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利市井】我的大爷爷是一名挑水工
2023/3/19 6:48:00 监利人杂志



我的大爷爷是一名挑水工
文:邓仲
我记忆中的大爷爷,大概60多岁,他是以种庄稼为主,业余时间,常常帮大街小巷的乡里乡亲、隔壁左右的街坊邻居挑水,赚取少许“力资费”的长者。他不姓大,而是姓曾。他是我外公的大哥,因其排行老大,习惯于慷慨待人、热心助人,所以,我们所有的孙儿辈只要见到他,便亲切称呼他为:大爷爷。

他,高高的个子、浓浓的双眉、大大的眼睛、壮壮的身体。整个人显得步履生风、精神抖擞;当我们看见他将一头头猪喂得肥肥胖胖;把猪圈打扫得干干净净;劳作完毕,然后坐在门边的矮板凳上抽烟的时候,他微笑的双目,便会像两道眯缝着的“月芽”,散发着和颜悦色的光芒、他慈祥乐观的模样,仿佛在无声地告诉人们:什么是幸福与知足。还记得小时候,大约8、9岁光景,我在外公外婆家小住一段时间。我与大爷爷的孙子少敏是同班同学,经常在大爷爷家吃饭、做作业、玩耍……,而大爷爷总是待我和少敏一视同仁、特别和蔼可亲。因此,对大爷爷的印象,始终定格在“平易近人、任劳任怨、爱家顾家、责任感强”的立体画面中。在70年代末期,我们所处乡镇尚未完全接通“自来水”设备。因此,大街小巷的老百姓日常生活的吃水用水,都圈定在“挑水”状态。通常,有些茶楼、商行、或者家里条件较好的邻居,往往会找专业挑水的人,从井里或者水质较好的河中,为他们定期挑水,以每桶1分钱或2分钱的“费用”,作为“薪酬”结算给“挑水工”。那个时代。“挑水工”是一个比较“受欢迎”的职业。

大爷爷为了一次能挑更多的水,特别请木匠,以上好的木料特制了两只“刷遍桐油”的大木桶,和一条又宽又结实的扁担。据木匠说,每个木桶可以盛装近40公斤的水,如果两只木桶都装满水,应该不会少于150斤。大爷爷从井中、河里、或者指定的“自来水”取水点,打出水后,就会用扁担担着两个木桶去送水。为了避免水桶中的水溢出,大爷爷还想方设法、利用铁丝与边角木料,制作了像十字架子的“笊篱围”,这个架子的大小正好可以放在水桶上,这样就可以避免水溢出桶外。

天长日久下来,大爷爷与其他挑水工在挑水的过程中总结出了独特的技巧,他们会将自己的脚步同扁担的振幅调整到一个频率上,这样不但省力,而且水桶中的水也不会洒落。因此大幅度提高了挑水效率,也争取了更多的客户源。有一天晚上大概8点多钟,杨湾村联盟路某户村民家,因堆放柴火的棚子不小心着火,尚未等居委会的工作人员用喇叭呼叫“救火通知”,可能是大爷爷提前得知消息后,二话未说,带上他的扁担和木桶,叫上平日和他一起挑水的几个晚辈,在“失火”村民家附近的河水池,他们以最快的速度共同挑了100多桶水,迅速扑灭了一场火灾,保障了老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为此,大爷爷和他带领的“救火队员”还得到由居委会颁给他们的“见义勇为救火英雄”奖状。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挑水工也是一支编外的救火队,由于他们长期进行体力劳动,身体素质较好,对于城乡区域的“水井分布”也较为熟悉,因此救起火来十分得心应手。大爷爷与“挑水工”能够受到居委会的表彰,与大爷爷见义勇为的思想品德,以及他长期坚持不懈的挑水经验、劳作不辍的生活作风,息息相关。

有时候,看见大爷爷挑着沉重的水桶,咬着牙,穿着一双草鞋,从河边蹬着高高的台阶,一担一担为“孤寡老人”家庭、“五保户”家里送水,不仅分文不取,而且,还帮助他们晒稻谷、劈柴火、搬重物…….大爷爷的职业,虽然只是一名毫不起眼的“庄稼汉”与“挑水工”,但是,他那种“热心助人、勤劳正直、急公好义、扶贫济困”的奉献精神,诠释了一个中国公民——一名真正男子汉的热血气概与高尚情操。1983年,大爷爷因心肌梗塞不幸病逝,享年63岁。我们所有的亲人共同参加他的葬礼,作为他老人家孙儿辈的孩子们,共同为他用五色彩纸折叠了好多好多的千纸鹤与菊花,以寄托对大爷爷的哀思之情。……独坐楼台心向月,凭栏落泪思亲人。有时候,当我们好些个长辈亲朋们在一起围拢小聚时,只要提到大爷爷这个人,以及他的前尘往事,我们就会想起曾经以“一条扁担,两只大木桶”打水挑水、自谋生路、养活一家老小的情景。不仅如此,还会浅浅吟唱大爷爷曾经一边挑水,一边大声欢唱,像“劳动号子”一样的“挑水歌”:一声吆喝寒风送,木桶担水力无穷。别怨我步履太匆匆,那是巧使力气平衡中……将水贮满左右桶,扁担上肩绳子拢一拢。笊篱围子围木桶,走过陡坡方从容。户外送水见房东,身旁跟着几个机灵小不懂,几颗冰糖哄一哄,津津有味乐融融。

如今,大爷爷虽然已经去世近40年了,但是,他那种以简朴诠释平淡、用乐观衬托勤劳的积极风貌,让许许多多认识他、受过他帮衬的街坊邻居、还有被他关心关爱过的亲人们、他的朋友们……总是记掛着他,常常不经意识的怀念他;只要回想起他脸上招牌式的“乐观笑容“,好比:半品人间沧桑、半品春暖花开。作者系监利人,多次在本刊发表作品。
精彩回顾、敬请阅读
好看,你就点一下
【监利美景】且看田垄菜花黄
【监利人物】三访王心田先生
【监利人视野】怒 沉
监利籍三人当选新一届中央“两委”委员
【美丽荒湖】砥砺奋进 再谱华章
【监利退役军人风采】用真抓实干和真情服务 赢得退役军人真心相托
【监利人岁月】儿时的关庙剧场
【监利民俗】腊丸子
【星耀神州】 齐将彩笔写英豪
【监利人视角】共赏故乡千年月
【监利人情感】家乡的善与美
【监利历史】瞿家湾的前世今生缘
【监利人情怀】话说监利
【监利荣耀】网市玻铝,永不止息的生命之歌
【监利人物】陈友谅征战天下始末
【情感天地】打补丁的新衣
【风云记忆】回忆“八六海战”赞誉监利水兵
【监利人情怀】我的父亲、母亲
【监利人情趣】随风飘飞的音韵
【监利名村】开展共同缔造活动浇灌美好向阳花朵
【监利民俗】年味的喜与甜
欢迎关注“监利人”杂志
投稿|联络|合作|
邮箱:jlr18986712345@163.com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监利人杂志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