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窄巷子”给成都带来了什么
2018/12/26 17:47:45 码字工匠老詹

     12月9日,应人民网之邀,参加“网络名人点赞四川“活动,赴川参观采访,下车伊始,来到成都有名的”宽窄巷子“。

    

     宽窄巷子,位于成都青羊区长顺街,由宽巷子、窄巷子、井巷子平行排列组成。巷子两旁,全为青黛砖瓦的仿古四合院落;临街铺面,则已改造成颇具川蜀民间特色的各种小吃摊、茶馆、咖啡屋、画室、特色产品小屋……

    

    

    

     一进巷口,印入眼帘的,多是各种小吃摊点,令人目不暇接。一阵一阵香味,扑鼻而来,馋得游人直吞口水!

    

    

    

    

     漫步街头,有各种成都特产和旅游纪念品小屋。一些产品食品,现场精心制作,一边制作,一边讲解,引得游客驻足观望。

    

    

    

     遇到天清气朗,艳阳高照之时,可在街边觅得一清静所在,喝喝茶,聊聊天、看看行人和蓝天,真是好不惬意,简直巴适得很!

    

    

    

     继续前行,是颇具成都特色的小玩意儿——掏耳朵。掏耳师傅手持各种专业工具:耳耙子啦、鹅毛棒啦、夹子啦、棉花棒啦、头灯啦,你只管平平躺下,任其像做小手术般慢慢摆弄,弄得你双耳麻麻酥酥,特别舒服,不知不觉,竟昏昏然梦见周公矣……

    

    

    

     吃的、喝的、玩的,嘿嘿,要满足视觉需求嘛,还得有各种看的呀:川剧小品、折子戏、花灯、变脸……就是给茶碗掺水,也要耍出各种花样,让你看得目瞪口呆,不禁拍手叫好!

    

    

    

    

    

     巷子两边,原是清代古院落,如今大都打造成为各具特色的餐馆、茶馆、咖啡屋和旅店。成都人宴请外地来客,大都喜欢带到这里,逛一逛,听一听,看一看,来几样小吃,喝一碗冰粉,再步入餐馆,细细品尝川菜美味;或者,坐于茶馆之中,喝喝茶,聊聊天,冲冲壳子,很是惬意;有的客人流连忘返,说是“来了就不想走了。”那好嘛,干脆,就在这古色古香旅馆中住下来嘛,当一回地地道道的成都人,要不要得!

    

    

    

    

    

    

     参观完毕,许是猜透众人心理,人民网四川频道谢媛媛将我们引至巷口一家“大妙” 火锅店,大家次第坐下,边吃成都特色火锅,边看川剧精彩表演。议论起今日之行,众皆感慨不已,对宽窄巷子印象相当深刻,赞不绝口。

     宽窄巷子给成都带来了什么呢?

     回到宾馆,老詹苦苦思索;返回北京,俺又琢磨良久。

     乍一看来,有没有宽窄巷子,于成都而言,好像都无足轻重,有亦可,无亦可。毕竟,这不过是都市里一方小小天地,三条街巷而已。

     然而,下细一想,这一方小小天地,可真是不可或缺,它给这座历史悠久的西南大都市,涂上了一抹暖暖的亮色!

     什么亮色呢?我把它叫做“凡人烟火味”。

     没错,人嘛,大都追求高大上,千方百计要想往高处走,要做大官、大款、大明星,对于布衣凡人,似乎一百个看不起,二百个不以为然。

     然而,可能他们忘了,任何人,再高大上再伟大再了不起,其实说到底他也不过是一凡人!一样要吃喝拉撒,一样要睡觉起床,一样要感冒打屁消化不良……这,是人的另一面,而且可能是更加实在也更加重要的一面。

     这一面的要求,亦即凡人之需求,怎么去满足呢?除了回到家里,卸去盔甲,脱下面具,彻底放松放松外,倘若城市之中,能有一个提供满足凡人需求的场所,让人回归到人,安安逸逸,轻轻松松,去过一把凡人的日子,去满足人的最基本的那些需求——这,岂不是大好事一桩,岂不增加了冰冷水泥森林中一股温馨的凡人烟火味吗?

     所幸,成都人是深谙此道的(此事说来话长,可参阅老詹写的《安逸成都》),成都的管理者也是明白这个基本道理的。二力合而为一,这才精心打造出都市里的这么一方小小的天地!

     追求安逸乃人之天性,都市需要“宽窄巷子”。

     原本,我是要将题目取成这样的。后一想,这题目,太正规,太板着面孔,有点教训人的味道,于是作罢。

     然而,这个道理,却是我要反复强调、再三阐述的呀!

     附:安逸成都

     写在前面的话:《安逸成都》,是老詹在人民日报海外版担任总编辑期间,前往成都写的一篇通讯。时在2007年春,应市政府之邀,由我领着三位记者,到成都作深度采访,向海外读者作一全景推介。采访用时一周,回京后写出《安逸成都》、《山水成都》、《神秘成都》三篇长文,均以彩版刊出。发表以后,海外读者反响热烈,成都方面也很满意。有四川同行甚至称赞“连我们这些成都人也写不出来!”我晓得,这肯定是溢美之辞嘛。不过这篇文章,还真是下了一番功夫,不知捻断了多少根想象中的胡须!现在要写,那是真写不出来了。

     刚走出成都机场,先看到一句广告语:成都,一个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

     “来了为啥就不想走呢?”记者欲闻其详。

     “因为成都安逸得很嘛。”接待我们的市政府新闻办小徐,一脸怡然自得。

     安逸――古诗雅语。诗经曰:“安之逸之,适之豫之”。描摹的是一种从内到外,通体舒泰的精神感受。

     安逸――四川方言。凡觉得此事甚合吾意,心情好,感觉好,就会说“好安逸啊!”倘若感觉特别好,还会升级为“安得儿逸”,或“安逸得扳”。

     安逸的成都人哟,你们到底是咋个安逸的嘛?

     一、餐桌上的安逸

    

     成都人爱吃会吃,早有耳闻。今番赴蓉采访,方知此言不虚。

     先说两件小事。

     其一,抵蓉当天,记者打的从武侯祠到市中心,上车后,与司机聊起成都小吃,司机顿时来了兴致:“好吃的东西呀,简直太多了嘛!吃火锅可以去皇城老妈,尝小吃最好去龙抄手,还有夫妻肺片、老妈蹄膀、串串香、肥肠粉……硬是多得吃不过来,巴适(舒服之意)得很哟!”寻常一的哥,简直就是蓉城美食活地图!

     其二,临离成都,与几位新闻同行小聚,聊起川菜烹饪,无论老总也好,编辑也罢,竟然人人做得一手好菜,个个都是掌勺能手。有的专攻小炒,有的擅长清炖,有的对火锅调料别有一番心得。不但说起具体操作头头是道,而且能从理论上来一番升华,数出个子丑寅卯,让我们这些外行听得目瞪口呆,连称佩服佩服。

     “各位啷个这么会吃哟?”记者打趣相问。

     “民以食为天,吃饭第一呀!”

     “吃饭也是享受,好吃是硬道理嘛。”

     “难道没听说过,成都‘人人都是美食家,个个都是烹调师’吗?”

     不愧是搞新闻的,论起理来,上纲上线,直奔主题!

     同行还介绍说,成都人吃饭,有两大特点。

     一是喜欢到外面用餐,尤其每日晚餐,经济宽裕者自不必说,就是一般居民,只要手头还有两个余钱,下班后也大多把门一锁,悠哉游哉,到街边“苍蝇小馆”,舒坦坐定,来三五小炒,上几盘凉菜,吃得一头大汗,肚儿滚圆,这才抹抹嘴巴,尽兴而归。

     二是即使在家吃饭,也决不凑合,先得到菜场买回各种菜蔬蛋肉,葱姜作料,回家后再系上围裙,拉开架势,煎炒烹炸一番,整出一席好菜,这才坐上桌来,慢慢品尝。

     正因为人人爱吃,个个善做,所以在成都甭担心找不到好餐馆,随便到街边哪家小馆子,叫两个菜端出来,绝对是精工细作,正宗地道!

     有爱吃也会吃的成都人,自然就会生出为这些“好吃嘴”们服务的各种从业者。蓉城大名鼎鼎的“飞哥”,即是最受男女老少欢迎的电台美食主持人。每到下午,晚饭之前,语速极快而又诙谐风趣的飞哥,定会准时“与您相约”:各位听众朋友,各位食客兄弟,今天飞哥又要带各位去到一家新开张的馆子。要说这家的火锅,那硬是有名堂,飞哥进去,才吃两口,哎呀恨不得脱了鞋子挽起裤脚干脆跳下去就捞!格老子简直鲜得来舌头都差点被咬脱……

     飞哥一火,跟着冒出一位兰妹,说起吃来,清脆甜润,“口水滴答”,嘴皮子比哥哥还要溜刷。两台相争,自然是听众得利,把亲爱的食客们的馋虫,全从肚皮里勾了出来!

     因了成都人的爱吃会吃,餐馆也就想方设法三天两头变换花样。川菜创新,在中国各菜系中最为迅速,“新派川菜”已然自成一格,菜肴多达数百种。

     因了成都人的爱吃会吃,成都餐馆之多,也就在情理之中了。有人算了算,成都全城,稍成规模的大小餐馆有3万余家,倘若游客每天品尝一家,各家吃上一遍,得花整整80年!

     好家伙,80年!成都人餐桌上的安逸,记者算是领教了。

     二、竹椅上的安逸

    

    


     成都餐馆多,茶馆亦不少。街头巷尾,林荫树下,支几把竹椅,就是家茶馆。

     “成都人为啥这么喜欢喝茶呢?”

     “去人民公园瞧一瞧就晓得了嘛。”

     抵蓉次日,清晨8时,记者来到位于市中心的人民公园,这是成都人喝茶最爱去的几大场所之一。公园极大,不收门票。一进大门,往左一拐,即是一家露天茶社。说是露天,其实既有亭台,亦有茶棚,数以千计的竹椅木桌,漫天铺开,那阵势,先就让你有些惊叹震慑。时为春日,稍有凉意,茶客不算多,座位尚未满,但熙熙攘攘之势已成。阳光星星点点,从树丛中筛下来,气氛十分温馨。记者来到茶社一角,坐到几位白发老人身旁,看他们正一边喝茶,一边稀里哗啦洗牌搓麻。

     “老人家是一个单位的吗?”

     “不是不是。上世纪50年代一块学习过,都认识,如今退休啰,就到这里来喝茶。”

     “住得离这里远吗?”

     “有近的,也有远的。约好了,天天来。”

     “这里呆一天,要花多少钱?”

     “你看嘛,便宜得很。”顺着老人手势,记者看到一招牌,上书:每人8元。午餐免费。

     “4元是茶水费,4元是午饭钱。一荤一素,巴适得很。”

     老人满脸微笑,那笑发自心底。

     好嘛,8元钱,喝一天茶,还送午餐――成都普通市民消费之低廉,于此可见一斑。

     正说话间,旁边有人喊道:“大家莫要高声讲话,现在传达文件!”原来,这又是一拨,成都某民主党派的退休老师们,约二三十人,到这里来开座谈会,传达学习有关《物权法》文件。老师们将茶桌拼成一溜,摆上瓜子花生,一边听传达,一边磕瓜子。文件传达完毕,接着打牌、喝茶,摆龙门阵。

     “这么多人,公家报销?”

     “啥子报销哟。叮叮猫儿(蜻蜓)咬尾巴,自己吃自己!就是你们北京说的AA制。好耍得很!”

     在成都,工作之余休闲时光,大都在茶馆度过。正因此,喝茶之环境及座椅,不可不讲究。成都茶馆,以竹椅居多。竹椅,比普通座椅稍矮,后有斜斜靠背,旁有弯弯扶手。靠背扶手,皆按人体比例设计,微微后仰,轻轻相扶,不宽不窄,刚刚恰好。“安逸得来你坐上去就不想起来。”半仰半坐之间,可喝茶,可打牌,可聊天,实在累了,还可舒舒服服眯上一觉。

     茶馆除了喝茶,还有一些别的服务和享受:如,卖小吃、掏耳朵、擦皮鞋、听评书、看演出等。掏耳朵,好像成都才有。掏耳者备有耳勺、长钎、短钎、长绒球、短绒球等一应工具,不但轻轻给你掏耳,弄得你浑身痒痒酥酥,非常受用,还可作头部、肩部、颈部按摩,常常是掏着掏着,茶客已酣然入睡,鼾声大作。

     难怪成都人这么爱喝茶呀。

     外地人到成都,有一事不可理解:为什么白天上班时间,还有那么多人在喝茶,难道成都人都不上班?

     成都人的回答是:“哪里是不上班嘛。那些喝茶的人,好多都是在上班!人家把生意都拿到茶桌上来了,气氛又良好,说话又随便,一边休闲一边就把事情搞定了,何必正儿八经到办公室嘛。”

     的确,记者在不少茶馆看到有白领模样的人在商谈公事,有的面前摆有小本,有的更加干脆,把笔记本电脑搬上了茶桌。

     竹椅上的安逸,自然并不限于茶馆竹椅。近些年来,成都酒吧咖啡馆如雨后春笋,连连开张。记者曾在“60年代”酒吧和“良木缘”咖啡馆小坐,其气氛之热烈,生意之火爆,比上海、广州等沿海城市毫不逊色。

     没说的,酒吧咖啡馆里的成都人,表情与泡茶馆者一样闲适安逸。

     三、山野间的安逸

    

    


     餐馆茶馆,都在城里。追寻安逸的成都人不甘囿于一隅,便把触觉伸得更远,远到了郊外山野间。

     农家乐的兴起,即是一例。

     当初,一些喜欢找乐子玩新花样的成都人,周末开车到郊外踏青,饱览了大好河山,呼吸了新鲜空气,可这中午饭咋个办呢?

     不要紧,到我们农家来吃顿便饭嘛。屋周围鸡呀鱼呀什么的全现成。地里头青菜萝卜四季豆都新鲜。“点杀”现做,好巴适哟!

     多少钱呢?

     多少钱不要紧,看着给一点就行了嘛!

     要得要得,拍板成交!

     就这样,一传十,十传百,成都人一到周末,几乎倾城而出,到周围山野间去享受自然之美,农家之乐。

     玩一天下来,喝茶下棋打麻将,间或看看小录像,每人也就十来块钱,城里人觉得很便宜,农民们也感到挺划算(全是现金收入呀)。

     成都兴起农家乐,已十好几年。近些年绽然开放的“五朵金花”,更把这一休闲方式推向极致。

     “五朵金花”者,成都郊外五个以农家乐为主业的村子也。这五个村子,土质不佳,地处高压线通过区,建高楼不允许,粮食生产也不好发展,仅以养花种菜为生。农家乐风声一起,村民们在区乡政府策划带领下,把五个村分别改造为花乡农居、幸福梅林、江家菜地、东篱菊园、荷塘月色。这个村专植梅树,那个村只栽菊花,一村一品,各具特色。把城里人吸引出来,一看就啧啧称奇,一来就不想走了。如今,“五朵金花”已成成都一大品牌,外市的、外省的(甚至外国的),都来参观。

     耐人寻味的是,好多地方取经回去,却发现不大灵光,金花难以盛开。何故?原因之一是成都的自然气候好,一年四季皆温暖,天天可以室外喝茶。原因之二,则是成都人的休闲秉性,喜欢到山野间寻找安逸。这可就不是一时半刻“学”得来的了。

     记者赴蓉采访,去看“五朵金花”,来到专门租地给城里人“种着玩”的江家菜地,看见两位穿着长裙的年轻女子,正蹲在菜地劳作。记者走近打问,姐姐比较大方,主动答言道:“我们是城里头的,下来种菜,你们要问啥子嘛。”

     “城里头下来种菜?真是新鲜。菜地是你们的吗?”

     “当然不是我们的。是我们租来的嘛。每分地每年给农民800元,他们下种,帮忙管理。收成算我们的。吃不完,农民还可以代卖。星期天没得事,就下来种菜嘛,不但好耍,还可以带着娃儿来,培养他们从小热爱劳动的品德。”

     文静的妹妹一旁补充道:“你看这菜,多水灵呀,摘点回去,就在农民家里头弄好了,绿色食品,现炒现吃,好巴适哟。”

     看来,二人真是深得山野间安逸之真谛了,真让旁观者羡慕不已。

     成都多农田,成都近山水。最有名气之山水,一为都江堰,一为青城山。每逢夏日,傍晚时分,不少成都人喜欢开车到都江堰去喝啤酒。前年酷暑,天大热,都江堰各支流河畔,竟有数万人聚集喝啤!聪明的店家在浅水中支起张张方桌,喝者须脱去鞋袜,涉水过去,将脚泡在水中,一边喝啤酒,一边冲壳子(聊天),一边吹凉风,那份惬意,那份潇洒,简直安逸得扳!

     至于青城山,则已成了成都人长年休闲休养的胜地。有将“第二居所”建在山下的,有退休后到此长住的。更多的则是偷得浮生几日闲,来到青城山下,租农民房屋,吃农家伙食,一切全包,啥都不管,完完全全过几天“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世外桃源生活。

     “贵不贵,一月多少钱?”

     “吃住全包,七八百元。”

     四、心里头的安逸

    

    


     成都市为什么生活起来如此安逸?成都人为什么喜欢寻求生活中的安逸呢?

     这是采访中记者很想弄清楚的两个问题。

     问题一的答案,比较简单,四川乃天府之国,成都,恰似镶嵌其中的一颗明珠。四围皆群山,中间一绿地,气候非常好,还有都江堰。按成都人的话说,“生活在这样的地方,你想不安逸都不得行。”

     问题二的答案,就比较复杂了。为此,记者曾与成都市社会文化界知名人士座谈,探讨成都人为啥如此喜欢寻求安逸,他们有些什么样的性格特点。

     比较一致的看法是,餐桌上的安逸也好,竹椅上、山野间的安逸也罢,皆源于成都人“心里头的安逸”,成都人的性格,有以下特点。

     一是平和。

     平和,不浮躁,是成都人的普遍特点。从外形你就看得出来,成都人大都慈眉善目,平平和和,一脸的气定神闲。成都街头,很少见到有人吵架闹事。即使有,你也不必担心,更不用去劝架,十有八九是吵着吵着就算了,散了,决打不起来的。不像有的城市,火辣暴躁,话没几句,“格老子”一拳就打过去了。

     谈及平和,一位作家总结道,成都的富人比较不跋扈,成都的文人比较没有幻觉。一个是物质上的,一个是精神上的,两个制高点上的人,都还比较克制。

     普通百姓如何呢?当然也很平和。在成都,工人即使下岗了,也很少有急赤白脸大喊大叫甚至寻死觅活的。“一万元有一万元的潇洒,十块钱有十块钱的讲究,咋个都可以过下去嘛。”他们照样吃饭睡觉喝茶搓麻,甚至上街还牵着一条小狗,悠哉游哉,根本不急。

     再看看成都餐馆,无论大小,取名很少有帝呀宫呀王呀什么的,反而多以老妈、布衣、二哥、小妹之类命名。越平民越好,越与老百姓贴近,越受欢迎。

     二是包容。

     包容,不狭隘,是成都人又一特点。

     在成都,记者曾采访一些外来的白领、打工者和旅游者,他们的共同看法是,成都这个城市,人比较好相处,不欺生,谁来了都包容得下,感觉比较舒服。

     成都街头,有不少小不点儿的餐馆和麻辣烫大排档。在那里,你常会看到一溜停放着宝马、奔驰、奇瑞、奥拓、三轮车、自行车。一个清洁工旁边,或许就站着亿万富翁刘永好在啃串串烧,再一回头,你又可能同某位经常在电视上亮相的明星打个照面,他或许和一的哥一边吃麻辣烫一边正聊得欢呢。彼此点头一笑,谁也不以为怪。

     有位京城作家曾感慨,什么样的名人到了成都,都会消融其中,泯然众人矣。

     成都近郊青城山上,一座宫殿内塑有三个观音,一是道家观音:手执拂尘、足下骑龙;一是佛家观音:手中托瓶、座下莲花;一是俗家观音:华服鲜艳,俨然贵妇人。

     三而合一,相安无事,彼此包容。

     川菜,集粤菜、湘菜、鲁菜之所长。川剧,既有京剧的清冽、秦腔的悠长,又有越剧的缠绵。这,也是一种包容。

     三是诙谐。

     诙谐,不忧愁,可算成都人又一特点。诙谐,既有乐观、风趣、幽默之意,又不完全是一回事,个中奥妙,须慢慢去品。

     成都人的诙谐,随时表现出来,你且信步街头,看看那些餐馆取名吧:公社九大碗、孙二娘羊肉汤、舌尖诱惑、初恋鸭唇、降龙鹅掌、乔一乔怪炒、眼哥田螺、煎一点……越“怪”越有意思,越能吸引食客。记者赴蓉当日,在武侯祠所开之“三顾园”用餐。服务员端上一盘炸鸡,周围码有8粒大蒜,主人请猜一菜名,记者屡猜未中,结果是“神机妙算”,谜底揭开,众人皆乐。

     有两件事,也可说明成都人之诙谐风趣:一位名叫蒋德才的男子,曾在《成都商报》头版买下版面,表达对恋人的爱。另一位男子更加了得,竟在郊区石象湖一个山坡上,把上万盆不同颜色的郁金香摆成一行英文:I LOVE YOU。

     座谈会上,女作家洁尘说,成都人对一个人是否有情趣(成都话叫“好不好耍”)看得比较重。就说女孩谈朋友吧,别的地方,要么有钱,要么有地位,几乎大功告成。成都不行。她曾在公交车上听两位长得很漂亮的女孩子聊天。一位说,你们那位处长先生,为啥不同他谈了呢?另一位道,啥子处长哟,瓜的,一点不好耍,吹了!

     诙谐,平和,包容。三者之中,互有你我。或许正因此,成都人喜欢以诙谐开玩笑的方式,求得平和与包容。夫妻之间,丈夫常常甘于以“粑耳朵”自嘲自居。邻里之间,无论碰到什么矛盾,嘻嘻哈哈,几句玩笑就算了。成都人挂在嘴边的口头禅是“不存在”。再严重的事体,一句“不存在”,烟消云散。

     成都人有没有毛病呢?当然有。太追求安逸,太容易满足,是座谈会上多数人的共识。其例证有三,其一,成都的民营企业家,大都甚少雄心,做到一定规模,不再做了。其二,成都的下岗工,再就业时喜欢挑挑拣拣,苦些累些的活儿,不干,宁肯呆着。其三,成都人办事,不甚准时,说好3点开会,3点半人到齐就不错了。

     当然,任何地方的人也会有毛病、有不足。小眚不掩大德也。追求安逸,乃人类天性,关键是要分清界限:工作上追求安逸,显然不妥,生活中追求安逸,无可指责。这是座谈会又一共识。

     正因如此,记者这篇“安逸成都”,描摹的是成都人的生活状态而不是工作状态。如果哪位喜欢较真,偏要站出来抬杠挑刺,那就会弄得作者和读者都不“安逸”了。

     走笔至此,记者要用刚刚学会的两句成都话来为本文作结:

     在成都过日子,硬是好安逸哟。

     成都,一个来了就走不脱的城市。

     原载《人民日报海外版》2007-05-15第04版

    

    

    詹国枢公众号长按二维码关注:码字工匠老詹

     《码字工匠老詹》大体六类文章,不妨随便翻翻:

     一、时评

     十八大后首个出狱部级“老虎”——虽然人已出狱,难题并未解决。

     别了,京华时报

     辽宁,我担心你的坦诚

     周本顺让我耿耿于怀

     官场那些“小圈子”

     滴滴如此命硬 后台到底是谁

     二、人生

     我为什么不愿当市长

     正因为没有后台,所以才更要努力

     怎样与上司相处 记住四个字足矣

     冈仁波齐:朝圣路上的灵魂洗礼

     什么是佛?听完高僧讲解,老詹茅塞顿开,不眠不休,连夜写成此文

     七十七说

     感谢每一个人

     三、写作

     让写作成为人生最好的娱乐

     写好“大文章”,只须“三板斧”

     想说给你听,新闻系学生

     老詹写新闻,只有这么一个诀窍

     这篇文章让我彻夜难眠,一战成名!

     咪蒙如何做标题,一看你就明白了

     老詹讲课结束 学员反映如何

     四、人物

     恩师老范

     包月阳为何皈依佛门

     金沙江畔,有这样一对知青夫妻

     好想娶个好媳妇

     山西,那位北京知青的孩子

     改衣工匠何师傅

     五、杨乔(老伴写文章,比老公厉害)

     我的邻居汪曾祺

     王镇苏、林先生和我

     公社故事

     我的老师们

     我的蚂蚁观

     六、新书

     十八年写成一本书,这本书到底有啥用?

     感谢出版社,推销俺的书,到底买不买,还是买了吧!

     那一夜,为什么让我至今难忘

     乔家大院能够“做大做强”吗?

     绛县这样的山区小县,旅游能搞些什么呢?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码字工匠老詹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