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家为什么要大骂吴晓波罗振宇呢
2019/1/16 15:30:08 码字工匠老詹

     新年刚开年,碰到一事情,非常有意思,值得说一说。

     说的是,前些日子,看到著名财经媒体人吴晓波罗振宇在深圳分别举办了两场跨年演讲,听众踊跃,效果很好,找来听了听,内容确实不错。

     于是,在《码字工匠老詹》作了转载。

    

    

     转载以后,读者很欢迎,点击量挺高。留言中,亦大都赞美之词。

     没有想到,刚过两天,一朋友转来一文章说,詹老师,知道吗?网上有经济学家骂吴罗二人是“知识商人”,有些话说得非常难听,甚至把年轻人听他们演讲比做“老年人吃权健,本质上是一样的。“

     哦,是吗?我吃了一惊!赶快请朋友将文章传来——

    

     文章作者刘胜军,这我是知道的,比较大名鼎鼎,其公号是如此自我介绍的:

     刘 胜 军

     坚持讲真话的经济学家

     国是金融改革研究院院长

     2014 年参加总理经济座谈会

     70 后经济学家代表人物之一

     著有《下一个十年》

     新浪微博 “刘胜军改革” 拥有 182 万粉丝

     今日头条 2018 十大财经头条号

     通读刘胜军文章,表达了这么几层意思。

     其一,“经济学家”被“知识商人”跨界打劫了。

     以往,经济学家是最牛的,动辄就这样那样应该怎样,跨界评论宇宙间所有难题。然而,如今经济学家也被“跨界打劫”了!“劫匪”就是以吴晓波罗振宇为代表的“知识商人”。“粉丝们”不再期待经济学家指引未来,而是眼巴巴地等待“知识商人”为自己“开脑洞。”

     其二,吴罗等人演讲,就是为了赚钱。

     吴罗演讲,皆以赚钱为目的。演讲赚钱本身,属于市场经济,原本无可厚非。但是,不断抬高身价、唯利是图,就是给自己挖坑。经济学上有个现象叫“逆向选择”:“如果你的广告收费太高,愿意找你做广告的更有可能是‘高风险客户’。”

     其三,演讲水平不高,还有不少漏洞。

     漏洞一:吴晓波称,”特朗普当选总统后大幅减税,美国 2018 年成为近 30 年来经济增长最好的年份。“实际上”特朗普的 2018 年也干不过 2014 年9月奥巴马同志的业绩啊!“

     漏洞二:吴晓波说,”2018 年,中国名义 GDP 增长最快的都是中部城市,贵阳、西安、郑州、武汉、合肥,这些城市的名义 GDP 增速都超过了 10% ,所以中部崛起是一个重大的现象。“实际上,吴晓波所说的这几个“中部城市”,如果按照剔除物价上涨后的“实际增速”,并不如他所说那么高。

     漏洞三:吴晓波说,”今天,中国是全球机器人公司最多的国家,全国有2600家机器人公司。“事实是,”截止 2017 年,全国机器人相关企业已达 6500 余家。“

     还有什么漏洞和错误吗?

     好像没什么了。

     经济学家刘胜军此文,还引用一些非经济学家的说法:

     ——年轻人看罗振宇和老年人吃权健,本质是一样的。以激发群体恐慌感觉吸引流量,以满足安全感和尊贵感觉促成交易,知识付费的商业模式跟权健做保健品大体一致。

     ——知识付费的热门产品,注定是碎片化的、短平快的,也难以避免鸡汤味。假如一个人试图通过在网上买一些专栏,就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那注定是痴心妄想。

     ——希望人们能够早日明白,求知路上没有捷径,也没有万能的“先知”。也希望知识付费的热潮不要在钞票声中留下一地鸡毛,而是能真正为开启学习型社会提供动力。

     ……

     读完经济学家刘胜军这篇文章——或许我的嗅觉太敏感吧——竟隐隐闻到了一股酸溜溜的味道。(用我们四川话说叫做,卖灰面的见不得卖石灰的。)

     我就有点闹不明白了,一个”曾经到中南海参加过座谈会”的“坚持讲真话的经济学家“,为什么偏偏要对八竿子打不着的两位演讲者如此耿耿于怀,揪住不放,话说得这么难听呢?

     不就是演讲中有些数据不实(是否不实另说)么?经济学家之间,观点完全对立,一个说白,一个偏要说黑,公婆相争,各执一词,这样的现象,难道还少吗?

     中国经济学家,各自都有自己的一套“理论”,谁也不买谁的帐,谁也说服不了谁,这不挺普遍挺正常的吗?

     再仔细看一遍文章,看到这么一段话:

     吴晓波和罗振宇都不是经济学家科班出身(黑体字为原文,意在强调突出),两人都毕业于新闻系,都做过媒体人、主持人……他们当然很聪明,也很勤奋。但聪明勤奋不能代替专业,至少在一定程度上是如此。

    

     哦, 这下我明白了,关键的关键,在于“两人都不是经济学家科班出身”!(这个字,放在这里怎么这样别扭?有经济学家科班这一说吗?)这可就要了命了,不是这一行出身,却到这一行来抢饭吃,情何以堪,怎么得了!

     老詹亦不是经济学家科班出身,亦曾毕业于新闻系,那么,是不是今生就再不能碰经济话题,更不能就当前形势(包括经济形势)发表看法了么?

     去年,老詹曾不自量力地写了一本自称经济学著作的书,取名《感觉消费》,竟然卖得很好,网上还曾一度脱销!此事如果经济学家晓得了,是不是又要出来指摘一番呢?

     走笔至此,诚惶诚恐,赶紧闭嘴吧。

    

    

    詹国枢公众号长按二维码关注:码字工匠老詹

     《码字工匠老詹》共有六类文章,不妨随便翻翻:

     一、时评

     十八大后首个出狱部级“老虎”——虽然人已出狱,难题并未解决。

     别了,京华时报

     辽宁,我担心你的坦诚

     周本顺让我耿耿于怀

     官场那些“小圈子”

     滴滴如此命硬 后台到底是谁

     二、人生

     我为什么不愿当市长

     正因为没有后台,所以才更要努力

     怎样与上司相处 记住四个字足矣

     冈仁波齐:朝圣路上的灵魂洗礼

     又见成龙,他老了,老詹更老了

     七十七说

     七十又七说

     感谢每一个人

     三、写作

     让写作成为人生最好的娱乐

     写好“大文章”,只须“三板斧”

     想说给你听,新闻系学生

     老詹写新闻,只有这么一个诀窍

     这篇文章让我彻夜难眠,一战成名!

     老詹讲课结束 学员反映如何

     咪蒙如何做标题,一看你就明白了

     四、人物

     恩师老范

     包月阳为何皈依佛门

     金沙江畔,有这样一对知青夫妻

     好想娶个好媳妇

     山西,那位北京知青的孩子

     改衣工匠何师傅

     五、杨乔(老伴写文章,比老公厉害)

     我的邻居汪曾祺

     王镇苏、林先生和我

     同学张集贵

     公社故事

     地委书记李占林(公社故事之二)

     老社长彭再玉(公社故事之三)

     我的老师们

     《我的老师们》之二: 班主任张莲初老师

     《我的老师们之三》:中学老师康筱维

     我的蚂蚁观

     六、新书

     十八年写成一本书,这本书到底有啥用?

     感谢出版社,推销俺的书,到底买不买,还是买了吧!

     那一夜,为什么让我至今难忘

     乔家大院能够“做大做强”吗?

     绛县这样的山区小县,旅游能搞些什么呢?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码字工匠老詹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