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美监利】?荒湖精神
2023/3/17 6:40:00 监利人杂志



荒湖精神
田原瑭
郭福林是湖南汉寿县人,1958年,南下干部刘梓路组织包括郭福林在内的十户人家一起来到荒湖,郭福林担任东湖五队队长。他们住在田当中的牛棚子里。这个棚子不久前发生过一次火灾,还烧死了几头牛,棚子也烧坏了。他们用蒿草把棚子修补了一下,就住进去了。棚子很大,可以住一百多人。当时五队有一百多人,最大的30岁,最小的只有18岁,他们一起住进了这间草棚子里。棚子里没有床,他们就到附近的大垸农场买来芦苇,铺在地上。芦苇床也很舒服,只是不隔潮气,到了下雨天,芦苇床湿漉漉的,可以压得出水来,晚上睡在芦苇上,背上都是湿的。湖里的夜蚊子不仅多,还特别大,一只荒湖夜蚊子,可以装下三只汉寿夜蚊子,还有多余的地方。郭福林找来一些六六粉,睡觉之前先用六六粉熏蚊子。六六粉用干枯的荷叶包着,郭福林把荷叶包放在一只破损的瓦罐里,划燃火柴,点燃荷叶,六六粉的黄色烟雾就在棚子里升腾起来。等到烟雾散开,就看到地上落满了厚厚的一层夜蚊子,人走在在铺满死蚊子的地上,能听到吱吱的响声,那应该是蚊子脆裂的声音。六六粉烟雾散尽的时候,外面的夜蚊子又成群结队地飞进来了。郭福林用树枝做了一个架子,在架子上横着搭一床被单,又竖着搭一条被单,这样就做成了一床蚊帐,虽然还有缝隙,也还有夜蚊子钻进来,但还是好多了,有限的几个蚊子吃饱了也就不再叮人了。

这年冬天,郭福林带领五队的农工挖主干渠。主干渠是关系到荒湖农场生存的一项工程,工程量特别大,设计主干渠长12.78千米,宽25米,深2.5米。农场本地人使用的铁锹和锅铲的形状差不多,直溜溜的一片,只不过比锅铲大一些。这种铁锹有长长的把手,使用起来很省力,挖地表面的硬土也特别适用;但挖地底下的稀泥就不合适了,一铁锹下去挖不了多少泥巴,稀泥还从铁锹上掉下来,挖了半天也没有挖多少泥土。农工们是讲定额的,挖多少土方给多少钱,没有完成基本土方,农工连饭钱都挣不到,这就影响了农工的积极性,更为严重的是影响了工程的进度。郭福林想出办法,用木桶把稀泥提到岸上去,但还是太慢。这样下去是绝对不能按时完成工程任务的。郭福林想起了老家的一种铁锹,老家把这种锹叫做鱼尾锹,有点像是船的形状,锹的把手很短,铁锹中间还有提手,可以两只手同时在铁锹的两头用力,挖稀泥特别适用,功效可以提高二三倍。郭福林连忙跟工程总指挥说了自己的想法,他当天就往湖南老家赶,从老家买回来一船铁锹和蓑衣。蓑衣是下雨天必不可少的雨具。郭福林有自己的想法,为了把耽误的时间赶回来,不管下多大的雨,他们都不能停工。荒湖本地只有斗笠,斗笠只能遮挡头顶的雨,不能遮挡前胸后背的雨,穿上蓑衣就全副武装起来了,还可以挡挡寒气,这是一举两得的好事。鱼尾锹果然好用,一锹下去可以挖起五十斤泥土,还可以双手用力把泥土往岸上甩。只是一次甩不了十多米远,必须得两个人一组,一个人站在河中间往河边甩,一个人站在河边往岸上甩。大大加快了工程进度。农工们心里也乐开了花,他们一个月可以挣到50元钱,这在别的地方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郭福林带领农工们六个月就完成了工程任务。没有老家的鱼尾锹,工程还不知要拖到什么时候。1959年,郭福林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农场第一代党支部书记。
郭福林还带领农工们开了九条支沟,他第一次采用了斜开的方法,进一步加快了挖掘的速度。他还用篾筐做涵管,把涵管埋在湖草中,篾筐起到了水沟的作用,排水就更顺畅了。当时都是用脚踏车排水,水沟太长,郭福林就安排一截一截排水。脚踏车日夜排水,只有把水排干了才不影响挖掘。吃饭的时候能听到水车排水的声音,睡觉的时候也能听到水车排水的声音,听习惯了,竟然比歌声还要好听。郭福林总是带头挖,冬天湖面上已经结冰了,郭福林首先脱了鞋袜,还要脱掉棉裤,他把裤脚卷起来,第一个跳进冰冷的湖泥中。当时有一句话: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郭福林第一个跳进冰冷的湖泥中,其他人也跟着跳下来。干了一阵子,身上就发热了,郭福林把上身的夹衣也脱掉,只穿了一件单褂子。有年轻的农工干脆把单褂子也脱掉,打赤膊上阵了。遇到下雨的天气,他们穿上蓑衣接着挖,下雪的天气戴上一顶斗笠接着挖,雪花只是增加一些热闹而已,雪花只是增添一些情趣而已。郭福林和农工们一直要干到腊月二十八,才洗干净鱼尾锹上的泥巴,回到岸上过年。郭福林和农工们一起在草棚子里过年,农场里分了一些肉,他们能吃上肉。鱼就更多了,伸手就能在水中捉到鱼,他们玩玩耍耍就能捉到几百条鱼。农场里也分了很多鱼。篙草里面更有成群的野山羊野兔子,郭福林组织人打来野山羊野兔子,改善农工的生活。磨刀不误砍柴功,农工们吃好了才有力气做事,打野山羊野兔子,也是郭福林为了提高工程进度采取的重要措施。蒿草中还有野猪,野猪容易伤人,本地人很少看到过野猪,但郭福林是从山里走出来的,他发现野猪的踪迹后,就带领几个从山里来的老乡去抓野猪。野猪肉更好吃,吃得农工们满嘴流油,农工们的干劲就更大了。蒿草中也有野獾狗子,但獾狗子睡在坟茔堆里,是一种很机灵的动物,不容易捉到手。每天收工的时候,天都快要黑了,郭福林总是最后一个离开工地。这天他走过一片墓地,看到坟茔顶上有黑乎乎的东西。他的眼尖,立刻就看出是两只獾狗睡在坟茔上。郭福林赤手空拳是对付不了两只獾狗的,他看见地上有一根被人遗弃的柳树棍子,柳树棍子比他的手臂还要粗,他双手握紧棍子,摸到坟茔跟前。两只獾狗可能吃得太饱了,正在酣睡,他摸到獾狗的跟前,獾狗也没有醒过来。郭福林双手用力,一棍子打下去,两只獾狗都被打死了。獾狗肥肥的,一只有三十多斤重。郭福林把獾狗扛到草棚子里。第二天午饭,郭福林队里的农工都吃到了獾狗肉。郭福林1959年结婚,他分到了新的茅草棚子。新的茅草棚子隔成了单独的房间,一个房间有二十多平米,住两户刚刚成家的年轻人。房间里放两张床,床与床之间挂一块布帘子。白天把布帘子收起来,晚上睡觉就把布帘子挂起来。也有细心的年轻人用篙草编成一人高的草壁,郭福林没有时间编草壁子,他有时间就要琢磨队里面的事情。郭福林结婚的时候,花了两块多钱买了一个搪瓷盆子。当时农场里没有几个家庭舍得用搪瓷盆子的,郭福林如果不是成家了,也是不会花钱买这样奢侈的东西的。但搪瓷盆子的确比木盆好用,他们晚上用搪瓷盆子洗脸洗脚洗屁股,白天用搪瓷盆子端水做饭当锅盖。第二年,这些同时结婚的年轻人,都在草棚子里生了孩子。当时农场里还没有医生,也没有专职的接生婆,生过小孩的女人,给没有生过小孩的女人接生,第二代荒湖人就是这样来到世界上的。但郭福林又碰到了新问题,有了孩子的女人一心顾不了两头,不能又带孩子又出工劳动。有的女人狠狠心丢下孩子照常出工,结果孩子出了问题;有的女人舍不得丢下孩子,结果就耽误了出工。郭福林自己也有孩子,他不能说蛮话,女农工的困难是客观存在的,他不能责怪女人没有带孩子,也不能责怪女人没有出工。郭福林闷声不响一个人琢磨了三天三夜,才想出了办法。当时农场有一个叫张桂芝的女人,读过初中,有文化。这个人特别爱干净,爱干净在当时是一个不小的缺点。荒湖的湖水中有很多蚂蟥,只要下水,蚂蟥就叮满了人的双腿。女人们为了防止蚂蟥叮咬,就穿了长袜子下水,但蚂蟥还是能从袜子细小的缝隙里钻进去,袜子里又是一袜子蚂蟥。张桂芝怕下水,每次下水都心惊肉跳。一个又爱干净又怕下水的女人是不适合在荒湖待下去的,但张桂芝是“四类分子”的子女,她不敢离开荒湖,她只能在这里劳动改造。郭福林让张桂芝专门照看队里的小孩,这是中国农村最早由农工自己组织开办的幼儿园!但郭福林不知道这么做就是办了一所幼儿园。队里有一间仓库,是农场最好的房子,砖砌瓦盖,不漏风不飘雨,正是孩子们应该待的地方。郭福林让张桂芝把仓库收拾干净,队里面有孩子的人家都可以把孩子送到仓库来:有刚满月的孩子,有一二岁的孩子,也有四五岁的孩子。郭福林给张桂芝每天记七个工分,这七个工分不是由队里给的,是送来孩子的家庭分摊的。分摊得非常合理,每一个家庭都心服口服,心里由衷感激郭福林队长做了一件天大的好事。郭福林还规定,有吃奶的孩子在仓库的,中午休息的时候,妈妈们可以到仓库去给孩子喂奶,不扣工分。郭福林还托人到武汉去买了一些玩具回来,仓库里增加了更多的乐趣。敢为人先,不断求索,这就是荒湖人的创新精神!
郭福林领导的生产队,年年都是先进集体,红旗单位,队部办公室里挂满了锦旗。郭福林也年年被评为劳动模范,他在农场大礼堂讲话,介绍先进经验。他去县里面开会,戴上大红花。他还跟着农场场长郑学忠一起去地区去省里参加劳模大会。会议安排了两人间,但郭福林睡不惯两人间,他还是跑到楼上去睡统铺,这是在荒湖农场养成的习惯,这就是荒湖人勤俭节约的精神!荒湖四织沟两岸有着整齐的栏杆,栏杆旁边是高大的水杉树,这些建场时栽下的树苗,经过六十七年的风雨,已经成长为有用之材。荒湖人不砍伐树木,让参天大树装点绿色家园,这才是树木最大的作用!荒湖有整洁的街道,有美丽的田园,有清新的空气,有干净的心灵!荒湖有自己的特色,荒湖始终保持着这种特色,这是一份难得的坚守!有青山绿水在,就有我们幸福美好的家园在!
作者系监利人,多次在本刊发表作品。
精彩回顾、敬请阅读
好看,你就点一下
【监利美景】且看田垄菜花黄
【监利人物】三访王心田先生
【生活点滴】侍园弄菜
监利籍三人当选新一届中央“两委”委员
【美丽荒湖】砥砺奋进 再谱华章
【监利退役军人风采】用真抓实干和真情服务 赢得退役军人真心相托
【监利人岁月】儿时的关庙剧场
【监利民俗】腊丸子
【星耀神州】 齐将彩笔写英豪
【监利人视角】共赏故乡千年月
【监利人情感】家乡的善与美
【监利历史】瞿家湾的前世今生缘
【监利人情怀】话说监利
【监利荣耀】网市玻铝,永不止息的生命之歌
【监利人物】陈友谅征战天下始末
【情感天地】打补丁的新衣
【风云记忆】回忆“八六海战”赞誉监利水兵
【监利人情怀】我的父亲、母亲
【监利人情趣】随风飘飞的音韵
【监利名村】开展共同缔造活动浇灌美好向阳花朵
【监利民俗】年味的喜与甜
欢迎关注“监利人”杂志
投稿|联络|合作|
邮箱:jlr18986712345@163.com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监利人杂志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