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利元代人】?陈友谅大意失池州
2023/3/9 6:43:00 监利人杂志



陈友谅大意失池州
安频
【前言】池州因铜矿而闻名,春秋时为吴楚争夺之地。汉代的铜镜以原料来自池州为上品。在这样的温婉秀丽的江南小城池州,陶渊明、白居易、李白、苏轼、岳飞、朱熹、等许多文人均来过,留下了诗文。池州是历代英雄争夺的战略要地,在这里发生过无数次殊死争夺战。特别是明清时期,这里发生过数百起枕戈寝甲、浴血奋战的激战。它是进入江南的门户,从这里可以长驱直入徽州、婺州;从这里北上,倘使攻打应天(南京),无论是谁,必须先拿下池州作为后方基地,防止腹背受敌。其中,朱元璋麾下的将领徐达、常遇春与陈友谅在这里开展的争夺战争尤为惨烈。研究这场战争,可以更深入地了解陈友谅的性格弱点与战术缺陷。01讲述这场战争之前,先了解一下徐达、常遇春的生平事迹。徐达,出生在濠州钟离永丰乡的一个贫民家庭。从小与朱元璋玩耍,两人常在一起割草放牛。他在22岁那年,投奔到了朱元璋的队伍里,经过浴血奋战,立了很多战功。他“以智勇之资,负柱石之任”,“廓江汉,清淮楚,电扫西浙,席卷中原,威声所振,直连塞外。其间降王缚将,不可胜数”,被誉为明朝“开国功臣第一”。常遇春,出生在怀远县一户农民家庭。他粗通文墨、体魄奇伟、身高臂长,在23岁时,被盐魁刘聚掠到帐下。不久,他发现刘聚四出抢劫百姓、祸害一方,便弃刘聚投奔朱元璋。他跟随朱元璋渡江后,杀了元兵,攻占了采石矶。朱元璋封常遇春为正先锋。至正十九年7月,常遇春率军先后攻占了龙游、衢州。至正二十年,常遇春在龙湾偷袭陈友谅的将士们,结果陈友谅大败。
这两个人战术高超,几乎是战无不胜,可以说是“战神”。陈友谅遇到这两人,有战胜的把握吗?02陈友谅为争夺池州,与徐达、常遇春之间发生过的几场大战。元至正十五年三月,红巾军起义领袖郭子兴死了。朱元璋乘机控制了军队。他带领众将士渡过长江,夺取太平、集庆(南京)池州、徽州、宁国等地,并向浙西发展,强势地扩展版图。至正十六年,陈友谅攻陷池州,朱元璋部署的守将大败而逃。翌年十月,朱元璋派遣大将李文忠,想夺回池州。双方在池州展开了多次残酷的拉锯战,最后陈友谅因士兵伤亡太多,暂时退出战场。至正十八年四月,陈友谅命令部将赵普胜攻打池州。朱元璋问询,派遣大将徐达增兵池州,部下俞通海、赵德胜出城迎战,却被赵普胜打败。徐达亲自出城迎战。赵普胜骑着枣红马,拖着一把长刀,在靠近他时,挥起长刀削掉了马的鼻子,痛得马儿腾挪闪避,似乎要把徐达摔下来。马儿“嘚嘚”地跑着,躲避着赵普胜。赵普胜咬着牙,吼道:“拿命来!”此时,徐达身后的城门开了,跑出几百人将徐达会护送回去了。当天夜晚,赵普胜组织敢死队用云梯爬上了城墙,杀掉了楼上的十几个守军,然后开门放自己人进来。半夜,徐达听闻密报,才知道池州被偷袭了,他匆匆率领残部从北门逃走。陈友谅下令赵普胜乘胜攻打附近的青阳县。当时青阳县由元朝守将八扎不花驻守,闻风而逃。此时,赵普胜直捣九华山。却在九华山北面的六泉口被乡里的一支义军所阻。义军的首领是钱清,本领很大,指挥义军抵抗,赵普胜的士兵死伤惨重,只好撤退。为什么赵普胜会失败呢?因为六泉口是一条窄道,长约三百米,宽约十米,其上均是陡峭的山坡。钱清等人埋伏其上,等赵普胜率士兵们进入窄道后,他下令退下石头,石头砸死了很多士兵。他还命令射箭追杀赵普胜的残兵。赵普胜碰到这样的“硬骨头”,怎么“吃得下”呢?只有赶快溜了。03且说那晚徐达逃到安全地带后,召集众将商议再战赵普胜的策略。众将领每个人都说了心里的计谋,但徐达认为不切实用。徐达说:“赵普胜骁勇绝伦,以勇对勇无法战胜他,只能以计取胜。”具体的办法是:让赵德胜先到池州城前,诱赵普胜率兵出战,然后俞通海率军偷袭其背,徐达率军外围包抄。
过了几日,徐达等人率军前来池州城下,按照计划进行。赵普胜果然腹背受敌,难以抵挡,情急之下只能大叫:“撤退”,率残部乘船向西(安庆)逃走。徐达复得池州城。赵普胜预料徐达会尾随而来,追杀他的残部。于是在安庆对面的雁汉港设了埋伏,以逸待劳,迎战徐达。雁汉港地形复杂、芦苇丛生、易守难攻,是一个天然的“陷阱”。徐达派出部将俞廷玉率军乘船先行,赵普胜等待俞廷玉进入伏击阵后,吹起口哨,各个小舟闻声从芦苇荡里出来,围攻俞廷玉的坐船。俞廷玉本想调转船头,躲避如雨的飞箭,却因船桨被水草缠住,延误了时机,恰巧一支箭射过来,正中他的左腮,晕倒舱中,一时“群龙无首”,众多士兵闻讯大乱。幸亏俞通海率兵赶来,才将俞廷玉救出。回到池州后,俞廷玉死了。徐达认为赵普胜如此强悍,恐怕保不住池州,忧心忡忡。朱元璋得知这场战斗的实情后,给徐达写信说:“赵普胜勇而寡谋,陈友谅贪而忮功,若用离间计,一夫已足,何庸过忧?”徐达正面斗不过,便玩“阴狠”的手段。他派出了一个心腹,潜至安庆,出钱收买了赵普胜的门客赵盟,让赵盟到陈友谅的军中散布谣言说“赵普胜恃功,将要谋叛陈友谅”。陈友谅听说后,派人暗访,果然发现赵普胜“满口侈述战功,骄矜不已”。
这一年的五月,陈友谅的几个心腹也说赵普胜最近行踪诡秘,还与朱贼在暗中接触。他咬牙切齿,说:“必除此贼!”不久,他带重兵,到了安庆,说是与赵普胜会师,进攻池州。赵普胜闻讯,便到雁汉港迎接,刚登上陈友谅的船,即被壮汉拿下。赵普胜的脸色由欢欣转为惶恐,张着嘴说:“大王,这是怎么回事?”陈友谅说:“哼,你阳奉阴违、暗中通敌,难道你不清楚吗?还在这里装糊涂?”此时,陈友谅身边的一个将领劝说先关押赵普胜,等弄清楚了再决定是否杀他。陈友谅骂道:“混账,你和赵普胜是一伙的,他大逆不道,你还替他说话?我看你也是活腻了!”说完,他抓起一把剑砍掉了这个人的左臂,血流满地。其他人吓得面如土色。他即刻下令壮汉杀了他。朱元璋知道赵普胜被杀后,厚赏了离间人赵盟。04被朱元璋“耍”了的陈友谅还以为清除了军队中的叛徒,沾沾自喜。不久,他挥师东下,攻打池州。此时,池州的守将徐达被调到了应天(今南京),留守的是常遇春。常遇春深知陈友谅的兵力雄厚,不可与之正面发生“冲突”,便决定玩“阴”的。他在城墙上安排了众多死士,又率领一万多名士兵转移到城外,分别在芦苇荡、密林间设下埋伏,等陈友谅的军队攻城时,聚而歼之。陈友谅带着大军直奔城下,下令攻城,很多虎贲勇士驾着云梯奋勇争先,登上城楼,岂料楼上城垛处忽然出现了无数的黑衣死士,将登上城墙的士兵悉数砍杀。陈友谅咬着牙,急红了眼,下令向城上射箭,并安排壮汉们挖地道直通城下,准备用火药炸开城墙。正在此时,常遇春下令密林里的士兵们冲出来厮杀,将陈友谅的数万士兵围在里面,彼此刀砍矛戳、箭射剑刺,战况十分惨烈。陈友谅带着残部逃亡芦苇荡,想通过水路快速逃离此处。他们一个个上了船,行至水中央,忽然从四面八方划出了无数的敌军小艇,围住他们就举刀砍杀,一时间,血染水面,红通通的一片。陈友谅在侍卫们的保护下,杀出一条血路来,乘船冲了出去。战斗结束后,陈友谅部死伤大约二万人,被生擒者达三千人,溃卒无法统计。他心灰意冷,带着残部,逃往江州(九江)。自此,残酷血腥的池州争夺战宣告结束。陈友谅没有心机,不像三国时的曹操那样狡狯,没有深思熟虑地策划攻城计划,做事急躁,结果一败涂地。
池州之败,是陈友谅不研究战术,不甄别将士忠诚与否,不按套路出兵,最后导致池州失守。他大大咧咧、头脑简单、没有线人(今之所谓间谍也)与谋士,怎么会不失败、不被人利用呢?这场战争中暴露出来他的很多缺陷譬如盲目指挥与不熟悉地形,这些缺陷在日后的战斗中同样出现,直接影响了他的王图霸业的成功。朱元璋有“作战体系”、“谋士集团”,没有花架子,一切从实际出发,从善如流,擅长“哄”手下将士卖命出力。而陈友谅在战斗之前,麻痹大意,没有忙于调兵调将、派出探子侦察敌情,而是沉溺于吃饭划拳、莺歌燕舞的大好形势之中,在战斗开始后,又因为用人不当、头脑简单、偏听偏信,没有“一盘棋的全局观念”,中了别人埋伏,损失惨重。在陈友谅的身上,也看到了监利人的一些性格,譬如脾气暴躁、糊里糊涂(方言音读:斗)、莫地莫气(俚语,说一个人过于自信,往往把事情办砸了)等等。我们本地人想要进步,想要鏖战商海、进军政坛,必须下气力改造这些缺陷。
精彩回顾、敬请阅读
好看,你就点一下
【监利人讲坛】张大千爱画爱佳人
【监利人物】三访王心田先生
【生活点滴】侍园弄菜
监利籍三人当选新一届中央“两委”委员
【美丽荒湖】砥砺奋进 再谱华章
【监利退役军人风采】用真抓实干和真情服务 赢得退役军人真心相托
【监利人岁月】儿时的关庙剧场
【监利民俗】腊丸子
【星耀神州】 齐将彩笔写英豪
【监利人视角】共赏故乡千年月
【监利人情感】家乡的善与美
【监利历史】瞿家湾的前世今生缘
【监利人情怀】话说监利
【监利荣耀】网市玻铝,永不止息的生命之歌
【监利人物】陈友谅征战天下始末
【情感天地】打补丁的新衣
【风云记忆】回忆“八六海战”赞誉监利水兵
【监利人情怀】我的父亲、母亲
【监利人情趣】随风飘飞的音韵
【监利名村】开展共同缔造活动浇灌美好向阳花朵
【监利民俗】年味的喜与甜
欢迎关注“监利人”杂志
投稿|联络|合作|
邮箱:jlr18986712345@163.com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监利人杂志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