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已经佛到五年级,那就佛完小学算了
2023/3/29 7:58:00 莲妈读书

     五年级

     我最近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

     很多家长本来一直佛系养娃,静待花开,心如止水,母慈子孝。娃在学校成绩不错,尊敬老师,团结同学,岁月静好。

     然而到了五下,心态上就发生巨大变化,升学压力仿佛一下子就起来了,很快陷入焦虑泥沼。

    

     焦虑的原因

     1.了解带来焦虑。

     因为高年级的不怎么会跟低年级的玩,群聊一般也都是临近年级混一起。所以往往直到五年级下学期的时候,很多人才会亲眼目睹六年级网友的升学,了解到一些似是而非的小升初知识。

     哪个学校好啊,什么学制能免中考啊,一派二派技巧啊,提前上岸啊,手里有啥能选择啥啊,什么奖是什么含金量啊等等。

     很多时候,知识可以带给人勇气,驱散人的恐惧。但有的时候,却是了解得越多,越恐惧。

    

     2.同伴的“背叛”。

     说好一起走,你却半路放了手。

     说好一起到白头,你却偷偷焗了油。

     说好一起当学渣,你却偷偷开了挂。

     到了五年级,可能会突然发现,班里很多同学其实都在外面报了多年的班,该学的学了,不该学的也学了。

     你觉得跟自己家娃水平差不多的,人家偷偷攒了一把的证书奖状,已经筹备小升初良久。

     本来佛得好好的,一下子就崩了。

    

     3.讲座听太多。

     低年级时,最多也就关注一些绘本咖,英文咖,思维咖,鸡娃咖,跟着乱买点用不上的东西,凑凑热闹,以示关注孩子教育。

     到了五年级,在身边人或多或少的影响下,开始关注升学咖,日子从此不幸福起来。

     如果开始听升学讲座了,就能急死,发现一个个的案例里,娃都贼优秀,语数外音体美编程校内荣誉,样样齐全。你就有种感觉——别人怎么什么都有啊,自己都干嘛去了?

     越是参加这种活动,你越会觉得周围哪儿哪儿都是牛娃,一山更比一山高,这日子简直没法过了。

    

     比如某市三+红领巾+PET+几个杯奖+作文一等奖PO出来问能去哪儿,你吓得眼镜都掉了想这是不是凡尔赛啊,结果留言的都说没重量级干货,这简历啥也不是,根本进不了名校俱乐部。

     回头看看自己家的,小队长、班级小能手都凑上也写不满一页纸……立马焦虑了。

     当然也有听讲座不焦虑的,我的好朋友金爸爸,手里什么牌都有了,最大的爱好就是听升学讲座,场场不落……

    

     4.路线的犹豫。

     本来前面十年想得明明白白的,家门口上个小学,派位个中学,不用去报班、补课,不用山高水迢地去追名校,多香啊。

     别人爱卷就卷去,孩子大人累得要死,一点童年,一点幸福感都没有,啥意思啊?上了中学,也不一定比谁学得好。切!

     然而到了五年级,忽然发现别人手里这个奖那个证一堆,又看升学专家发的各个学校资源差距那么大,心里很难保持平静。

     为人父母,责任重大。

     之前的选择是对的吗?我耽误孩子了吗?后面路线要调整吗?

    

     焦虑的结果

     于是很多佛了11年的五年级家长坐不住了,开始调整路线,确切说——急转弯。

     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玩命给孩子报奥数课,报英语考级,报各种冲刺班、刷题班。

     问题是除了少量逆天的,多数娃从五年级开始搞奥数,它来不及了。我就见小红书上不少抽风报班的,娃之前一点奥数没学过,就硬给报一堆。

     或者一对一,每次一千多块钱课费,咔咔砸;或者好不容易进个圈,各种花钱参加考试啥的。

     问题是这东西时间短,多数孩子不是说你砸钱就能砸出来,家长一看,还是做不出来奥数题啊,或者好不容易参加的考试成绩相当不理想,心态就崩了。

    

     崩了就骂孩子,我听说一个例子,那个五年级家长焦虑后鸡娃,最后母女都抑郁了,当然这个也不一定是真的,都是群里看见的。

     就不抑郁,心情也好不了。孩子本来可能挺不错的,短时间内搞不定奥数,弄得一家人就怀疑智商了都。

    

     结果就是孩子也不自信,亲子关系也差,然后唯一提高的是眼界和心气儿,总觉得周边学校不行不理想,最后还不得不去,你说说,这不是赔了夫人又折兵吗?

    

     还有一种妈妈非常常见,我在很多升学群见到这样的发言:

     特别特别自责,是我耽误了孩子,我以前也不知道都在想什么,现在看见这么多优秀的简历优秀的孩子,我太后悔了。

    

     不是,你们说,这样是不是更糟糕了?于事无补,还带来了太多负面影响,真的是不值当啊!

     怎么办

     话说到这里,我觉得,正处于五年级焦虑中的家长,是不是可以冷静下来,好好分析一下。

     如果说从小佛到五下,不妨继续佛下去,少听小升初讲座,少打听哪个学校好哪个成绩有含金量。

     只要你不听,那些事就不存在。

     如果说真的感到后悔了,已经开始觉得自己耽误孩子了,是不是好好评估一下家庭和孩子的情况。

     孩子数理思维确实突出,自己也有兴趣有心气儿拼一把的,可以开始报班,猛刷题,多付出时间,来追赶此前的差距。

    

     你说你家就是作文写得好,爱看书,那个天赋吧,中学会有用,小升初用处不大。

     咱如果就是普通娃,又没时间优势,是不是也别硬挤那个奥数赛道了,消停儿搞搞语文、英语、初中数学,到时候无论去了哪个学校,在新的起点,有个优势不香吗?

    

     六年级的学习任务并不重,养点好习惯,多洗脑多灌输宏大三观,父母有假领出去旅旅游吃吃饭,等上了中学,你求人家,人家也不跟你去呀!

     能幸福的时候,尽量幸福。

     反观为了上个名校,砸钱打娃,鸡飞狗跳,最后钱也嚯嚯了,时间都进去了,娃还那样甚至更不自信,没意义,还不如你压根儿未曾考虑过小升初这些破事儿。

    

     所以,如果,已经佛到五下了,那就请佛完小学吧,最后一年,慎重折腾,初中再战。

     钱留着点儿吧,初中一对一,更贵。至于低年级的,你们自己看着办吧。

     图片 | 网络截图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之建议、推荐或指引。文章版权属于原著作权人,若您认为此文不宜被收录供大家免费阅读,请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我们收到通知后,会立即将您的作品从本网站删除。

返回 莲妈读书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