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心永不老,百岁任溶溶一路走好!
2022/9/22 13:54:10 莲妈读书

     百 岁

     今天早晨,著名翻译家、儿童文学作家任溶溶先生在上海安然离世,享年100岁。

    

     听闻这个消息,第一反应是替老人家感到高兴,没遭什么罪,睡着觉做着梦,安安静静地走了,百岁高龄能得如此,真是有福气的人。

     这百年来,世事几多变迁,经历了“七七事变”,参加过新四军,进过牛棚养过猪,又在文化出版事业大发展中发光发热。老爷子热热闹闹地活了一辈子,始终不变的是一颗童心。

     四五岁就发蒙读书,《三字经》《千字文》《神童诗》《论语》《孟子》滚瓜烂熟,虽然成长于乱世中,但在大上海,也没少读书读报,热爱看《济公传》《三侠五义》等古典章回体小说。

     是老天爷赏饭没错了。

     说起《济公传》,现在看这书的人不多了,里面有许多封建“糟粕”,但任溶溶说喜欢它的热闹、有趣。腆着脸说一句,我小时候也特爱看这书,我从小到大的看书标准,也不过就追求“有趣”二字。

    

     他歪打正着地走上了翻译外国儿童文学的道路,老爷子说《爱丽丝漫游仙境》没啥意思,不知道英国佬为啥喜欢,而罗大里的洋葱头、假话国都很好,张天翼是最伟大的儿童作家……

     上述观点,我统统同意,完全、彻底同意。任溶溶能成为这样伟大的儿童文学翻译家,离不了的,是对孩子的真正理解,是一颗从未泯灭过的童心。

     他在访谈里说,他写东西呢,也总想追求点教育意义,但又不愿意那么明显。

     很多童书,只有说教,却忽略了孩子们爱胡闹、爱打爱笑的特点。他自己表示也说不清该怎样,但写出来的东西,一定要有意思,读完了,孩子肯定还能明白点什么道理。

     于是有了《没头脑和不高兴》,你能想象,这个故事都快70年了吗?

    

     里面常见的同学关系,典型的人物性格,儿童对未来的幻想,孩子身上普遍存在的臭毛病,过了六七十年,仍然毫不过时。孩子读完所受的教育,也是历久弥新。

     我们家就有一对没头脑和不高兴啊。

     翻译大师绝对不是仅外语好就可以的,往往是母语比外语更好,文学才能比原作者更高,有再创作能力,才可以胜任的。

     给儿童翻译童话,创作儿童诗,写故事,任溶溶客观地表示,自己非常幸运地从事这一行,而这一行有他也是非常幸运的事儿。

    

     这老爷子总是乐观、高兴,哪怕是在牛棚喂猪时也怡然自得,甚至还自学了意大利语和日语。

     这心态,先就赢了。

     我们这代人,小时候的书不像现在这样丰富多彩,但那时候能拿到的,真的部部经典,篇篇珠玉。

     我很欢喜自己也热爱过任老爷子热爱过的那些好书,特别是张天翼那两部疯狂无厘头的故事,欢喜自己的童年,有老爷子翻译的长袜子皮皮、洋葱头、安徒生、木偶奇遇记、玛丽波平斯阿姨的陪伴,更加反反复复给孩子读过没头脑和不高兴。

     我不知道童年读的书到底能给人多大影响,只知道自己虽已白发丛生,心里却还住着个爱胡闹,爱爆笑,爱捉弄人,渴望自由却又不失善良的小孩。

    

     如果大家小时候都能有几本好的童书读,这世界也许不会多些学霸,但至少可以多上很多善良、乐观的人。

     任老爷子有福气,至少像金庸一样有福气。一辈子经历了那么多,学习了那么多,看了那么多的好书,写了那么多的文字,给后人留下了一部部经典,让人永远记得。

     他们那个时代,确实出大家(咱们不用“大师”这个词儿),从小读着四书五经发蒙,又接受了蓬勃发展的先进文化,学贯中西,思想奔驰而不受束缚,方能成就。

     后面的儿童文坛,再无大家了。

     这些人一个个离去,不止是文坛,还有我们那个时代的大明星们,慢慢老了,眼神黯淡了,声音沙哑了,最终辞世,我们生命中的一些东西,也渐渐剥离了。

     但我们还是幸运的一代人,在碎片化的电子时代前,专心致志地读过很多好书、看过许多好电影、听过巨多经典的歌曲、领略过各有风情长相不同的美和帅。

    

     这段文化在历史上肯定不是最璀璨的,甚至于放在长河中连个影子都看不到,但它是属于我们的共同回忆。

     祝贺任老爷子完成在人间的使命,愿有童心的人都能有这样的福气。

     ——活过、笑过、热爱过。

     图片 | 网络截图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莲妈读书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