@163.com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监利人杂志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